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字


  《交错的世界》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冈恩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一):吴岩《中国科幻小说极简史》真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把科幻小说、玄幻小说、神话故事、寓言小说混为一谈。
  《庄子》里面 "鲲鹏展翅" 之类的神话寓言故事,也可以被称为中国早期的《星际迷航》也是毫无底线。
  最后一段—— "期待这个从远古时代就曾经热衷于探索山海秘密、询问天空谜团、追究人生起源、创造机械想想的民族,会成为下一批全球科幻文化繁荣的推动者。"
  宗教神话式的追究人类起源,搞一个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就成了科幻小说的开端了?就成了达尔文一类秉持基本科学精神的追究人类起源了?
  看来国内科幻小说领域最大的障碍,是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脑子里面的沙文主义和历史糟粕。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二):内容都挺好,可是图片…
  内容是不错的,更新了科幻之路系列未涉猎的当下部分,补充了科幻文学历史的空白,让我这个科幻小白对科幻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深的理解,加上专业人士的翻译清晰流畅,让我摆脱了被《亿万年大狂欢》《科幻小说变形记》那种机翻文支配的恐惧,蓝红双色字体的编排也很别出心裁,看得出编者的用心。
  但是图片方面差强人意,有些大图已经糊成马赛克了,视觉观感有点差。特别是下图这张《科幻小说精选》封面图,要么你把它排版成小图,要么你去争取一下大图的版权,这样用网图放大的方式很影响阅读感受,毕竟实体书呈现的细节比电子版的多很多,像素低的图片糊弄不过眼睛和大脑。
  编者辛苦了~
  这张《新奇科幻》的图也是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三):变化的世界−科幻与现实
  科幻小说起源于幻想文学,但彼时的人们,并没有对于人类的智力可以改变世界以及幻想能够成真的信念,故科学仅仅是幻想的附属品。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只有工业革命才让大众认识到科学技术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当科技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取代历史成为人们决策的向导,即将发生的事情变得比已经发生的事情更为重要之时,幻想小说便演变为科幻小说。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将科学与哥特小说结合,成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爱伦坡为科幻小说提供了方法、理论、主题、技巧和灵感,也让科幻小说流行起来。然而如果说爱伦坡为科幻小说树立了文学的影响力,凡尔纳则为它树立了社会影响力,科幻小说对社会的影响始于凡尔纳。在凡尔纳之前,科学奇迹偶尔会附带在传奇故事中出现,但凡尔纳成功的将科技成就转变为小说的主题,并因此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他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幻小说作家投身这个领域,也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将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变为现实。
  随着另一位科幻大师威尔斯的崛起,科幻文学发展最大助力−雨后春笋般诞生的科幻杂志,雨果∙根斯巴克、约翰∙坎贝尔等科幻杂志编辑的不懈努力,阿西莫夫、海因莱因、斯特金和范沃格特等科幻大神的横空出世,科幻小说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文学类型并走入越来越多的读者视野。虽然经历了两次大战的洗礼、科幻杂志的衰落等影响,但正如科幻小说的创作理念: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人类要么去适应环境,要么就让环境适应人类,否则就会走向灭亡。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发展、快速变化的时代,"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小说的脚步",然而个人乃至人类在宇宙的框架下是渺小的,人类的命运也是难以预测的,永不停止演进的科幻小说更加契合了这个变化的世界,迎合了我们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当它到达最后的终点时−且不管这终点在哪里,它已不再是科幻小说。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四):科幻就是我们即将拥有的未来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编辑、学者和评论家,美国科幻作家协会前主席詹姆斯·冈恩于2020年12月23日离世,享年97岁。
  从1948年创作第一篇科幻小说开始,冈恩亲历了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见证了科幻新浪潮,并促使科幻进入美国学术界。他的科幻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和广播剧,他编选的科幻作品集《科幻之路》滋养了一代科幻爱好者和年轻的作者,他的研究著作《交错的世界》通过对世界科幻史的梳理展望了这种充满魅力的文学类型的未来。在他看来,科幻是属于变化的文学,因为它关注的正是世界的变化,是我们的世界即将拥有的缤纷的未来。
  2020年,世界的发展仿佛追赶上了科幻小说的脚步,但在冈恩眼中,科幻小说早已不在那里,它已如火箭一般飞速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描画着想象的新领地,进一步扩张人类可能完成的事业的前沿。
  与科幻同在:怀念詹姆斯·冈恩教授
  姜倩(《交错的世界》译者,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https://mp.weixin.qq.com/s/5AilCQ3MRVSKCdhX91rodw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五):科幻电影
  不管是优秀的科幻电影也好,还是蹩脚的科幻电影也好,似乎都对科幻小说的阅读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也许是因为好的科幻电影常常湮没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以赚钱为目的的怪兽电影和廉价制作的太空探险电影之中。科幻迷们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同时符合好电影和好科幻这两个条件的影片少得可怜。
  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电影只有下面这十几部影片:《失落的世界》(1925)、《大都会》(1926)、《弗兰肯斯坦》(1931)、《金刚》(King Kong,1933)、《隐形人》(1933)、《未来世界》(Things to Come,1936)、《登陆月球》(1950)、《火星撞地球》(When Worlds Collide,1951)、《世界之战》(1953)、《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1956)、《毁灭性的发明》(An Invention for Destruction,又名《儒勒·凡尔纳的奇妙世界》,1957),《时间机器》(1960)和《2001:太空漫游》(1968)。其中《失落的世界》和《大都会》的上榜理由是因为它们的历史意义。
  处于第二档的影片包括:《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人体异形》(The Invasion of Body Snatchers,1956)、《遭诅咒的村庄》(The Village of the Damned,1960)及其续集《遭诅咒的孩子们》(The Childern of the Damned,1963)、《三尖树时代》(The Day of the Triffids,1963)、《从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1964)、《火星上的罗宾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 on Mars,1964)、《第十个目击者》(The Tenth Victim,1965)、《华氏451》(1966)、《奇妙的旅行》(Fantastic Voyage,1966)、《太空英雌巴巴丽娜》(Barbarella,1967)、《人猿星球》(1967),以及改编自H. G. 威尔斯和儒勒·凡尔纳作品的其他影片。这些电影可以算是好电影,但不算是好科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其他在主题上可以归入科幻电影、但不以科幻为卖点的影片有:《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1937)、《1984》(1956)、《奇爱博士》(1964)和《发条橙》(1971)。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六):一波实拍图~~~
  现实世界与科幻世界创造了彼此。在科技每天都将人类的想象变为现实的今天,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的脚步!
  从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到奇想天外的"三体世界",科幻小说中凝聚着人类想象力的极致。《交错的世界》从最早充满想象力的口述故事开始,通过一代代作者创作的各种鲜活故事追溯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代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如何改变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认识,并改变科幻小说。作者詹姆斯•冈恩作为当代世界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如数家珍地讨论了影响整个科幻小说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说发展道路上发挥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为不断变化的科幻小说勾勒出清晰的脉络。
  原书出版于1975年,冈恩教授补充了新的章节,将时间线提至21世纪并充实了亚洲部分,使新版本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新、最权威的世界科幻小说史。
  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小说,但科幻小说已不在那里。它已如火箭一般飞速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描画着想象的新领地,进一步扩张人类可能完成的事业的前沿。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七):微尘有漏声
  事物的历史由其本身写就,事物的诞生就开始了对自己历史的书写。科幻作品的历史亦不例外,冈恩所作的《交错的世界》无疑是一次对科幻文学的梳理,以科幻杂志而非简单的科幻作家或科幻作品为线索,《交错的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围绕着科幻作品历史的盛宴。
  科幻作品是过去的未来,是当下的未来,更可能就是当下
  科幻作品诞生于何时已难以定论,甚至科幻作品究竟为何也无法简单定义。唯一能够言明的正是科幻作品的特质——变化。在本作中,以不同时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为引子,将世界的变迁杂糅为科幻万花筒中的纷繁。在这变化的背景下,最突出的就是不同特色的科幻作品以及其偏好相异的各类科幻杂志和其主编。事实上,最初的科幻作品更多的带有探险小说的特色,注重的并不是科学而是怪奇。当然不可否认,在未被探明之前,科技本身也是怪奇的一部分。随着理性主义的兴起、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不仅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人们也能够更直观明确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因此基于已有的或者将有的科技进行创作才成为了科幻作品的主流。这是科幻作品的第一次变化。随后,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力日趋扩大,科技本身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人类对科技的运用必然是有成本的。在这一系列事实的指引下,将目光投向未来,并以科技的力量去塑造未来社会成为了科幻小说的新选择。当涉及到社会现实是,科幻作品似乎不可避免的严肃化了,从类型文学向大众文学的转化似乎已经开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杂志盛行的年代,不同类型的作品都能找到合适的土壤。最终,科幻的基因库中虽然少不了严肃文学的影子,但是终究是保留了大量的丰富的类型,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这一次变格中也是天才辈出的一个时代,随后诞生的巨匠们,既协力创造了科幻的黄金时代,也将这片土地每一个角落翻遍。后世的作家们不得不进入了戴着镣铐的舞蹈的局面。此后出现了新的科幻作品类型,但是无论是出版业、纸质媒体都在走下坡路,属于科幻的黄金时代再难重现。
  这个月球充满了"科幻"的味道
  然而,科幻作家往往是悲观而理性的。正如冈恩所言,这个作品类型到今天还在变化着,无法预测其未来但是同样也不能认为它在衰败。科幻作品正与更多的类型文学相融合,而科幻作品本身也正在探讨更多的可能性。即使悲观的预期到黄昏已经到了,科幻本身也不会安静地走进黑夜。作品里所传达的理性抗争精神始终是各类科幻作品的重要内核。无论是最初的凡尔纳式的以探险为主题的故事亦或是占据科幻作品不菲篇幅的"太空歌剧"故事,甚至是基于奇点理论发展的赛博朋克系列,作为主角的人类始终在制造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很多科幻作品中都弥漫着对人类命运的悲观预知,正所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对于未来命运的悲观性以及在这种悲观氛围下坚持近乎以卵击石的举动,正是科幻作品的天然魅力。当下的科幻作品,虽然暂时缺乏全新的类型,但是本身对于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正在不断深入。甚至许多作品的文学性也得到了提升。科幻作品以一个人代替人类全体的做法正在逐步被摒弃,基于自然科学进步与个体心理产生的冲击正成为作品中更多关注的主题。科幻作品正在经历一个由宏观的人类史诗向微观的个人经历凝聚的转变。这种微观视角的展开势必能带来精彩的突破。总之,正如本书最后一章所言,虽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科幻作品类型上已经绝少新的突破,科幻本身变动性或将这个类型引入新的黑暗与探索中。作为读者的我更期待在未知的黑暗中,科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能够爆发出更闪耀的能量。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八):阿西莫夫、刘慈欣跨时空推荐,科幻泰斗带你穿梭《交错的世界》
  2020年,面对着澳洲林火、东非蝗灾、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东京奥运会推迟举办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有人认为,我们身处的世界仿佛在不经意间窜进了某个令人不安的科幻频道里。2020年,伴随着中国5G技术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直播带货的转型热潮、网络课程的全面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有人感慨,我们的文明似乎又在转眼间驶入了一个缤纷交错的科幻世界之中。
  那些我们曾在科幻作品中所汲取的警示与推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正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各种科幻既视感才会愈发强烈,我们对科幻作品的阅读兴趣也就愈发浓烈。
  实际上,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从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到奇想天外的"三体世界",那些凝聚着人类想象力极致的科幻作品中,就有着无尽的瑰宝供我们探寻。
  近日,科幻研究泰斗詹姆斯•冈恩的经典著作《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由世纪文景出版,从最早充满想象力的口述故事开始,将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创新与人类对宇宙的想象联系在一起,追溯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并且梳理出了现实和科幻这两个相互交错、彼此追赶的世界。作者詹姆斯•冈恩作为当代世界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如数家珍地讨论了影响整个科幻小说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说发展道路上发挥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为不断变化的科幻小说勾勒出清晰的脉络。
  图文并茂,好看的科幻史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想要精准高效地了解科幻的发展,只需从这本有趣好读不枯燥的科幻史开始即可。
  作为一部"世界科幻图史",《交错的世界》从口述传说的源头理清了科幻史的脉络,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近500幅经典科幻杂志、小说封面的全彩高清图片,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大量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奇闻趣事。
  在这里,读者或将惊奇地发现诸如"科幻史竟能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史诗传说"、"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的部分灵感可能来自达尔文祖父的某些研究""威尔斯曾预想了坦克与原子弹的发明及影响"、"二战期间竟有美国科幻作家因发表原子弹工程的相关作品遭到了FBI的上门调查"等各种鲜为人知的科幻史奇闻轶事,从而消除读者对科幻+历史这一组合"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开阔读者的思维视野。
  资深典藏,权威的科幻史
  对于资深科幻迷及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本内容权威、装帧精美的科幻史更是堪称"典藏级科幻宝典"。
  《交错的世界》一书原版出版于1975年,作者是美国科幻研究泰斗、堪萨斯大学英文系名誉教授,以及堪萨斯大学科幻小说研究中心主管詹姆斯·冈恩。
  他曾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1971—1972)和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主席(1980—1982)。国内科幻迷熟悉的科幻史选集"科幻之路"系列以及这本《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均是其最重要的学术著作。
  同时,身为著名科幻小说作家,他的科幻小说代表作有《快乐制造者》《不朽的人》等在科幻迷中脍炙人口的作品。
  1976年,冈恩荣获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颁发的"朝圣奖";同年,世界科幻小说年会授予他的《交错的世界》雨果奖特别奖;他撰写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奠基者》赢得1983年的雨果奖最佳非小说作品奖;1992年,他又荣获"伊顿终身成就奖";2007年,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在星云奖颁奖典礼上授予冈恩"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以表彰他的终身成就。
  按照冈恩教授的说法,"创作这本书的念头起于1970年。作为美国国内最早的科幻课程的系列讲座内容,本书原本是针对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撰写的"。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些讲座的内容才被整理成章,成为一部带有插图的通俗科幻史,于1975出版。
  时隔45年,《交错的世界》特别在原书基础上邀请冈恩教授补充了新的章节,并将时间线提至21世纪且充实了亚洲部分,使新版本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新、最权威的世界科幻小说史。
  此外,本书还得到了多位科幻名家的助力。一方面,本书罕见地邀请到了国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与已故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跨越时空为本书倾情作序;另一方面,本书还独家收录了国内著名科幻学者吴岩教授撰写的《中国科幻小说极简史》,并邀请了著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为本书设计装帧。
  在翻译方面,本书的译者姜倩也是一位相关专业的知名学者。作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其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科幻小说翻译史,并著有《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
  材料翔实,有深度的科幻史
  对于有志于投身于科幻事业的创作者与研究者来说,《交错的世界》还是一本实用且不乏深度的案头工具书。
  首先,在实用性方面,本书十分贴心地内附有翔实的"科幻小说的主题"、"西方文明、科学、技术与科幻小说大事记"、"历届星云奖&雨果奖获奖作品"等图表资料,既可作为读者的科幻深度阅读书单,又可供读者随时查阅检索,极具实用价值。
  其次,本书异常独到地结合了科技发展历程(如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科技创新对科幻小说的影响),从而透彻地分析了世界科幻史各个阶段的文化流变,进而探索其中的人、事、物对后续科幻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影响。
  再次,冈恩教授作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科幻文化蓬勃发展至今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更是不乏诸多对近现代科幻史业已尘封的内涵隐情的真实流露,为这部科幻史的可信度奠定了极高水准。
  最后,本书的论述层面甚至包括国内出版的各类科幻史中鲜少涉及的"科幻粉丝文化"现象的深度解读(如科幻迷的形成、科幻粉丝杂志的现身、世界科幻大会的启动以及对"科幻爱好是一种生活方式"等科幻迷术语的考证),对于国内科幻文化迷群的发展与壮大有着丰富的参考价值。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九):交错的世界与错过的世界
  一、交错的世界 作为一本介绍科幻小说及相关产业发展史的专著,本书书名《交错的世界》(Alternate Worlds)精确地概括了科幻小说的特点。如果说小说是关于另一个人生的文字艺术,那么其中的子门类科幻小说,则反映了另一个世界甚至另一个宇宙的生活。阅读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地球上别样人生的喜怒哀乐,可以让我们在不足百年的生命历程中体会到人生百味,可以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充实百倍,变相延长了自己的寿命。而阅读科幻小说时,我们不仅仅把自己局限在地球过去和现在所有的芸芸众生中,甚至可以体验外星生活,可以体验非人类的生活,可以体验未来的生活。宇宙有多大,就有多少个可能性,就有多少个人生,就有多少交错的世界。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提到科幻小说,人们认为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把它作为科幻小说的鼻祖。然而,科幻小说的发展,绝不是这一句话就能概括的。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并不是平白无故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只有社会、科技以及文学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产生适合科幻生长的土壤。这本书就是一本系统的介绍科幻发展史的专业著作,作者冈恩是科幻研究及科幻创作的顶级权威,国内曾经出版过一套他编著的《科幻之路》丛书,当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科幻事业在国内的发展。这本系统介绍科幻发展史的图书是大陆第一次引进,相信多年后回头看也会成为国内科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幻的发展历史并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孤立事件,而是在人类科技和传媒发展过程中水到渠成的产物,各类相关产业互相促进使科幻这个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如今深深植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科幻的诞生,首要条件是人类科技水平和科学认知的进步。在18到19世纪,人类社会正处于科技大爆炸的前夜,各种重要的科学理论被一一发现,各种伟大的科技研究成果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像拥抱希望一样拥抱科学,把长久以来对宗教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科学上。在科学研究中,人类看到了自己美好光明的未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家们提出了一个个大胆的设想:如果科学发展出某种东西,如果某个理论实现,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人类的生活会怎样? 这种无限可能性给作家提供了无穷大的创造舞台,于是一篇篇科幻小说诞生了。如果把小说比作科幻的种子的话,那么当时的各种科幻杂志就是科幻发展的土壤。《类比》、《惊奇故事》……,这些现在仍耳熟能详的科幻杂志在科幻小说的发展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正式它们让科幻小说传入平民大众,走入无数个小孩子的梦中,让科幻这一概念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扎根生长,给了科幻顽强的生命力。 再后来,媒体的发展又给科幻小说的成长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广播剧、电视剧集、电影,这些大众传媒形式因科幻的取之不尽的素材而受益,反过来也刺激了科幻的发展。丰厚的利润带来的资本介入进一步巩固了科幻的成果,终于让科幻长成现在这株参天大树。 以上是我个人对科幻史的理解,书里的内容比我这段枯燥的文字精彩一万倍,在此就不多献丑了。 下面主要想说说科幻与奇幻的区别,我个人认为在西方的类型文学中是有意淡化科幻与奇幻的(science fiction和fantasy),我也比较赞同这种回避。毕竟科幻和奇幻的边界并不明晰,当人类科学认知进一步发展后,可能以前的奇幻就变成了科幻。但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科幻和奇幻的区分,一句话来说,科幻和奇幻的区别是是否用已知科学及其推论去解释书中的现象。是,就是科幻,否,就是奇幻。这个论断不一定正确,但可以一试。 举个例子来说,吸血鬼一般认为是奇幻,但如果书中解释这个吸血鬼是患了一种病,必须靠人血的特殊成分维持生命,那就变成了科幻。但吸血鬼为什么怕十字架呢?这是个很难用科学理论去说服读者的问题。而彼得沃茨在他的科幻大作《盲视》中用了一种非常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吸血鬼对十字架的恐惧,读后让人脑洞大开,这里就不剧透了,这就是科幻的魅力。打个广告,《盲视》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硬科幻,强烈安利给大家。 科幻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多样化的生态,科幻中的"科"字在不同的流派中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硬科幻中,"科"占主宰地位,是整个故事的骨架,是故事的冲突和高潮的直接诱因。比如名作《龙蛋》,作者凭空创造出了一个世界,一种在中子星上生存的生物族群,书中的自然环境、生物形态和社会结构都是在中子星高密度高引力的条件下的科学推演。你可以认为作者就是上帝,创作出了另一个世界。 而在软科幻中,"科"的地位就没那么高了,可以仅仅作为引发故事的契机或故事中的一些条件。比如老金的《11/22/63》,"科"仅仅体现在主角发现了一部可以回到过去的时间机器上,只是让故事得以发展的导火索,而全书核心的矛盾冲突在于主角回到过去去拯救肯尼迪,也拯救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去掉时间机器这个背景,把这本书当成一本惊悚或者情感类小说读也感觉不到违和。 更多的科幻小说介于极硬和极软之间。还有一类特别的科幻小说类型叫或然历史(Alternate history),也是本书书名的alternate。它假设如果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某些事情的发展和已知的结果不一样,后来历史的发展会怎样。有点像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在宏观的应用。这类科幻小说主要可以弥补我们对一些已发生的事情的遗憾,比如如果约翰列侬没死会怎样,或者唤起我们的警醒,比如如果日本在二战中战胜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怎样。它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当前的生活,反思当前的社会。 二、错过的世界 在阅读这本书也隐隐感觉到有些遗憾,那就是中国的科幻发展史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当然是我们的历史和国情导致的。如果说欧美科幻的发展是交错的世界,那么我国的科幻发展就是错过的世界。我们错过了同步见证科幻的缘起、发展和辉煌,我们错过了亲眼见证书中的设想在现实中一点点实现,我们错过了太多。 我最早系统的接触科幻是在90年代,那是属于《科幻世界》的年代,我和同龄的小伙伴们如饥似渴的搜集每一本科幻世界,每一篇文章都恨不得读好几遍。封面与插页的科幻画、封底的3D立体画、内容丰富的《惊奇档案》,组成了我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后来译文版的推出更是为国内读者打开了系统了解欧美日顶级科幻的一扇窗。我至今仍珍藏着从首期以来几乎所有的译文版,它们是我难以割舍的青春。 如果说欧美的科幻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演变,那么中国的科幻发展从一开始就背上了不能承受之重,是人工繁殖的产物。在官方话语中,科幻的定位在"普及科学知识"和"西方腐朽的毒草"之间来回摆动,科幻从出生时就带穿着工作服,肩负着科学强国的崇高任务。而在民间话语中,科幻很久以来都难登大雅之堂,是很多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科幻的唯一作用就是把他们的孩子从案头勾引走,影响孩子的学习。科幻与武侠、言情并列三大的"闲书"。直到1999年的高考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出现,科幻才一夜之间登上了大雅之堂。家长们看到,原来科幻对学习还是有点正面作用的。(但是他们没想过,几年内再出现科幻相关的作文题目的概率近乎为0)。在那几年中,科幻的写作和出版都得到了蓬勃发展,读科幻再也不用像偷情一般见不得人了。虽然是功利性的,但就在这种因缘际会下,中国的科幻度过了一个发展高峰。 而下一个发展高峰,就是近年来刘慈欣和郝景芳获得雨果奖的两个事件带动的,再加上科幻IP影视化的热潮。虽然仍然带着一种国人对奖项和赚钱的狂热,但不可否认还是客观促进了科幻事业的发展。我们错过了历史,不想再错过现在和未来,中国科幻像中国的其他很多事情一样,正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去重走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并努力赶上别人。 然而,科幻本身并不是目的导向的,科幻是很单纯的,科幻想带给读者的就是有趣和好看这种纯粹的乐趣。只有与教化责任和功利目的脱钩,让科幻重归科幻,回归事物本身的美好单纯,科幻才能真正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期待多年以后能看到中国版的《交错的世界》。
  《交错的世界》读后感(十):《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译者后记
  首发于《科普时报》
  by 姜倩
  即便是不看科幻小说的人,也可以从威廉·曼彻斯特的非虚构名著《光荣与梦想》中感受到20世纪30年代科幻小说对美国人生活的深刻影响。此书记载,当时著名的制片人奥逊·威尔斯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每周制作一部时长一小时的广播剧,在周日晚8点播出。当时美国3200万个家庭中有2750万家有收音机。1938年九十月间,受到罗斯福总统调停欧洲紧张局势的启发,奥逊·威尔斯决定把H. G.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改编为广播剧。改编过程非常不顺,后来剧组有人建议:把它变成模拟新闻播报的形式,越逼真越好。
  由于在德国威胁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危机期间,美国听众已经习惯于收听插播的重要新闻,因此10月30日播出时,随着剧情细致逼真的演进——"皮尔森教授"描述外星降临物体、播音员发布关于外星人已经歼灭新泽西州国民警卫队的消息、"话务员"发布疏散指令,以及最后,"唯一幸存的播音员"站在纽约的屋顶向公众描述还能通车的逃亡路径——当广播剧播到32分钟时(虽然播音员中间几次打断演播,表示这只是一出戏),全美各地已有60%的地方广播电台中断了对该节目的直播,提醒听众本故事纯属虚构,而纽约警察也包围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大楼,让演员和技术人员在广播剧结束后接受讯问。
  与此同时,节目上半段还没播完,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已经尖叫着冲上街头,呼天抢地,教堂前挤满了哭哭啼啼请求获得赦罪的人们;有人在田间盲目奔跑,有人开车逃难,有人在街上趁火打劫,火车站和公共汽车站挤满了想赶紧买票上车的人,不管去哪儿。
  后来的一项调查显示,约800万收听者中有170万人认为这是真的新闻广播,甚至听众中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收入者也各有28%和35%认为自己听到的是真实的新闻。研究者认为,除了剧中沿用了真实的路名、机构名和官衔之外,美国人当时"智力和情感上的不成熟"、"大萧条"带来的不安全感、对欧洲战争爆发的恐慌心理都是他们把这部科幻小说广播剧当真的原因。这段轶事,也契合了《交错的世界》中引用的英国作家布赖恩·W. 奥尔迪斯对科幻小说的定义:"科幻小说是对人的定义以及人在宇宙间的角色的一种探求,这个宇宙存在于人类先进而混乱的知识(或科学)之中……"
  H. G.威尔斯是《交错的世界》中给予了重点评介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书中有此待遇的还有凡尔纳、爱伦·坡、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埃德蒙·汉密尔顿、杰克·威廉森等人,当然,还有艾萨克·阿西莫夫。不过,本书不仅仅是知名科幻作家的生平回顾与作品评介。冈恩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生活的巨变,目睹了人类科技在这近百年中的飞跃,因此有意识地将每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与科技演进作为阐述科幻小说史的背景,例如工业革命和基础科学大发展背景下诞生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并且确立了"人类创造人造生命"这一科幻小说的主题类型;蒸汽机、内燃机和热气球的发明则为登月主题和环球探险主题的科幻小说提供了技术基础;核物理的发展使好几位科幻作家提前描述了原子弹的爆炸,引得联邦调查局特工找上门来,怀疑作者获取了国家机密;当然,更遑论天文物理学的演进和登月等航天壮举给科幻作家的启发和刺激。这种基于经济、科技甚至地缘政治格局发展来观察科幻小说史的视角,精准地捕捉到了科幻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如书中予以高度赞誉的《新奇科幻》主编约翰·坎贝尔所言:"科幻小说中包含了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社会的希望、梦想和恐惧。"
  对于科幻史来说,《交错的世界》的另一个有价值之处在于厘清和详述了纷繁复杂的美国科幻小说出版史。从19世纪末以弗兰克·芒西为代表的出版人创办廉价杂志刊载科幻小说开始,在这些杂志上发表科幻小说的收入逐渐可以让一部分最出色的科幻作家以此谋生;而雨果·根斯巴克1926年创办第一份专门的科幻杂志《惊奇故事》,加上竞争杂志在内,则培养了整整一代科幻作家。后来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就是为了纪念根斯巴克毕生致力于几本科幻杂志的出版发行。而《新奇科幻》编辑约翰·坎贝尔也是科幻出版史上的神奇人物,他全力投入了与作者的沟通,不少作者最后按坎贝尔的想法重写了故事,甚至有作者回信"哀求"坎贝尔少写信来,因为频繁回信干扰了他们的写作。对于骨灰级科幻迷来说,20世纪末之前的所有具有一定重要性的科幻作家、作品、杂志都能在本书中查到。
  回想起来,我与《交错的世界》的作者詹姆斯·冈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2年前。那时,我还在杭州大学读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著名翻译学者兼科幻翻译家郭建中教授。当时他正主持《科幻之路》丛书的翻译。作为他的学生,我有幸参与其中,翻译了第六卷中的几则故事。这是我与科幻的初次结缘,也第一次听说了詹姆斯·冈恩的大名。毕业后,我又陆陆续续翻译了几本科幻小说,这段科幻翻译经历,后来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时还促成我选择了科幻翻译史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
  2011年至2012年,我到美国堪萨斯大学科幻研究中心访学,终于见到了詹姆斯·冈恩教授本人,并很荣幸地成为他门下的访问学者。冈恩教授当时已年过八十,但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完全不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而且每天雷打不动地一早就开车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写作。他的办公室旁边有一间资料室,空间不大,但是挤满了书架,书架上全都是各种开本的科幻图书,地上也堆满了成箱成箱的书籍。听冈恩教授说,很多是美国各地的科幻迷捐赠给中心的科幻小说和杂志,其中不乏一些古早的、非常珍稀的版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堪萨斯大学的Spencer Research Library,该馆拥有不仅在全美而且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科幻小说特藏,藏品除了科幻图书、科幻杂志、科幻迷杂志之外,还包括西奥多·斯特金、艾萨克·阿西莫夫、奥克塔维亚·E. 巴特勒、柯尔特·冯内古特、厄休拉·K. 勒吉恩、雷·布莱德伯里、布莱恩·奥尔迪斯等著名科幻作家的手稿、信件、备忘录和笔记。在我看来,研究美国科幻史的学者,一定要来堪萨斯大学,因为这里有最丰富的研究资料;如果能够向冈恩教授当面请教,那更是三生有幸,因为他本人就是一部"行走的美国科幻历史书"。
  堪萨斯大学科幻研究中心由詹姆斯·冈恩于1982年创立,在我访学那年已有30年历史了。由于冈恩教授年事已高,中心的日常事务及开设的课程已主要由科幻作家Chris McKitterick承担。每年7月的科幻写作工作坊和暑期科幻小说课程,以及"约翰·W. 坎贝尔纪念奖"(也是美国重要的科幻奖项之一)的颁奖式及研讨会,是科幻中心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活动,冈恩教授还是会露面参加。我在暑期科幻课程班上遇见了科幻学者李广益,当时他还在加大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专程赶来堪萨斯大学参加此次的课程。翻译《交错的世界》这部书正是他向冈恩教授当面提议的,他认为我本人曾是一名科幻译者,研究方向也与科幻史有关,且正在堪萨斯大学访学,可以不时请教冈恩教授,由我来翻译这部书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合"。他还自告奋勇联系到了北京世纪文景负责中文版的出版事宜。于是,我在堪萨斯大学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交错的世界》这部书的翻译。
  《交错的世界》英文版第一版于1975年出版。为了此次中文版的出版,作者专门重写了第一章,并增补了最新的第十四章。他的增补和重写工作与我的翻译工作同时进行,显示了作者对于本书中文版的厚望与重视。在第十四章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科幻小说近些年来的新潮流、新方向和新发展,还特意提及了包括中国科幻在内的世界科幻小说的快速发展。冈恩教授今年已是97岁高龄,可能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最后的见证人,但他同时也是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给科幻所带来的影响最为敏感的人。科幻小说,对于詹姆斯·冈恩来说,始终都是"变化的文学"(the literature of change),"其本身正是变化的最好例证"。对于科幻文学百年发展历程感兴趣的读者,对科幻小说的未来充满好奇的读者,都一定不要错过这部《交错的世界》。
  交错的世界9.0[美] 詹姆斯·冈恩 / 2020 / 上海人民出版社
网站目录投稿: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