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原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中宗纳之。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丰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帝不省。寻为中书舍人。再迁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谜,当杀杀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体。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又请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频徙苏、宋、魏三州。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诏可。在官有威化。入为少府监,封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节选自《新唐书·张廷珪传》) 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考中进士科,补任白水尉。几经升官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纠举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在长生殿召见他,赏赐慰勉甚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张易之被诛杀,议论要求彻底惩治他的同党。张廷珪进言说:"自古革命,致力于归顺人心,用刑法来达到治理。如今唐历不变,天地恢复主人,应该用仁慈教化给以宽恕。况且张易之最得势的时候,趋炎附势奔走之徒有天下半数之多,全部诛杀则过于残暴,只惩治一两个则执法不平,应该一律赦免。"中宗采纳了这项建议。神龙初年,诏令在白司马坂再次营建佛寺,张廷珪正好奉诏令到达河北,路经那里,见百姓营造劳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静,上书恳切谏诤,并说:"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皇帝不理会。不久,任张廷珪为中书舍人。两次升迁后任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年,大旱,关中闹饥荒,皇帝诏令征求直言时政。张廷珪上书说:"自古有多难而振兴国家,深忧而启迪圣明之事,大概是指事情危急则锐意选取,境况艰苦则深谋远虑,所以能转祸为福。如今皇上刚刚即位,华夏及四夷百姓都洗耳恭听,刮目注视,希望有所闻,有所见,怎能这么快就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张廷珪两次迁官后任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下诏在朝堂上行杖刑,张廷珪持章表上奏说:"御史有罪过,当杀就杀了他,但不可侮辱他。"士大夫都佩服他懂得事体。王琚持节巡视天兵诸军,刚回来,皇上又诏令他巡视塞下,议论者都认为将攻打回纥,张廷珪陈述五条不可行的理由。又请求恢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皇上同意并采纳了。张廷珪因犯泄露宫中密语而获罪,贬任沔州刺史。接连调任苏州、宋州、魏州刺史。当初,景龙年间,宗楚客、纪处讷等人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劝说朝廷下诏两道是适宜养蚕之地,假使水旱可用蚕抵租。张廷珪说:"两道靠着大河,地理位置重要,是能捍卫京城的边境壁垒,应该谋取百姓的欢心,怎么可以不怜惜他们的忧患而要耗尽他们的物力呢?希望能按照贞观、永徽时的旧例,准照法令折免。"皇帝下诏同意了。张廷珪在外任官有威严教化。召入任少府监,封范阳县男爵。以太子詹事职务退休。去世后,追赠工部尚书,谥号为贞穆。 相关练习: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中宗纳之。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丰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帝不省。寻为中书舍人。再迁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谜,当杀杀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体。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又请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频徙苏、宋、魏三州。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诏可。在官有威化。入为少府监,封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节选自《新唐书·张廷珪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店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B.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C.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D.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一般指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可分为即位诏、遗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 B.夷是我国古代对中原以外各民族部落集团的蔑称,在文中与"华"相对,可指各少数民族。 C.道在唐代原属于监察区名称,后成为地方行政单位,一般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D.工部是古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财政赋税事项的机关,其长官为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廷珪把握时机,恳切进言。开元初年,天下大旱,关中发生饥荒,张廷珪趁着玄宗问政之机,联系古今向皇帝阐述了为君治国之道。 B.张廷珪知礼识体,令人佩服。在黄门侍郎任上,监察御史蒋挺触犯法律,下诏在朝廷上行杖刑,他认为处罚方式不妥,得到士大夫的一致称赞。 C.张廷珪不惧权贵,体恤百姓。景龙年间,宗楚客等权贵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不恤民情,压榨百姓,廷珪据理力争,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D.张廷珪仕宦多朝,历任多职。他在武则天、中宗、玄宗朝任过官职,仕途顺利;先后任过白水尉、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詹事等职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 (2)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 答案: 10.A 11.D 12.D 13.答案(1)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关键词"税""浮屠""善"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关键词"称""罢""纾"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考中进士科,补任白水尉。几经升官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纠举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在长生殿召见他,赏赐慰勉甚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张易之被诛杀,议论要求彻底惩治他的同党。张廷珪进言说:"自古革命,致力于归顺人心,用刑法来达到治理。如今唐历不变,天地恢复主人,应该用仁慈教化给以宽恕。况且张易之最得势的时候,趋炎附势奔走之徒有天下半数之多,全部诛杀则过于残暴,只惩治一两个则执法不平,应该一律赦免。"中宗采纳了这项建议。神龙初年,诏令在白司马坂再次营建佛寺,张廷珪正好奉诏令到达河北,路经那里,见百姓营造劳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静,上书恳切谏诤,并说:"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皇帝不理会。不久,任张廷珪为中书舍人。两次升迁后任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年,大旱,关中闹饥荒,皇帝诏令征求直言时政。张廷珪上书说:"自古有多难而振兴国家,深忧而启迪圣明之事,大概是指事情危急则锐意选取,境况艰苦则深谋远虑,所以能转祸为福。如今皇上刚刚即位,华夏及四夷百姓都洗耳恭听,刮目注视,希望有所闻,有所见,怎能这么快就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张廷珪两次迁官后任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下诏在朝堂上行杖刑,张廷珪持章表上奏说:"御史有罪过,当杀就杀了他,但不可侮辱他。"士大夫都佩服他懂得事体。王琚持节巡视天兵诸军,刚回来,皇上又诏令他巡视塞下,议论者都认为将攻打回纥,张廷珪陈述五条不可行的理由。又请求恢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皇上同意并采纳了。张廷珪因犯泄露宫中密语而获罪,贬任沔州刺史。接连调任苏州、宋州、魏州刺史。当初,景龙年间,宗楚客、纪处讷等人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劝说朝廷下诏两道是适宜养蚕之地,假使水旱可用蚕抵租。张廷珪说:"两道靠着大河,地理位置重要,是能捍卫京城的边境壁垒,应该谋取百姓的欢心,怎么可以不怜惜他们的忧患而要耗尽他们的物力呢?希望能按照贞观、永徽时的旧例,准照法令折免。"皇帝下诏同意了。张廷珪在外任官有威严教化。召入任少府监,封范阳县男爵。以太子詹事职务退休。去世后,追赠工部尚书,谥号为贞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