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上文 二.脾胃失调影响脏腑的常见病理变化 ⑴.脾胃与脏腑的关系 ⒈在文章(上)我们重点讲述了中医学脾胃的正常生理和常见疾病的分类,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食物的消化吸收、水液的运转代谢以及精微化生气血,气血营养全身的正常功能活动。受先天禀赋(这个相当于遗传基因,自己决定不了,有的小孩子,先天脾胃不足,吃多一点就出现腹胀呕吐,大便失调),饮食刺激,情绪等影响,损伤到脾胃生理功能,首先就出现了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食少腹胀,饭后胀满;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饮痰湿,表现为痰多咽喉不利,头身困重,乏力没精神;精微气血化生不足,出现气血两虚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悸,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健忘郁闷等。 ⒉另一方面是脾胃作为人体的中部枢纽,承载着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我解释这里面的理论意义,古代易学有"万物土中生,万物归土中"的哲学思想,生命的运动皆起源于土,从生长到收藏的整个过程都在"土"中实现,中医将脾胃称为"中土",脾之气主升发,脾气上升后引动脏腑,凡向上运动的脏腑经络之气皆上升,胃之气主通降,胃气下降引动脏腑,凡向下运动的脏腑经络之气皆下降,脏腑运动呈现出①脾升胃降,②肝升肺降③心肾相交和谐景象。这里的升降主要指脏腑之气,而且在健康人群的生理情况下,他能之间的升降是在同时进行的,达到类似脾胃之间燥湿相济的运动状态。所以,脾胃被也被中医视为"人体之枢纽",协调气机上下运动,维持脏腑生理平衡的需要。我们的《内经》就提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⑵.脾胃失调的继发病变 一旦脾胃失调,平衡势必打破,脾不升清必然下陷,胃不降浊必然上逆,下陷的原因多是脾气湿寒,上逆的表现多是燥热,当然了,疾病状态下,脾下陷后必导致胃气上逆,胃气上逆也容易发生脾气下陷,要知道脏腑互根互用,脾胃失和往往脾胃症状同时存在,也可以伴随文章(上)提到的其他脏腑之气"失调分离"的表现。 ⒈发生脾下陷就容易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①脾气下陷引发的清阳不升,表现为头晕头重,腹泻便溏,腹部怕冷,大便下坠,小便无力,排尿滴白; ②脾气下陷导致其他脏腑下陷,如脾陷肝陷,肝本来就是上升的,脾不上升,肝被连累,不上升就会郁结,运动方向错误,要不横冲直撞,乘克脾胃,表现为两肋胀痛,心烦急躁,嗳气打嗝,要不陷于肾中,木之温热,消耗肾中之阴,心火不能下降而独亢于上,出现类阴虚证,要注意,类阴虚不是阴虚,是脾湿肝陷,疏泄伤阴造成的,治疗以升脾去湿温阳散寒为主,那么肝不断的疏泄产热伤阴,导致尿频,尿热,曾经遇到过这种类型的肾病尿蛋白,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潮热,盗汗等类似阴虚的表现。 ⒉发生胃上逆同样容易导致两方面问题 ①因饮食不节导致胃气不能下降最为常见,浊气不下降必然上逆,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打嗝,浊气聚久成形,容易出现儿童腺样体肥大,成人梅核气,咽喉有物堵塞,咽之不下,咳之不出等。 ②胃气不降导致的其他脏腑之气不能下降,胃是下降之门,胃气不降,肺气不能下降,肺气郁闭,咳嗽咳喘,便秘浮肿,心气不降常导致心烦失眠,痰黄口苦等。 脏腑之气与脾胃息息相关,脏腑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具体影响到哪里,要在临床实战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然后这里不能再"随证治之",这里无法一一枚举。 三.脾胃失调病证的证治要点 临床证型区别要因人而异,体质体能,致病因素和饮食起居影响不尽一致,这里仅举例说明,仅供参考。 ⒈脾胃失调,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多伴有不能升清和脾陷肝郁,先天不足和胃下垂患者居多,形体消瘦,胃胀胃痛,便溏乏力,精神不振,头脑不清,肝郁可同时伴有热象,口苦口干,反酸烧心,舌淡脉弦缓。 治则:补中调肝,升阳举陷 李东垣补中益气或张锡纯升陷汤可以加减 ⒉脾湿胃燥,寒热错杂 这是文章(上)提到的脏腑功能分离的常见病变,也是我们最常说的湿热表现,脾湿寒胃燥热,寒热分争,上下不通,表现胀满痞闷,反酸烧心,形体困重,口腔异味,口水多,舌红苔薄黄,脉虚弱或数 治则:调和脾胃,辛开苦降 仲景半夏泻心和黄元御下气汤和二陈 ⒊肝郁脾陷,木土不合 肝郁气滞伴有脾胃虚弱的表现,以两肋胀痛,后背疼痛,腹部胀满,反酸烧心,食欲不振,口苦口干,大便失调,或者尿频尿热,心烦失眠舌淡苔薄舌红苔少脉弦或涩。 治则:升肝健脾,调达木气 仲景猪苓汤和小柴胡 ⒋脾胃不和,胃气不降,浊毒阴伤 本证多见于反复发作的萎缩性胃炎,胃胀,消化不良,口苦口干,嘈杂,胃中灼热,舌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数 治则:通降胃气,解毒养阴 小半夏加茯苓合用五味消毒,沙参麦冬 温馨提示:本文重点讲述脾胃失调的相关中医理论,文中不能过多描述方药,原因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大,不能照方生搬硬套,加之,审核限制,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