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袁枚大理寺卿邓公传原文及翻译


  袁枚
  原文: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予告还蜀。启行之前一月,从京师作书寄其弟子袁枚曰:"蜀道大难,予偕汝衰,未必再见。即生死音耗,亦虑少通。予生平出处本末,惟汝知详,盍为我撰《墓志》以须?"枚闻命皇恐,疑从先生之言,则预凶非礼;以不敏辞,又恐非先生所以命枚之意,而没先生可传之贤。敬考古人文集,为贤者立传,不妨及其生存而为之,如司马君实之于范蜀公是也。先生蜀人,声望与范公相峙。枚虽非君实,请引此例,以质先生。
  谨按:先生名时敏,字逊斋,四川广安人。父琳,以岁贡生任中江县训导。生六子,先生其季也。雍正十年举于乡,乾隆元年登进士,入翰林。十年,迁大理寺正卿。丁父忧归里。服阅,奏请养母。上许之。二十六年,太夫人薨。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补原官。
  先生纯和介朴,遢人无矜容躁颜。于道义所在,则凝然不可挠。天子加恩边远之臣,锐意用先生。先生年才三十馀,一岁数迁,旁观辟睨,以为稍从容即可宰辅。而先生勿顾也,归依膝下,忽忽二十年。再入长安,诸新贵少年望先生如过时古物,而先生亦不乐与昵,退朝闭门,与一卷书、二三耆旧共晨夕而已。大理,古皋陶所为,权甚重。元、明以来,一切决于司寇。居此职者,相夸为识时务。而先生每秋鞫,苦心平反,有所得必争,争不得必奏。
  今年以计典休,论者疑先生受主眷隆于始,而替于终。枚独以为不然。先生以万里孤臣,旁无凭借,而能委蛇卿班,适来适去,卒全名节以归。此非遭际圣明,始终眷护,而能如是乎?先生手札嗛嗛①以未报君恩为愧。枚又以为不然。夫建一议,理一事,此报恩之大者也;重其身,端其范,以仪型百辟,此报恩之大者也。其所以不受他人之恩者,为报一人之恩故也。无形之砥柱,可以扼中流、挽风气矣。而况古名臣有以七十起者,有以八九十起者,先生之齿犹未也。则将来之报称正无穷期,而枚幸旦暮毋死,终将濡笔以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嗛嗛:谦逊的样子。
  译文: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告诉我要回到蜀地。启程前的一个月,从京城写信寄给他的弟子袁枚说:"蜀道难行,我和你都已衰老,不一定能再次相见。即便是生死的音讯,估计也难以通传。我生平事迹、出仕及退隐本末缘由,只有你详细知晓,为何不为我做好准备撰写《墓志》呢?"我听到命令十分不安,害怕听从先生的话,就会预示凶兆,不合礼节;以不聪敏为由推辞,又害怕不合先生用来命令我的心思,因而埋没了先生本可以传颂的贤明。恭敬谨慎地考证古人的文集,给品行贤能的人写传记,不妨根据他的生平来做传,如司马光为范蜀公立传就是这样。先生是蜀人,他的声名和威望与范公相同。我虽然不是司马君实,请允许我援引此例,来表现先生的本性。
  谨按(引用论据、史实开端的常用语,可以译为:认真查询到):先生名为时敏,字取逊斋,是四川广安人。父亲邓琳,凭着岁贡生的身份担任中江县训导(教训开导,教育学名词)。生育六个孩子,先生最小。雍正十年考中乡试,乾隆第一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乾隆十年,升任大理寺正卿。遭逢父亲丧事回归故乡。守孝期满,上奏请求奉养母亲。皇上答应了他。二十六年,太夫人去世。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补任原官。先生淳朴和蔼正直朴实,对待人从无傲慢不耐烦的脸色。对于道义所在,则立场坚定不屈服。天子对边远大臣施行恩惠,一心想要任用先生。先生才三十多岁,一年之中多次升迁,旁观之臣侧目关察,认为不久即可成为宰相治理国家大事。而先生并不眷恋顾惜,归依父母膝下尽孝心,匆匆二十年。再入长安,各位新贵少年看待先生就像过时的古物,先生也不喜欢与趋炎附势的人亲近,退朝之后就闭门不出,和一卷书、二三个年德高望重者共度时间罢了。大理,是古皋陶所建,权利很大。元明以来,一切都取决于司寇(主管刑狱)。担任这一职务的人,互相夸耀认为自己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而先生每次秋天审问,苦心为冤案平反,能争取的一定争取,争取不到就一定上奏朝廷。
  今年因为对官吏考绩的大计之典退休,评论的人认为先生最初受到皇帝的恩遇,最终衰落(不再受皇上到皇帝的恩遇)。只有我认为不是这样。先生万里为官坚持操守,没有其他依仗,却能应付九卿朝官,从来到去应时而为,最终保全名声气节归乡。这如果不是遇到圣明的君主,始终眷念保护,能这样吗?先生亲笔信谦逊,因为没有报答皇上的大恩而惭愧。我又不认为是这样。提一个建议,处理一件事情,这是最好的报恩;敬重自己,端正风范,以礼仪为百官做出典范,这是最好的报恩啊。他不接受他人恩惠的原因,是报答一个人的恩惠的缘故。无形的砥柱,可以阻遏流水、挽救风气啊。更何况古代名臣有的从七十岁开始,有的从八九十岁开始,先生的年龄还未到啊。那么将来的报答称颂的时机正是我穷尽的,如果我一时间侥幸不死,一定要蘸笔等待。
  相关练习:
  袁枚
  大理寺卿邓公传
  袁枚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予告还蜀。启行之前一月,从京师作书寄其弟子袁枚曰:"蜀道大难,予偕汝衰,未必再见。即生死音耗,亦虑少通。予生平出处本末,惟汝知详,盍为我撰《墓志》以须?"枚闻命皇恐,疑从先生之言,则预凶非礼;以不敏辞,又恐非先生所以命枚之意,而没先生可传之贤。敬考古人文集,为贤者立传,不妨及其生存而为之,如司马君实之于范蜀公是也。先生蜀人,声望与范公相峙。枚虽非君实,请引此例,以质先生。
  谨按:先生名时敏,字逊斋,四川广安人。父琳,以岁贡生任中江县训导。生六子,先生其季也。雍正十年举于乡,乾隆元年登进士,入翰林。十年,迁大理寺正卿。丁父忧归里。服阅,奏请养母。上许之。二十六年,太夫人薨。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补原官。
  先生纯和介朴,遢人无矜容躁颜。于道义所在,则凝然不可挠。天子加恩边远之臣,锐意用先生。先生年才三十馀,一岁数迁,旁观辟睨,以为稍从容即可宰辅。而先生勿顾也,归依膝下,忽忽二十年。再入长安,诸新贵少年望先生如过时古物,而先生亦不乐与昵,退朝闭门,与一卷书、二三耆旧共晨夕而已。大理,古皋陶所为,权甚重。元、明以来,一切决于司寇。居此职者,相夸为识时务。而先生每秋鞫,苦心平反,有所得必争,争不得必奏。
  今年以计典休,论者疑先生受主眷隆于始,而替于终。枚独以为不然。先生以万里孤臣,旁无凭借,而能委蛇卿班,适来适去,卒全名节以归。此非遭际圣明,始终眷护,而能如是乎?先生手札嗛嗛①以未报君恩为愧。枚又以为不然。夫建一议,理一事,此报恩之大者也;重其身,端其范,以仪型百辟,此报恩之大者也。其所以不受他人之恩者,为报一人之恩故也。无形之砥柱,可以扼中流、挽风气矣。而况古名臣有以七十起者,有以八九十起者,先生之齿犹未也。则将来之报称正无穷期,而枚幸旦暮毋死,终将濡笔以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嗛嗛:谦逊的样子。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声望与范公相峙峙:并列
  B.则凝然不可挠挠:阻挠
  C.而先生亦不乐与昵昵:亲近
  D.先生之齿犹未也齿:年龄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B项。,句意为:立场坚定不屈服。挠:屈服。所以选B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逊斋先生告老还乡,临行前请袁枚为他写一篇墓志铭,袁枚援古人的先例而作。
  B.邓先生年轻时受到重用,后为父守丧及奉养母亲居家近二十年,后再入京师为官。
  C.邓逊斋因为例行的官员考核而退休,议论的人认为他自始至终受到皇帝的恩遇。
  D.作者认为邓先生从奉公与修身两方面报答君恩,虽然归蜀,仍有报效朝廷的机会。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C项。,"议论的人认为他自始至终受到皇帝的恩遇"错误,原文"论者疑先生受主眷隆于始,而替于终",应该是:论者认为先生最初受皇上到皇帝的恩遇,最终衰落(不再受皇上到皇帝的恩遇)。所以选C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生平出处本末,惟汝知详,盍为我撰《墓志》以须?
  (2)先生以万里孤臣,旁无凭借,而能委蛇卿班,适来适去,卒全名节以归。
  7.(1)我生平事迹、出仕及退隐本末缘由,只有你详细知晓,为何不为我做好准备撰写《墓志》呢?(2)先生万里为官坚持操守,没有其他依仗,却能应付九卿朝官,应时来去,最终保全名声气节归乡。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这道题翻译时要注意:
  (1)"知详",详细知晓;"盍",何不;"为",替,给;以须,做好准备。
  (2)"以",凭借……身份;万里孤臣,只身一人处于万里远的地方;"委蛇",应付;"卿班",朝廷官员;"适",应时;"卒全",最终保全。
  8.请简要概括邓逊斋为人为官的特点。(4分)
  8.为人:孝顺父母,待人温和,坚持操守,不趋炎附势;
  为官:忠诚朝廷,一心报恩,断案公平,直言进谏,顺应时势。
  翻译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告诉我要回到蜀地。启程前的一个月,从京城写信寄给他的弟子袁枚说:"蜀道难行,我和你都已衰老,不一定能再次相见。即便是生死的音讯,估计也难以通传。我生平事迹、出仕及退隐本末缘由,只有你详细知晓,为何不为我做好准备撰写《墓志》呢?"我听到命令十分不安,害怕听从先生的话,就会预示凶兆,不合礼节;以不聪敏为由推辞,又害怕不合先生用来命令我的心思,因而埋没了先生本可以传颂的贤明。恭敬谨慎地考证古人的文集,给品行贤能的人写传记,不妨根据他的生平来做传,如司马光为范蜀公立传就是这样。先生是蜀人,他的声名和威望与范公相同。我虽然不是司马君实,请允许我援引此例,来表现先生的本性。
  谨按(引用论据、史实开端的常用语,可以译为:认真查询到):先生名为时敏,字取逊斋,是四川广安人。父亲邓琳,凭着岁贡生的身份担任中江县训导(教训开导,教育学名词)。生育六个孩子,先生最小。雍正十年考中乡试,乾隆第一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乾隆十年,升任大理寺正卿。遭逢父亲丧事回归故乡。守孝期满,上奏请求奉养母亲。皇上答应了他。二十六年,太夫人去世。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补任原官。先生淳朴和蔼正直朴实,对待人从无傲慢不耐烦的脸色。对于道义所在,则立场坚定不屈服。天子对边远大臣施行恩惠,一心想要任用先生。先生才三十多岁,一年之中多次升迁,旁观之臣侧目关察,认为不久即可成为宰相治理国家大事。而先生并不眷恋顾惜,归依父母膝下尽孝心,匆匆二十年。再入长安,各位新贵少年看待先生就像过时的古物,先生也不喜欢与趋炎附势的人亲近,退朝之后就闭门不出,和一卷书、二三个年德高望重者共度时间罢了。大理,是古皋陶所建,权利很大。元明以来,一切都取决于司寇(主管刑狱)。担任这一职务的人,互相夸耀认为自己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而先生每次秋天审问,苦心为冤案平反,能争取的一定争取,争取不到就一定上奏朝廷。
  今年因为对官吏考绩的大计之典退休,评论的人认为先生最初受到皇帝的恩遇,最终衰落(不再受皇上到皇帝的恩遇)。只有我认为不是这样。先生万里为官坚持操守,没有其他依仗,却能应付九卿朝官,从来到去应时而为,最终保全名声气节归乡。这如果不是遇到圣明的君主,始终眷念保护,能这样吗?先生亲笔信谦逊,因为没有报答皇上的大恩而惭愧。我又不认为是这样。提一个建议,处理一件事情,这是最好的报恩;敬重自己,端正风范,以礼仪为百官做出典范,这是最好的报恩啊。他不接受他人恩惠的原因,是报答一个人的恩惠的缘故。无形的砥柱,可以阻遏流水、挽救风气啊。更何况古代名臣有的从七十岁开始,有的从八九十岁开始,先生的年龄还未到啊。那么将来的报答称颂的时机正是我穷尽的,如果我一时间侥幸不死,一定要蘸笔等待。
网站目录投稿: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