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银行业集体降薪传闻调查行业薪酬机制或将调整不同岗


  一直以来,银行业都是大家眼中的"金饭碗"。然而在近日,金融圈里有消息称,银行业可能要集体降薪,这随即引起了业内极高的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与多名银行业内人士交流发现,降薪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后不同的银行经营业绩分化会加剧,而同一家银行不同岗位的薪酬分化也会更加明显。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经营业绩、管理绩效不一样,薪酬可能也会不一样。之前普遍涨薪的情况可能不存在了。"
  薪资总额将受利润影响
  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多个银行业内交流群里看到了一则聊天记录,聊天谈话内容表示受到政策影响,某大型股份制银行要开始带头降薪,而某国有大行将紧随其后降薪,并表示随之而来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降薪。
  某银行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其实疫情以来,各行各业的经营都受到了冲击,银行业当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尤其是银行需要给实体经济让利,今年利润整体下降是大概率事件,银行需要压缩成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与多位银行从业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多方求证消息的真实性。
  "大家一直都觉得银行从业者收入稳定又体面,其实根本不是如此。我的薪资已经很低了,如果再降,那我真的无法接受。"某城商行柜员对《证券日报》记者吐槽道。
  多名银行业内人士都对记者表示,即使银行业要降薪,应该也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为银行基层员工的薪资已经"降无可降"了。
  根据2019年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统计,其中36家上市银行的人均年薪达31.60万元,但年报内的薪酬计算方式是各家银行年度支付的工资,根据所披露的员工数量计算得出的平均收入,无法代表银行基层员工的薪酬水平。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发现,一线城市的部分国有大行的基层员工月收入在缴纳五险一金后甚至不足5000元,而某些股份制银行虽然薪资水平相比国有大行略高,但基层员工月薪也大部分不足1万元。
  在"银行集体降薪"的消息传开后,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中国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港股01398)、中国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港股00939)立刻公开回应称目前没有降薪的安排。
  实际上,银行业降薪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
  《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网传消息称银行业受政策影响要集体降薪的"政策",主要指的是今年年初时财政部印发的《国有金融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中确定了国有金融机构的工资计算公式,指出金融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服务微观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合理确定。也就是说,今后国有金融企业的工资总额会受到净利润增幅影响,若净利润增幅为负,企业工资总额或将下调。
  而银保监会曾在上个月指出,一些机构拨备不达标,即便按照现阶段拨备覆盖率最低标准100%测算,银行机构仍有缺口合计超过3500亿元。若均摊到全年补足拨备缺口,这些机构利润增速将大幅降低,有的甚至为负。下一步将督促银行保持利润合理增长,做实利润、用好利润,切实补充资本。适当降低分红,不增加奖金,把有限的利润更多用于资本补充,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对此,董希淼分析认为,对于国有控股的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薪酬决定机制正在发生变化。因为国有金融企业对于服务实体经济,跟自身的效益增长,风险控制这些指标更紧密的挂钩。如果经营业绩下降,薪酬下降;如果经营业绩上升,薪酬上升。工资的决定机制在改变,传言中对整个银行业大幅度降薪的判断是不能成立的。
  科技人才投入力度不减
  虽然银行业整体大幅度降薪难以成立,但下一步,行业薪酬机制调整却可能成为大概率事件。
  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存在不同银行业绩分化与同一银行岗位薪酬分化加大两个趋势。第一,不同的银行经营业绩分化会加剧,经营状况好的银行可能会更好,经营不善的银行业绩可能会变得比较差,甚至负增长。相应的薪酬分化也将加大;第二,同一家银行不同岗位的薪酬分化会更加明显。比如,因金融科技被重视,技术研发、网络金融相关的部门岗位,薪酬会增加会加大激励。而可被技术替代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岗位,薪酬就自然会下降。
  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港股03328)研究员、西泽研究院特聘高级研究员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业此后会更加明显按照市场化原则来核定工资总额,也就是说员工的薪资肯定与整体经营情况是挂钩的。如果银行经营业绩下滑,相应的薪资下降也是有可能的。但银行在两个方面的资金应该不会节省,那就是对核心人才的激励和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投入,因为这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邓宇进一步对记者分析道,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规模、利润等均来自实体经济的繁荣,成本、风险则应该更加审时度势。传统的商业银行规模庞大、部门林立,超过数百万人的就业群体,但很多时候银行金融机构给人的印象是"臃肿"和低效率。在数字化智能时代,传统的银行服务已逐渐成为一种"累赘",过于细化的分工、繁琐的程序和部门,加上数字化改造进程缓慢,运营模式不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轻型化"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背道而驰。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记者发现,从今年各家银行的校招岗位来看,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量相当高。比如建信金科3月份春招发布500个岗位,7月16日再次面向社会招聘,主要涵盖区块链开发类、云计算类、数据库开发类、移动应用开发类、平台系统开发类、软件测试开发类等。而记者根据招聘APP上的信息发现,在部分国有大行金融科技公司中,部分科技人才岗位的薪资都在40万元以上。甚至有不少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实名认证招聘或通过猎头公司公开"挖人",有部分薪酬甚至高达百万元以上。
  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在加快对金融科技领域布局的过程中,核心人才的招揽和储备一定是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此资金的投入只会不断增加,因为这就是人才的价值。"
  "银行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很可能会控制运营成本、优化业务流程,将更多的中后台人员前置,夯实前台营销和服务人员的基础。同时会持续优化经营机构设置,精简部门和岗位职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支出,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解决人员冗杂、部门林立的‘老问题’。对于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来说,降薪并非最优选择。"邓宇表示。
网站目录投稿:傲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