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有的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节日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积淀,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 节日与历法的制定有密切的关系 历法的制定又靠丰富的天文学和数学的知识。远古时期的先民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蒙昧生活,生产力低下,自然不能形成节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季节,不误农时,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都有很史记·历书》记载,颛顼时已设"火正尧时又设羲和之官,专事"明时正度"的工作,即观察天象来确定四时季节,制定了颛顼历。夏代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来定时月,并用天干纪年,制定了建寅的夏历,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商代已用干支纪日,制定了建丑的殷历;周代制定了建子的周历。由于各代历法的不同,所以表达庆丰收、祭先祖的年节的日期也不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年节",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年节",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年节",而早期的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年节"。直到汉武帝时以夏历为依据,制定《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为"年节"。自此以后,除个别王朝短期改用殷历或周历外,代代沿用,历时两千多年。由于年历确定,每年的"年节"(春节)也就随之而固定下来。可见节日的确定是和历法的走向科学、缜密分不开的。 节日源于先民的原始崇拜 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先民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诸如天地山川、飞禽走兽,以及人类的产生都怀着莫名的惊奇,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一种自然质朴的原始崇拜心理。原始崇拜包括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宗崇拜。 图腾崇拜 图腾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先民和获取动物来求生存,他们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植物或无生物有着特殊的关系,这一对象就成为该氏族的图腾图腾往往是全族之忌物,动植物图腾禁杀禁伐禁食,并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其繁衍。我国最普遍、最典型的图腾崇拜是"龙"崇拜。早在炎黄以前的伏羲氏(太皡)时代就以"龙"为图腾。"龙"是先民们幻想出来的一种动物,在商周青铜器上已有大量"龙"的图案。"龙"的本事很大,据说它能呼风唤雨,这对于从事原始农耕的先民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古代不乏祭"龙"的记载。《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山海经》中描述"应龙……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都是把"龙"作为雨神来祭奠和崇拜的。古代帝王自称"真龙天子",中华民族号称"龙的传人",这些都是"龙"图腾崇拜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春节有舞龙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是说这天龙要升天,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是为了祭祀"龙"而开展的活动。 天地崇拜 天地崇拜是对上天和土地的崇拜。先民们以农为本,赖以生存的是上天赐予风调雨顺,土地厚赠五谷丰登的谷类。因此,先民们一直怀着虔诚的心情来祭天祭地。天,先民们想像中的万能者。《书·泰誓上》:"天佑下民。"《诗经·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此诗写一个位卑多劳、生活贫困的小官,因公无告,所以怨天地说:"老天这样安"土地更是先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礼记·郊特牲》:"社祭土。"《兴而修社祀,……郊社所从来,可见禹之前就有了"社祀"。《诗经·大雅·生民》是周人赞颂始祖后稷功德的诗,涛末写后稷创祭天地的祭礼,使周人无灾无难:"印盛子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直时?后稷肇始,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天地崇拜后来演变成"春社"和"秋社"的节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要到田间去祭天地,请求天地神赐予丰收;"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新稻已收,人们在"吃新"之前,先盛一碗新米饭和酒肉到田间去祭天地,感谢大地神赐予厂丰收。 天地崇拜中还有日月崇拜,先民们认为太阳和月亮带来阳光和雨露,滋润人畜,促进植物生长。仆L记》中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种原始的日月崇拜就形成了中秋节赏月、吟月、吃月饼的习俗。 祖宗崇拜 祖宗崇拜是对先人、远祖繁衍、养育后代,创建家园,不忘其恩德的崇拜。这一祭祖活动上古时代已开始,到商周时期日盛。《诗经·周颂·载芟》就有秋收后祭祖的记载:"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熏畀祖妣,以洽百礼。"丰收了,粮食堆积有千亿万斤;用粮食来酿造酒醴,奉祭先祖先妣,祭品合计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祖宗崇拜就演倡对祖先要"事死如生"。祖宗崇拜,如腊八节的"腊祭",《风俗通·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曰腊。腊者,猎也,言。m猎取禽兽祭祀其先祖也。"以及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的祭祀都源于祖宗崇拜。 由祖宗崇拜还派生出一种英雄崇拜,即那些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在爱国爱民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往往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融人节日的祭礼之中。例如,清明节对黄帝,秋祀对炎帝,端午节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祭奠等。 神话传说 神话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始理解。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界的一切变化,而借助于幻想以战胜自然的产物。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传说是古代长期流传下来的关于一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述与评价,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根据需要不断丰富传说的内容。神话与传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愿望的追求。后来,神话与传说又吸人了儒家、道家的观念,与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春节关于黄帝战胜蚩尤,战胜怪兽话;七夕节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中秋的传说;重阳节有关登高的传说;腊八"援岳(飞)抗金"的传说;当佛教在汉代传人东土后,我国的节日又增添了佛教的内容,如腊八节"佛祖成道"的传说,等等。神话与传说给节日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使节日活动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