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长矛、长戟、弓箭等等都是在古代冷兵器时代非常常见的武器。在古代战争中,战争爆发刚开始通常都会使用远程弓箭进行消耗,只有在冲锋的时候,或是抵御敌军冲锋的时候才会使用近战武器。不过在这些进展武器当中,是否是长度越长越占优势呢?毕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寸长一寸强"。 公元前280 年,亚平宁半岛南部,赫拉克利亚。 两万罗马士兵排成整齐的三列阵,同样数量的意大利同盟军围绕在他们周围。新兴的罗马共和国正焕发出朝阳般的光彩。士兵们来自于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人人同仇敌忾,奋勇争先。这让他们在亚平宁半岛所向披靡。站在他们对面的是来自希腊伊庇鲁斯与马其顿的两万职业雇佣兵,由希腊最好勇善战的国王皮洛士指挥。一万到一万五千轻步兵、弓箭手、骑兵与战象兵为他们提供支援。两阵对圆,双方士兵好奇地打量着对方的方阵。他们都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阵列:罗马人手持标枪、短剑与盾牌,排列成纵列保持一定间隔的横队;而希腊人则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长达6米的超长矛如同金属的密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双方的将军和士兵此时无法预知,他们的战斗将为历史所铭记,因为这是马其顿方阵与罗马方阵的第一次碰撞。 自从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讲述了秦兵马俑中发现的长达6. 7 米的超长矛遗迹,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超长枪方阵的影像之后,超长枪便激发出了观众的浓厚兴趣。马其顿方阵、瑞士方阵和西班牙方阵这几种典型的超长枪方阵成为热门话题。一种观点认为,超长枪方阵由五行矛头组成的密集正面无坚不摧,是"冷兵器巅峰"。一时间,枪杆长度似乎成为长枪战斗力的唯一评判标准。 《周礼·考工记·庐人》中说,步兵使用的酋矛长"一常零四尺",战车兵使用的夷矛长"三寻"。周代"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因此酋矛长度为二十尺,夷矛则长达二十四尺。根据闻人军教授的意见,《考工记》中的齐尺长度在19. 5 厘米至20 厘米之间。因此曾有人论证说,战国时期的步兵用矛长达4 米,而战车兵用矛则长达4. 8 米。这样的长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传统重步兵使用的长矛的长度,和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5 米超长矛长度相当,仅次于继业者战争时期的6 米超长矛。 但是,考古发现却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1978 年发掘的战国曾侯乙墓(公元前433 年前后)出土了四十九支长矛和其他几十支长柄兵器,保存相对完好。其中最长的长矛连柄4. 36 米长,但大部分长柄的长度在3 米或以下。在其他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长矛,全长在2~4米之间,以3 米左右长度的最为常见。而《考工记》中的酋矛和夷矛,却从未在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 至于秦兵马俑中发现的长达6. 7 米的超长矛,仅有编号为T19K0027 的一处遗迹,对于其性质,考古学家们仍然争论不休。而虽然在兵马俑中出土的长矛矛头不少,但是矛杆却没有完整的遗存。在其他长枪类武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几支铍,连铍头在内全长大约在3. 6米到3. 8米之间。对于秦军中是否存在过使用6~7米长的超长矛的方阵这一问题,学界仍然莫衷一是。 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超长枪方阵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明末清初史学家、武术家、诗人吴殳所著的《手臂录》是记录明末清初中国武术发展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在这本书中,吴殳记录了两种分别叫作"沙家枪"和"杨家枪"的枪法流派。沙家枪又称"沙家竿子",长度为"丈八至二丈四";杨家枪长度"丈四为正,加至丈六"。明代营造尺约为32厘米,十尺为丈,则"沙家竿子"最长可达7. 6米,杨家枪也可以达到5. 1米。这个长度已经非常接近同时代欧洲西班牙方阵与古斯塔夫方阵所用的长矛。 吴殳进一步论述说,在当时的军队中,杨家枪法和沙家枪法尤其为指挥官所青睐。因为其学习简单,攻击力强大,适于排兵布阵,特别适合密集方阵使用。这一论述也为同时期其他军事著作所证实。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盖沙家竿子、马家长枪各有其妙,而有长短之异……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练兵实纪·杂集·长枪解》一篇也说:"长一丈七八尺,上用利刃……初则用之南方杀倭,全赖于此。" 根据戚继光关于长枪的见解,结合鸳鸯阵阵图,可以看出戚家军的鸳鸯阵实际上是一种较为灵巧的小型超长枪方阵。阵列第一排是用于防止敌人贴身近战的刀牌手,第二排是持5米长枪的狼筅手,第三第四排是持6米长枪的长枪手,最后是担任反突击、保护侧翼等任务的镗钯手。鸳鸯阵第一排的刀牌手和西班牙方阵前列打鼠战的持剑火枪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跟在长枪手后面的镗钯手则让人想起瑞士方阵中担任同样任务的戟手。当鸳鸯阵按队、旗、局、司、总、营的编制组合为大型方阵的时候,其作战方式也与欧洲同时代的方阵战术近似。 那么,这是否能够说明,无论东方西方,超长枪方阵都是冷兵器时代无往而不利的巅峰呢?吴殳似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手臂录·卷六》说:"夫枪腰长者软,短者劲,用法由此而分也……竿子长软,两腕虽阴阳互换,但可以助顺臂力,使无倔强,实不能以根制头。故拿、拦尽处,枪尖正摇,戳即斜去。摇定而戳,彼已走出,苟非十字步追之,戳何能及?" 吴殳认为,枪长超过一丈二尺(约3. 8米),则无论枪身使用哪种木材,都会因为自重问题导致下垂变软。所以无论沙家枪还是杨家枪,枪身都偏软。偏软的枪身首先是不利于格挡,其次是很难精确控制枪头,尤其是无法控制枪头的摆动。摆动的枪头当然不利于精确刺中目标,也就影响了长枪的攻击效果。换句话说,超长枪的刺杀效果实际上不如较短的长枪。 很多人认为,超长枪方阵由于正面集中了5 层矛头,所以无坚不摧。但在16 至17世纪欧洲超长枪方阵间的战斗中,经常出现一种叫作"推矛"(Push of pike)的现象。如1525 年的帕维亚之战、1544 年的切雷索莱之战、1600 年的尼乌波特之战,都发生了"推矛"。所谓"推矛",就是双方长矛手都奋力向前时,双双突破了对方长矛方阵的攻击,双方的长矛纠缠在一起,而士兵们则像打橄榄球一样拥挤在一块儿。此时,谁也无法再用长矛攻击对方。在有人想起抽出匕首捅黑刀之前,战场会变得像街头斗殴一样滑稽。"推矛"现象的一再出现,也显示出超长枪方阵的正面杀伤力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强大无敌。 "推矛"对阵列是有害的,但此时通常没有多少别的选择 练习在发生"推矛"以后如何保持队形并脱离"推矛"状态也是现代战场复原俱乐部的一项重要训练课程 此外,吴殳在书中介绍说,全木质长柄重量较大,可达十斤以上(明斤,约6公斤)。由于长枪极长的力臂,其自重力矩相当大,使用这么重的长枪刺杀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根据史书记载,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将其方阵的长矛由他父亲腓力二世时代的大约4米增长到大约5米后,为了减轻士兵们的负荷,不得不把重装步兵的盾牌直径从1米缩小到60厘米,并且取消了金属盔甲,让士兵们使用较为轻薄的皮甲和亚麻甲。 吴殳还介绍了另外几种长枪门派,包括"石家枪"、"峨眉枪"、"马家枪"等。这些门派所用的长枪全长多在"九尺七寸"(约3. 1米)这个经验数值上。吴殳认为这是在考虑重量、长度、重心、握把大小等因素之后,定下的最趁手好用的尺寸。长枪枪柄使用牛筋木、剑脊木等刚性较好的硬木制作,几乎不会弯曲。由于枪器本身既硬且重,所以运用手部动作可以做出技巧高超的防守动作,可以灵活控制枪根,运用各种革枪的技巧,然后步步进杀。不过,也由于其需要高超的技术,所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吴殳所论述的3. 1米长枪和伊菲克拉特斯的希腊重装步兵长矛长度高度吻合。而这个长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常见的长柄武器长度,或许可以称3米长枪为标准长枪。在希腊、马其顿数百年的辉煌历史中,长矛的长度在反复斗争与变化发展中辩证演进。尽管在很多人看来,马其顿方阵代替了希腊方阵,马其顿长矛也代替了希腊长矛,但是严谨的历史学家很少对此武断定论。因为事实上,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很久,希腊方阵仍然存在,并且创造过许多辉煌的胜利。回顾一下希腊方阵和马其顿方阵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抓住标准长矛与超长矛之间辩证关系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