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其生理发生改变,冠状动脉、肝、肾的血流变慢,血浆蛋白降低,脂肪比例增高,这些因素均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等。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手段,但是药三分毒,药物带有毒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老人会更快地将药物的副作用表现出来某而且发现时一般会更严重。那么,精神类药对老人副作用有哪些呢?小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除抗精神病作用外,可产生许多副反应。 过度镇静 适度的镇静对于兴奋和激动者是必要的,但对于孤僻、退缩者则不相宜。过度镇静会导致活动过少,影响日常生活,甚至抑制某些生理反射。 体位性低血压 这种作用在已有心脑血管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更高,常引昏倒、跌伤和骨折。测量卧位血压后再测量站立时血压可以了解血压受影响的程度。病人对药物的镇静和降血压作用可以产生耐受性,随着继续用药这些副作用可减轻。 抗胆碱能作用 周围性抗胆碱能作用引起口干、视力模糊、眼压增高、便秘、尿潴留,中枢性抗胆碱能作用引起记忆损害、定向不良、精神错乱、甚至谵妄。 锥体外系副反应 老年人中表现以震颤麻痹、静坐不能和运动不能为多,而肌张力障碍少见。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表现为口、舌、面和肢体的不自主运动。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一方面年轻时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持续到老年而长期用抗精神病药,其次是脑损害和变性是TD的因素。TD治疗困难,强调预防和早期发现。不是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症(如焦虑、失眠)不要用抗精神病药,避免不必要的长期用药,用药期间由专科医师密切观察,一旦发现TD征象宜全面权衡利弊,采取恰当措施,包括调整剂量,更换药物,必要时停药观察和并用有效的辅助治疗。TD要与义齿引起的口、面不自主运动相区别。 体温调节受干扰 用药期间体温易随外界气温波动而改变。天热时要预防中暑,天寒时要防止体温过低的不良后果。其他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皮疹、癫痫发作、中毒性肝炎等,应引起注意。使用抗精神病药时不宜预防性地合用抗震颤麻痹药[4]。如出现锥体外系反应,除非精神病性症状不容许,应先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来处理。合用抗震颤麻痹药如安坦可引起严重的周围性和中枢性抗胆碱能效应,使情况更复杂。不得已用抗震颤麻痹药时,短期内可试行减量或停药,锥体外系反应可能已减轻。如安坦不能耐受,可试用苯海拉明或金刚烷胺。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一定知道了精神类药对老人副作用的知识。其实,药物只是疾病治疗的其中一种方式,药物也和人一样存在着好的和坏的多面性效应。所以我们要清楚哪些药物会对老人产生副作用,依据科学服药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更多的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尽在本站,多来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