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基建投资空间巨大


  或许不能再靠"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等)来保增长了。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近期,新基建异军突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策对新基建青睐有加,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细化工作,指出要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 个月内,中央级别的会议 4 次提及新基建,频率可谓史无前例。
  新基建涵盖七大领域
  所谓新基建,是相对传统基建的一种说法,其重心不再是工业时代的"铁公基",如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而是信息化经济的基础设施。
  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的新基建,主要涉及七大领域,即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从七大领域看,新基建从内到外可以看成4个层次。
  第一层次最内核是为数字、信息经济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提供支持的基础设施,如5G基站、idc数据中心等。
  第二层次是电子化、智能化改造现有城市的传统基建设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项目。
  第三层次是在城市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应用设施,例如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支持的充电桩、光伏、垃圾发电等。
  第四层次也是最外层部分,实际上并不能称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补短板基建,如科技园区的开发,连接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铁路、轻轨等。
  可见,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在第四层甚至第三层都有所重叠,是补充而不是互斥。
  新基建投资节奏加快
  要加快新基建的步伐,就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据报道,截至 3 月 1 日,13 个省市区发布了 2020 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共计 34 万亿元。这一数字,大大超出2008年的"4万亿"基建大刺激。
  不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部分省市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其实只是一个"计划"项目规模,其中包括前一年已经开工需要继续建设的、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甚至处于备案审批阶段的项目总规模。而且这些投资规模并不会在 2020 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项目需要未来多年建设。例如河南省2020年列出了3.3万亿元的重点投资项目,但仅仅在 2020 年一年内完成的投资计划只有 8372 亿元,只占总规模的四分之一左右。
  实际上,如果按照总计划规模进行比较,今年公布的计划项目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统计云南、四川、福建等 11 个省市 2020 年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总计约 27.68 万亿元,相比 2019 年公布的 27.74 万亿元,还减少了500多亿元。
  李迅雷认为,如果只看 2020 年将要付诸实施的投资规模,确实有所增加,分省市来看,仅云南、陕西、重庆以及宁夏等 4 个省市 2020 年年内的投资计划是收缩的,七成以上省市都是擴张的。可见在未来几年总投资规模缩减的背景下,年度投资计划扩张,更多是加快推进项目节奏,来应对经济的短期下行压力。总体来说,基建会边际上发力,但实际的力度并没有那么大,更多是节奏前移。
  新基建的资金来源
  可以预料,在传统基建发力的同时,新基建的亮点会更多一些,会成为未来稳增长边际发力的主要方向。
  从投资的资金来源来看,统计近几年新增地方专项债的投向可以发现,2020年新增的9000多亿元专项债中,投入量最大的 3 项分别为园区建设(约1600亿元)、交通运输(约 1500 亿元)以及城市建设(约 1000 亿元),其中包括轨道、产业园、新能源等在内的广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约2400 亿元,而交通运输、农林水等传统基建项目总投入则接近 5000 亿元。新型基础设施占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的比重从 2018 年的 15%,提高到 2019 年的 33%,占比在不断抬升,但总体规模仍然有限,未来空间仍较大。
  此外,PPP项目中新型基建占比也在上升。在PPP的投向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 2017 年末占比仅为 10%左右,而2019年1月达到13%,未来也有提升空间。
  中信证券认为,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在提升,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 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 PPP 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 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认为,新基建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但如果期待新基建能托起稳增长的一片天,那是给了它与实际体量不符的期许。
  再以目前最火爆的5G投资建设为例。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未来8年国内5G投资总额将达1.5万亿元,因此2020~2021年运营商5G投资额度总共为2000亿~3000亿元。
  政府可以大幅加快这方面的进展,从而对数字、信息经济相关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如果总规模依然保持1.5万亿元的话,对于拉动中国已达百万亿体量的GDP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因此,今年政府将会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等"老基建"托底复苏,以"新基建"为主要推手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新基建的投资规模
  具体来看,招商证券测算了新基建各领域的投资规模,各有不同差异。
  5G 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规模到 2025 年合计大致在 2万亿~2.5万亿元之间,从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的带动来看,例如对各类5G应用的带动,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诊疗、政务信息化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累计带动投资规模或将超过3.5万亿元。
  特高压方面,目前处于在建和待核准的特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的共7条,总投资规模1128亿元,平均每条线路投资规模为161亿元。按照这样的平均值来算,目前7条待核准的线路和2条2019年开始开工建设线路投资规模预计共 1449 亿元,加上目前在建的线路,总投资规模预计为2577亿元,其中2020年开始增量贡献规模至少1500亿元以上。
  高铁、城际轨交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高铁、城际轨交投资规模的加大将成为托底经济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据对线路的统计预测,2020年拟通车线路共14条,其中专线 250 和专线 350 各 7 条,通车后有望达到3696公里,对应投资规模为6207亿元。
  充电桩方面,预计2020年充电桩规模上限、下限将达到177亿元、140亿元,2025年充电桩规模上限、下限将达到 1290 亿元、770 亿元,2020~2025 年累计规模 CAGR达到 48.8%、40%,2020~2025 年新增规模 CAGR 达到50.3%、25%,因此从 2020 年至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增投资规模达700亿~1100亿元。
  AI方面,相关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的基础设施投资至 2025 年累计规模预计达 2000 亿元左右,其中AI芯片新增投资规模预计累计增加800亿元左右,机器视觉领域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 250 亿元左右,因 AI 带来的云平台、数据服务、OS 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 1000 亿元左右。
  工业互联网方面,预计2020~2025年历年新增投资规模合计在6000亿~7000亿元之间。
  新基建关注三大方向
  尽管新基建对拉动GDP增速能力有限,但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空间巨大。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凡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都需要从国家层面考虑,由政府主导推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无论是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還是系统信息安全等,接下来若干年的发展都需要建立更为便利的信息运用上,这就包括了信息采集、存储、传输、计算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企业上云,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储备,以及传输流畅等方面给予支持,才能更好促进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则需要在数据采集、计算、系统集成等方面配套完善。
  因此,可以将这次新基建看作为宽泛定义下的信息基建,主要包括新一轮的网络建设、数据信息的相关服务以及信息和网络的安全保障等3个方面。
  ?第一,网络基础
  在新一轮网络建设方面,满足新经济的配套网络需要提供更多的入口,更快速的通信和更智能化的连接,才能成为今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助推我国成为网络大国。
  已出台3年规划的新兴产业政策和各地提到的信息基建方向中,网络基础建设主要包含了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第五代移动通信(5G),窄带物联网(nb-iot)和北斗导航四大细分方向。其中,ipv6 属于网络升级,北斗和nb-iot属于推广建设,而5G则是未来布局方向。
  由于5G网络具备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点,其所支持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将带动 vr/ar、高清视频、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多个新兴产业的运用,因此是全球布局未来创新经济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5G行业已进入正式商用阶段。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
  中泰证券建议,逢低配置5G+云新基建的确定性产业机会,5G应用将推动云和IOT发展,5G主设备商、数据中心、交换设备等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通信主设备商是中兴通讯、烽火通信。
  作为5G龙头,中兴通讯预计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7.4亿元、57.1亿元和70.2亿元;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5.0%、5.3%和5.6%,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
  5G 基站建设典型公司还包括 PCB 方面的深南电路、光模块业务的光迅科技、天线业务的通宇通讯,滤波器业务的大富科技,以及基站配套业务的数知科技、北讯集团等。
  ?第二,数据中心在需求提振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
  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的目标,到 2020 年我国将建设 10~15 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除了集中式的数据中心区域发展以外,国家层面也将在重点行业推进大数据平台,如信用、政务、工业、农业等。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推进使得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另外还有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推进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一直是重点。
  因此,从平台来看,与国家今后发展重心相关的产业未来有望率先实现大数据平台服务;而在未来数据大量产生和使用的背景下,各地对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旺盛,能凭借低成本成为区域中心、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建设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从下游需求的角度来说,未来3到5年会是数据中心建设的爆发期。
  数据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可分为客户需求和战略规划两个维度,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省级的核心数据中心、地市级的城域级的边缘数据中心、指定区域进行相关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4个层级。
  据分析,云计算、数据中心包括4个领域8只股票:服务器方面,浪潮信息、紫光股份等;IDC方面,光环新网、宝信软件等;光模块方面,中际旭创、新易盛等;SaaS方面,用友网络、石基信息等。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有10只股票值得关注,包括网络侧的移远通信、移为通信,软件企业厂的国产 ERP龙头用友网络,拥有国内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Cloudiip的东方国信,钢铁行业信息化龙头宝信软件,高端ERP咨询实施龙头汉得信息,大型企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能科股份等。
  电力物联网可关注4只股票:电网自动化及特高压直流龙头国电南瑞,国内用电设备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龙头林洋能源,国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东软载波,布局电力能源互联网恒华科技等等。
  车联网相关标的涉及5个方面8只股票。物联网模组以移为通信、高新兴为主,路边站址以三维通信、中国铁塔为主,整体解决方案以高鸿股份为主,T-Box则以国脉科技为主,配套设备则包括东土科技、永鼎股份。
  充电桩领域2條投资主线,涉及4只股票:具有先发优势、资金规模、品牌效应的龙头运营企业仍然将在充电桩数量、充电量份额上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特锐德、万马股份;直流充电整机制造商、充电模块等电力电源制造商科士达、英可瑞。
  轨道交通概念股重点可关注6只股票:轨交车辆龙头中国中车,优质零部件公司康尼机电、华铁股份等。此外,超高清视频则有当虹科技、数码科技等,物联网模组发展前景确定性较强的终端方案解决商有方科技等。
  ?第三,网络安全
  在信息和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安全是新经济的关键防线。在建立数字强国、网络强国的路上,如何保障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一直是关键。
  根据《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8)》显示,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同比增长20%,且受境外安全风险影响的程度正在提升。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促使需求提升,国家也陆续出台各项政策鼓励产业发展。在顶层立法、政企协作的共同推进下,作为数字产业基础的网络安全将有望迎来爆发成长期。
  东吴证券表示,目前云安全、态势感知、物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等新兴安全业务尚处于投入期,但增长很快且前景广阔,这类新安全业务采用PS估值(市销率,即每股的销售收入)较为合理,考虑到这些业务大部分增速在50%以上甚至翻倍,可以给到15倍左右PS,安全龙头的新业务估值体系有望切换,如启明星辰、美亚柏科。其他方面可关注深信服、绿盟科技、卫士通、格尔软件、中新赛克、太极股份、恒为科技、中孚信息、北信源等。
网站目录投稿: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