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表明,劳动竞赛是铁路站段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运输生产大局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最有效的载体。但 随着铁路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劳动竞赛在形式、内容、效果等方面逐渐突显出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以便于更好地推动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在此,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劳动竞赛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存在着职工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个别单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短线多,长线少。 针对完成某个阶段的生产任务或重点工作所开展的竞赛多,而围绕优化站段生产结构、提高检修质量、完善经营管理和提升管理水平的竞赛少,未能实现从体力型向智力型、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竞赛的转变。 2 、目标大,内容虚。 存在抓劳动竞赛活动的方法仍然停留在赛前发通知、定方案、提要求, 目标大、内容虚。存在着 活动中挂标语、喊口号,活动结束后报数字、交总结。 有的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有的只说不做,应付上级, 使得竞赛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3 、组织难,效果差。 工会不是直接主抓生产的部门,对基层的安全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掌握不准确,对一些技术性工作不能给予直接指导,不会抓或不敢抓。再加上站段工会未配专职人员,车间工会主席兼职化,站段工会、车间工会主席成"光杆司令",造成竞赛过程监督检查不到位,从而影响到竞赛的效果。 二、劳动竞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思想认识陷入误区。 开展劳动竞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人认为劳动竞赛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在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追求的是更大的经济效益,搞劳动竞赛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开展劳动竞赛就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挂挂横幅";是"走形式、走过场、搞花架子",这些认识给本应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泼了一盆冷水。 2 、活动组织流于形式。 搞宣传、造声势、做动员是劳动竞赛的前期工作,不能不做。但更重要的是把职工群众的情绪激发起来,按既定的目标和方案组织好竞赛,严格进行考核评比,抓好奖励兑现,确保预期效果。然而在竞赛中个别单位口号叫得很响,指标定的很高,措施提得很多,就是不用真劲,不出实活,具体工作不管不问,最终结果是使劳动竞赛活动流于形式。 3 、竞赛管理虎头蛇尾。 不注重过程管理,致使竞赛活动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劳动竞赛管理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实施竞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等四个阶段,工作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阶段管理不到位都会给竞赛带来困难和障碍。 三、创新劳动竞赛活动的思考 1 、要精心设计竞赛主题。 开展劳动竞赛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动职工群众为达到设想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从竞赛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引导性。因此,开展劳动竞赛的初期,就必须为劳动竞赛设计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外延应该越小越好,且不可机、车、工、电、辆都包括进去,本意可能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很差。实践表明,越是单项的劳动竞赛,效果就越好。 2 、要尽量压缩竞赛的周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客观上存在的职工价值取向的急功近利,都对劳动竞赛的周期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够正视这些现实,还是搞一些"马拉松"式的竞赛,就不会得到职工的认同和参与,必须在推出"短平快"的劳动竞赛项目上下大气力,以期增强劳动竞赛的吸引力。比如,在春运的劳动竞赛中,可以把四十天的春运按节前、节后为一个竞赛时段,每一时段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可能要比整个春运结束后再总结表彰效果要好得多。 3 、要注重系统竞赛的特点。 铁路是通过对旅客和货物的位置移动来获得效益的,在围绕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机、车、工、电、辆的工作内容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同就给劳动竞赛提出了一个课题,即在目标一致性的大前提下、如何使我们所设计开展的同一主题的劳动竞赛尽显各个系统的个性?应该说,前些年的一些全局性的劳动竞赛和本段所开展的劳动竞赛都存在着只注重目标的一致性、而对机、车、工、电、辆的"个性"重视不够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红红火火,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即使同一主题的劳动竞赛,在机、车、工、电、辆不同系统应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才是劳动竞赛保持鲜活生命力之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