《因计算机而强大》是一本由[美]西摩 佩珀特 Seymour Papert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一):给了我关于计算机教育的新启发 机缘巧合买到这本书。 挺厚的一本小开本。没想到读起来便爱不释手。 里面有很多教育思想,对出身教育技术的我来说都非常惊艳,给了很多启发。 以前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挺先进的挺人本主义的,但是读这本书,让我增加了对现在教授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理解。 一个是我在课堂中的发现,学生探索的热情被打开。 一个是我以前没有和学生强调过的,计算机的试错能力,很多学生很怕出错,很怕错,不敢尝试,不敢探索,老师演示一步,她模仿着做。很怕不一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要和学生强调这一点,生活,错了没什么可怕,要敢于尝试敢于探索。没那么可怕,计算机课更是如此,不要因为害怕而失去了对未知不明世界探索和尝试的好奇心。 这本书值得我反复阅读。很感谢遇到这本书。 没想到这么多年前作者就已经有了如此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远见。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二):40年前的思想—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40年前的思想,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成功和先进的。遗憾的是,作者提出的改革性想法到现在也没有广泛引用,至少在中国,计算机仅仅是教学工具,而非一种辅助孩子理解前进的力量。 全文阐述了很多,中心思想是把编程当作一门让儿童在不断交流中自发学会的语言来看待,学会如何思考以及将思考的结果形式化表达出来,学会将问题结构化分析,学会在纠错中不断改进,学会在得到结果正向反馈让自己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学会将所学所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爱上数学等理科专业,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公式定理中。 对于本书的建议,让我再看一遍我也许会从第八章看起,有个大概印象之后再回头看每一章节会更清晰。尾声关于数学无意识的概论也非常精彩,让门外汉的我也领略了数学的美妙之处。可惜此版本的翻译实在让我汗颜,很多次一个句子看过去完全是一片混乱不能直观理解,只好回头再阅读个三两遍才逐渐清晰所见。这样的翻译让我几次想打退堂鼓,再看的话也会找其他翻译版本看看,甚至功底足够强大则看原版。但愿有更强大的版本诞生,也希望教育者都参考借鉴本书思想。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三):新旧世界的建筑材料 皮亚杰世界的建筑材料是自然的文化,无法突破人性和速度的桎梏。 人性的毒瘤会认为我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人类的感官发展始终将思维绑定在"儿时具化长大才能抽象"的发展速度。 而新世界的建筑材料(计算机)却可以打破这上千年的束缚。 一、新的建筑材料帮助突破人性桎梏,鼓励探索,比如提供更具象的激励; 二、新的建筑材料帮助打破速度的桎梏,且不说自带的模式(比如计算机语言模式)让使用者占了便利,光是将抽象思维前置到幼儿学习这条就足以让人振奋了! 人类知识的边界受感官限制,就像一个圆,约外延约抽象,我们每一次艰难突破外径无非都是一次抽象思维的升级,而宇宙的知识覆盖却远远在我们这个圆外,当我第一次理解这个知识点时,心情其实有点无奈的沮丧。 人类寿命延长,在前人智慧上积累前行,都有助于在加速突破这个外径,这些都需要等待时间。而现在,新人类幼儿可以提前理解抽象,距离目标又多了条路,真的,太棒了! 三、这新的建筑材料还带有进化性质,未来30年,指不定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有反对声认为会让我们的思维机械化,既然机械在进化,干嘛不让我们的思维一起坐上这辆进化工具呢,走地更远真的很让人激动。 另如作者所说,思维机械化究竟是毒药还是解毒剂还不一定呢?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四):什么叫神一样的存在?佩珀特就是。 四十年后,我们可以见证他对计算机的预言,最让我惊奇的是这句话,"也许到了某一天,货架和罐头也能说话。"我的天,这难道不就是如今俯拾皆是的二维码、条形码吗? 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所倡导的关于学习关于思考的理念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他所抨击的那些保守势力,那些各领域中的"QWERT",那些"暴政"一般的教育方法,仍然存在。当我们无法改变全世界的时候,可以从阅读这本书开始,从自己开始。 可以想见,编程的热潮会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编程被纳入课程表,意味着与其他基础科目一样,和每一个孩子建立关系,成为他们必修的技能。那么佩珀特的教育理念来得就正是时候,孩子不仅能学会编程,通过编程,还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 佩珀特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之核心,在于为孩子赋能,创造出能够让孩子发挥其好奇心和原动力的环境,本书中,佩珀特强调了调试(debugging)之于思考的意义。所有写过电脑程序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你写出来的程序不一定能运行良好,你需要对其进行调试,改变某个参数,或者修改某项指令,改完后再测试,假如不行,再改,如此反复,直到最后程序能按照你预期那样去运行。编程能让孩子看到,他们对程序的任何修改是否有效,他们的思考能够以非常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实,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为了不让我们的思想过时,我们都该时不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调试。 :看到前言的作者想起一个小花絮,约翰·斯卡利,前苹果公司CEO,曾任百事可乐总裁,乔布斯邀请他来苹果公司时是这样说的:不要卖糖水了,来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学数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学不好数学? 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学数学有什么用?" 许多朋友说,学会加减乘除,会算钱就行了。 我总觉得哪儿不对,数学是美丽的,但是数学——比如说微积分,到底有什么用呢? 《因计算机而强大——计算机如何改变我们的思考与学习》对此的回答是,学校教的数学确实没有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不好数学的原因。 学校版的数学反复让我们做题,画y=x平方的抛物线,求x趋近于无穷的微积分,解红黄蓝三色球的排列组合,但是这些题目远离我们的生活体验,我们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作为对比的例子是语言,儿童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学会新词汇,因为儿童每天都在使用语言。 很多时候孩子对一个特定概念迟迟不能理解,是因为文化中关于这个概念的材料严重不足,不能把这个概念变成一个很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作者认为,数学,特别是有关空间、运动和重复行为的数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也是非常适合孩子学习的。 作者提出"可吸收数学"的几个原则:一是连续性原则,数学和我们已经建立的个人知识形成不间断的连续系统。二是力量原则,学习必须能够提供一种力量,用以完成以前不能完成、对个人而言意义重大的任务。三是文化共鸣原则,学习的内容不但对孩子是有意义的,对成人也应该如此。对孩子真正有意义的是我们自己也需要的东西。 学习数学如此,任何学习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如果你能把它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它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如果不能,那它就比登天还难。 计算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书中指的计算机不是硬件,而是一种语言,和我们日常对话的语言一样。我们通过计算机,告诉计算机中的虚拟小人如何在空间中运动,运动的轨迹所使用的就是数学。 数学是语言,符合连续性原则。数学能指挥虚拟小人行动,符合力量原则。数学能描述空间运动,符合文化共鸣原则。 这样,计算机将形式思维具象化、个人化,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我们对计算机的理解通常是,一个程序遵循明确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精确而机械地运行。 这恰恰是计算机的力量所在。 首先,它是大声思考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写出来,相当于把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来,因此提供了一种非常具象的、实实在在的思考方式,我们据此可以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 其次,它培养结构性的思维。计算机语言鼓励简洁,不断重复的子操作可以简化为一个子模块,若干个子模块组合通往最终的结果。 再次,它改变了"对错"的理解。计算机语言是可复核的,如果结果出错了,不一定是所有的步骤都错了,只要找到bug就行了,对错不是非黑即白的,成功来自不断的试错。 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说,计算机不仅帮助我们学习,还帮助我们学习怎么学习。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六):来自计算机的启示 讲了计算机能影响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等,以及可能能够吸引现在所谓文科倾向的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其中提到的计算机能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这点,感觉有些意思,可以了解一下,主要有两点吧。 因为我接收到的中高教育侧重于告诉你答案是什么,至于为什么出错,为什么要这样思考问题,这些可能提过但并不是重点。这样就导致了我现在回想起各种公式,都记不得了。就像计算机运行程序,哪儿有了问题,可能会不能运行。为什么不能运行,需要我们去思考,排查,再改进,才能正常运行。所以,知道了因,才能知道果,我那种不明不白地记答案,不能解决为什么不能运行的问题,我就运行不了程序,尽管最后有个success的答案。 此外,问题只有对错两种答案嘛?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否有绝对的正确,有绝对的错误,还是说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呢?...想不下去的时候就用多思无益来组织脑细胞的死亡。但书里提到(大约是这个意思),一个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不会出现正确还是错误。反而,你会遇到很多虫(bug),一个个解决掉就能运行程序了。"面对一个程序,我们要问的不是程序是对了还是错了,而是能不能修复。"所以就计算机程序而言,对世间我有疑问的些许问题而言,或许考虑是对是对还是错,还不如考虑怎么去解决。(多思无益了,此处思路最重要,以后自己看的时候别又多想,把自己绕进去…) 此外,书里举了很多LOGO的例子,及其他更详细的内容,以及对新技术利弊等的讨论,但我个人兴致不大没有详细理解。看完后着实开拓了思路。 因计算机而强大8.7[美]西摩 佩珀特 Seymour Papert / 2019 / 新星出版社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七):像机器一样思考,然后用机器编程,而不是被机器编程 原书名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这是一本40年前出版,其中理念至今仍未普及、也未过时的书。重点推荐给教育从业者、家长和终身学习者。 少儿编程概念正热,无论是出于锻炼编程与搭建能力,还是出于学科竞赛目的,都囿于技能层面。本书试图探寻更高层次的理解,"孩子可以轻松自如使用计算机,学习使用计算机可以改变他们学习其他知识的方式",进而对我们的心智产生根本和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一种新的基础技能的习得,一定会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想想我们教父母使用手机、电脑。虽然已使用了数十年,仍然缺乏灵活性,经常要向晚辈求助。我们这代人,因为熟悉开始、暂停等符号语言,搜索、诊断、重置等思考方式,手势、指纹等操作方式,网购、外卖、网络支付等生活方式,足以不依赖操作手册,仍能在网络世界游刃有余。这种笨拙与流畅的对比,背后是不同的大脑连接。 随着编程逐步被纳入课表,它一定会成为未来孩子的基础技能。人与计算机会形成新的关系。例如通过bug 和 debug进行"对自身知识的反思行为",从使用已编好的程序到根据需求,自行编程。 具体到数学学习上,如何画一个正方形?传统的做法是把4条孤立的线连接起来。如何画一个 N 边型?也许要量好角度、确定坐标,精密的规划。如何不借助圆规,画一个圆? 在编儿童程语言LOGO中,我们只要教会小龟直行、旋转的动作即可,现在更多见的是功能更丰富的Scratch。正方形,直行X步,右转90度,重复4次;N边形,直行X步,右转360/N度,重复N次;肉眼可以辨认的圆形,将N改为360即可。尝试修改N到更大,可以看到一个圆在电脑屏幕上缓缓生成。还可以修改旋转角度、重复方式等各种规则,形成万花筒般奇妙的世界。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用小龟画图,这不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画圆的问题,而是在让孩子接触一系列微积分的核心概念。(P101) 微积分这门我们曾在大学饱受煎熬的课程,要求抽象思维能力(在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里,通常要到11岁以后)。现在的7岁孩子,却可以通过具象思维,操纵小龟的物理移动,去熟悉与运用这一概念。还有古老的汉诺塔问题,9层塔,或许可以消磨一下午,或许还需要一点运气。但递归思维下,永远只是简单易懂的3步,现代意义上的"万变不离其宗"。 查询佩帕特和 LOGO项目的前世今生,原来乐高头脑风暴正是使用的LOGO语言,而 Scratch 则是佩帕特的学生Resnick的项目。现在市场上各类早期少儿编程产品,在学习方式上,也多与LOGO类似。但是在学习目标上,是否如果佩帕特所希望的,超越了操作软件、掌控硬件本身呢? 书的尾声是"数学无意识",描述了数学家的灰色湿地。 数学家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未经调试的、不完整的结论上,而不是从一条真理走向另一条真理。逻辑轮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从事实的层面上看已经是错的了,连接一个真理和另一个真理的,不是一条逻辑推演的羊肠小径,而是一片广阔的沼泽地;它既不是简单的、完全的对。数学家的摸索,正是要勇敢地踏入这篇灰色的湿地。(P257) 因为复杂,才有真实生命与计算机生命的进化。我们的孩子必将面对更加复杂的世界,他们会因何强大、因何进化?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八):是不是远离计算机,你就会热爱学习? 几个月前,我在喜马拉雅艺术中心看到少儿编程的培训课程时,大为吃惊。为此我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那初为人母的姐姐:"现在的教育真变态,连早教都设有计算机编程了,你可不要让小果果(姐姐的宝宝)过早去接触这些哦!" 前天晚上,小果果的奶奶有些忧愁,问之原因才知原来她已经在担忧孙子的教育问题了,她注意到小果果最近开始喜欢大人的手机和电视了,她和我说:"得和你姐姐、姐夫说说,以后尽量不要让果果玩你们的手机或看电视了,长大了也不要让他打电脑,不然会影响学习,长大了也不听大人管教。" 如果在没有阅读过西摩·佩伯特的《MINDSTORMS因计算机而强大》这本书前,我会十分赞同果果奶奶的建议,但如今,我只能在心底质疑地说:也许我们都错了,难道远离计算机,他就会热爱学习了吗?这好比在常识中:我们学习了骑自行车,难道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平衡吗?NO! 学会骑自行车恰恰是因为我们学会了不要破坏平衡,学会了不要干预。 时代在快速变化,教育的理念是否也需要更新换代呢?当然,如今身边还是有那些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的人们,有对关于学习和教育的保守力量在担忧着,但如果人们没有真正了解那些已来的变化,没有对比之后的思考,在人云亦云的意识作用下,固有的理念究竟算是一种进步还是退后呢?哎,这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好在有西摩·佩伯特在1980年就已经谈及的教育理念了,虽是40年前的思想,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先进的理念,光是看看如今社会的变化和他40年前对计算机改变人们生活的预测,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厉害之处了。 在全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佩伯特提出的思考关于思考的问题、调试对于思考的意义以及过程学习的重要性。这正如了解计算机的人大概都明白,很多时候计算机为何会执行一个简单或复杂的操作、为何偶尔会出现bug、如何通过不断地修复过程,最后让它按照人们的预期执行命令。 计算机的存在及普及并不只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只有影响孩子学习,它也完全可以为孩子赋能,激发出让孩子重新认识学习且热爱学习的好奇心和原动力,当然,这引出了作者所推荐的LOGO语言及小龟几何,但这些的确也见证了作者的理念:学习是缘起性的,学习最有效的时候,就是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时候。 回忆起当年学数学时的痛苦,我就在后悔和发问:为什么我当时接受的教育还没有成熟到让我能够爱上它,尽管当年高考数学考了139分的我,现在也仍然不知何为数学之美,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和计算,从前我是那么地熟练,而今他们真的还存在于我的脑海中吗? 在我以往的教育以及学习中,我一直只看中结果,这犹如我去旅行时,常常用手机拍了照发了朋友圈,而对于照片中的景物和那些历史演变的过程,我全然不知,读了这本书后,也是时候对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进行调试了。 已经不再是小孩的我,从阅读这本书时,就已经开始在改变了。真开心。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九):如何更好地改变思考和学习方式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计算机如何改变我们的思考和学习》,借助于儿童学习计算机编程探讨了针对儿童思维模式的成长和变化,里面围绕史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分析如何学习,第一次听说这个理论,专门搜寻了关于这个理论的介绍,结合书中的描述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针对书中提出的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做一下记录和总结: 关于擅长学习某个学科的问题,比如外语,是真的对语言不行还是缺少必要的"材料",书中以法语为例,在法国的每个小孩法语都能说得很流利,说明这不是能力的问题;孩子对某个特定概念迟迟不能理解,很多家长会说孩子笨,不开窍,但是在作者看来,"最关键的其实是文化中关于这个概念的材料严重不足,不能把这个概念变成一个很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作者小时候对齿轮非常迷恋,很多东西都会和齿轮联系起来,从齿轮延伸到物理、数学方程甚至身体的机制,在史亚杰的认知理论里面,有一个关于小于4岁儿童特别喜欢反复玩一个玩具的现象,当他专注于这个玩具本身时,其实也是大脑飞速转动,主动学习的时刻。一定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不爱学数学、不爱学语文,男生擅长理科,女生适合文科等等,越是这样,孩子越会对那些所谓的标签产生畏惧心理,周而复始,最终走上"预期"的那条路。学校的产生既有规模化的好处,又有刻意组织营造学习氛围的弊端,仔细想想,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们是怎么从连话都不会说到学会表达,会判断对错,会理解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里面的水是一样多等等知识。如果说在婴儿时期,家长们还能寓教于乐地教孩子们识字、认数、唱歌、跳舞等,一旦上学后,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学校的模式、老师的模式走,也不会搜寻相关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孩子,能给的就是大量的辅导材料、试题书等等。其实,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可能是在当初和她用扑克牌玩快算24的时候,可能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让她反复算数的时候,也可能是用积木摆出不同造型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孩子们对某个学科开始厌恶的时候,那很可能是被灌输的太多,让她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计算机编程对孩子们的好处在于能体会分析-设计-纠错-调整-成功的过程,成功很难是一蹴而就,甚至有错误的过程比一次成功对孩子的意义和作用更大,在这个过程中他才会更懂得如何分析、调试、试错,穷尽大脑能想到的各种知识点,锻炼和应用结构化的思维。"一个好的学习者,往往意味着能把不可言传的东西变得可以传承。",这个和知识管理里面的隐性知识如何内化有相同道理,很多时候,只有行动起来才会学好一个新的科目,比如骑车、打球、或者组装一个玩具,而且只有孩子自己为主去摸索才会学的更深。很多时候,孩子们在发明一个"正确"的理论之前,已经被家长灌输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学习策略不一定是最优,让孩子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骑自行车不是要学会平衡,而是学会不要破坏平衡,学会不要干预。" 里面有几个小测验题也很有趣,放在这里供大家饭后茶余放松思考: 一个滑轮两边分别是一个石头和猴子(质量相等),当猴子往上爬的时候,石头会怎么动?想象地球是一个半径四千英里的圆球,用一根绳子直接缠绕一周和用很多根六英尺高的杆子架起绳子,后者会比前者多用多长的绳子?A 一千英里 B 一百英里 C 十英里 很难想象,这本书诞生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现在看来,里面很多内容现在仍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关于现在很流行的AI方面的理论:"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推倒,而是几乎知道答案,很多研究者让程序变聪明的办法就是为他提供大量现成的知识,以至于解决一个问题变成了从记忆中搜索答案。"。 《因计算机而强大》读后感(十):Mindstorms 《因计算机而强大:计算机如何改变我们的思考与学习》是读库2019年的再版,是西摩·佩珀特(Seymour Papert)在1980年有关计算机、教育、数学、文化的思考。尽管可以感受到译者与编者的用心,但还是深切地触碰到知识间的壁垒,咬牙看完前三分之二后再扫完剩下的,得到的启发也是碎片化的。 这本书的质感很棒 apert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及思维方式才是学习的真谛:"对学习的理解必须是缘起性的……一个人可以学到的东西,他学习的方法取决于他现有的思维模式"(17)。相比于统治学校的填鸭式的、无关联式的学习,"皮亚杰式的学习"更强调主动性、关联性、交互性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浅白地讲,人们只会记住他们真正理解的知识,也只会使用他们认为有用的、有关的知识,其他的不过是敷衍、应付和短暂的记忆。而作者所倡导的LOGO教学,可以借助计算机,将抽象的数学物理知识转化成具象的task,促进儿童形成一套主动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于成人而言也有充分的启发意义,十二年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无足轻重的齿轮。"能把一种知识解析得如此透彻,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的体验"(159)。从这一点来看,马伯庸先生的确是难得。 儿童拥有让人惊异的学习能力,但Papert在书中提及的了另一个有关天赋论的思考点。有没有艺术细胞、男生数学比女生好、你不聪明但很勤奋等等都是天赋能力理论的变形。在这种预定下,诸多有意识无意识的枷锁被设计出来、被使用起来,被社会化、仪式化继而迷信化,于是,"学习不再是孩提时代对世界的自由探索,而变成了在种种自我限制和无力感之下的单调劳动"(27)。学生时代的学习尤其如此。 在Papert看来,任何特定的语言都会形成一种文化,计算机语言也不例外。在那个个人计算机还属于稀罕物的年代,已有大量关于机器的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讨论。"计算机能做些什么,社会又允许计算机做些什么,这两者之间有千差万别"(23)。 人们对计算机的未来抱有极大期待,除了基于信息处理能力上的诸多便利与高校,侧重修复Bug而非简单粗暴的对错判断的思维方式将会大大改变人们与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当然,反对与怀疑的声音也不可忽视:计算机会加剧阶级分化,甚至通过复杂的监控和思想控制体系成为极权主义的帮凶;计算机会带来比电视更大的心理作用和成瘾性(要知道1985年波兹曼才写出有关电视反思的《娱乐至死》);人工智能是否会喧宾夺主(毕竟1968年库布里克在"2001"里就创造了会杀人的HAL9000);以及更重要的是,机器会固化人们的思维,而当"人的判断与机器的计算"之间的界线丧失时,人之为人最核心的本质也将被摒弃……当然,Papert坦诚说明这些怀疑与批评的重要性,但也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乐观以及"现在"人们思维方式的有限与拙狭。 可以想见的是,每位读者在这本书中获得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作品在四十年后依然拥有无限的启迪与能量,书中的部分寓言已然成真,部分设想尚未实现,但仅从这一点而言,这就是一本值得被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