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曹爽和司马懿的争斗注定会失败


  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以及曹爽、司马懿辅政。曹宇谦恭固辞,不肯当此大任,而曹叡宠臣刘放、孙资与夏侯献、曹肇不和,于是刘、孙二人趁机在曹叡面前进言:燕王曹宇自知不堪大任,还是算了,另择他人吧。曹爽与二人素来无仇,而且恰好此时也在场,于是刘放、孙资推荐曹爽,罢免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等人官职。
  自此以后,曹爽、司马懿成为后曹叡时代的顾命大臣,两人同朝辅政,成为曹魏帝国的左膀右臂。在这一刻,两人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注定了两人之间必将迎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利斗争。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十年之后的高平陵之变以司马懿的完胜告终,曹爽却输得倾家荡产,被夷三族呢?
  一、打压司马懿
  从曹芳继位到高平陵政变,能打压司马懿近十年,说明曹爽的实力是很强的。
  曹爽的起点远比司马懿要高。曹爽是曹魏大司马曹真之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在曹丕死后更是成为顾命大臣,深受敬重。身为曹真的长子,曹爽一生下来就注定仕途坦顺,而被曹叡任命为顾命大臣,更是标志着曹爽走向曹魏政坛核心,从一个继承父爵的官二代,一跃成为可以和司马懿扳手腕的权臣。
  曹叡死后,曹芳继位,同时"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各领兵三千人更宿殿内"。两人表面上平起平坐,实际上曹爽从政经验尚浅,和老狐狸司马懿完全没法比。曹爽起初也很乖巧,有事不敢独断专行,都要请教司马懿,以晚辈之礼待之。这当然不是曹爽的本心,不过他知道仅仅拥有顾命大臣的身份,是不足以打败司马懿的,曹爽还需要努力削弱司马懿的势力。
  第一步是打压司马懿。曹爽听从手下丁谧的建议,将原本是太尉的司马懿调任为太傅,明升暗降,表面上是给司马懿戴高帽,给他尊位,实际上是让司马懿远离政治枢纽,把他撇开,政务通过尚书省的时候都是先到曹爽那里。
  第二步是安插亲信。曹爽辅政后,重新启用一批在曹叡时代抑郁不得志的人,这些人主要是在浮华案时被打压。曹叡时代,一批青年才俊聚在京城,交游清谈,互相标榜,品评人物,不务实的清谈和玄学就此开始流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臧否人物,对当时的朝廷用人制度发出挑战,他们称赞过的人物往往能被官家注意,成为进入仕途的一条捷径。所以这些人最后都被曹叡打压,"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而到了曹爽的时代,这些人又被重新启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曹爽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曹爽的为人。
  首先是何晏。何晏是东汉末年那位著名的大将军何进的孙子,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被曹操纳为妃子,何晏因此被曹操收养,与曹丕、曹植等一批曹氏子弟一起长大。生长在曹氏集团的核心,何晏的身份又如此尴尬,本应该谨言慎行,但他偏偏崇尚虚浮,骄狂不羁。曹丕和他关系就很不好,常常骂他是"假子"。投靠曹爽后,何晏迅速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排除异己,任用私人,巧取豪夺。更过分的是,在高平陵政变后,何晏迅速卖主求荣,倒向司马懿一方。为了讨好司马懿而搜刮曹爽党羽,穷治冤狱,最后被司马懿所杀。
  其次是邓飏。邓飏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后代,和何晏一样崇尚虚浮,而且还十分好色,投靠曹爽后开始卖官鬻爵,有人为了弄个官当甚至把父亲的妾送给邓飏,邓飏自然乐得接受,一时间成为笑谈。后被司马懿夷三族。
  最后是丁谧。和何晏、邓飏两个人不同,丁谧是有政治才干的,替曹爽出谋划策,削弱司马懿势力,把司马懿调任为太傅就是丁谧出的主意,曹爽能打压司马懿近十年,丁谧功不可没。所以司马懿也特别恨丁谧,后被夷灭三族。
  这三个人就是曹爽的绝对心腹,号称"台中三狗",傅暇就说过"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除此之外,还有在司马懿装病的时候去刺探虚实的李胜、毫无才能的毕轨、镇守关中的夏侯玄以及号称智囊的桓范。这些人中能对司马懿造成威胁的只有夏侯玄和桓范。夏侯玄领兵在外,但军事才能平庸,也没有野心,最后被司马师诛杀;桓范和曹爽是老乡,很有谋略,但是曹爽和他性情不投,两人关系不如曹爽和台中三狗那么好,桓范最后救命的计策也没被采用。
  台中三狗都是尚书,处理日常政务;毕轨是司隶校尉,监察检举百官;李胜是河南尹,拱卫京师;弟弟曹羲、曹训任将军,负责京城警卫安全,弟弟曹彦、曹则、曹皑跟随皇帝左右,掌控皇帝言行举止;夏侯玄领兵在外,可以作为外援;桓范任大司农,主管财政农业。这些人要么是曹爽死党,要么是曹爽好友,遍布朝野。
  第三步是迫使太后迁宫。公元247年,为了去掉太后对皇帝的影响掣肘,曹爽采纳丁谧等人建议,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从此开始独掌朝政。这个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司马懿见曹爽作威作福,开始称病不起,避其锋芒。
  二、注定失败
  为了打倒司马懿,曹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事实证明,曹爽的能力实在太次,志大才疏。整个团队也没几个有政治、军事才能,都是一些夸夸其谈之辈,撑不起他的野心。
  曹爽是靠强大的背景才成为权臣的,常常耻于自己没有功勋,于是在公元244年向蜀汉发动了兴势之战。曹爽带着夏侯玄、邓飏、李胜率十万大军出汉中,被蜀将王平阻于兴势城。曹爽十万大军没打一场胜仗,供给却成了大问题,"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最后实在耗不下去,只好班师回朝,班师路上被费祎一顿猛攻,曹爽大军死伤惨重。曹爽偷鸡不成蚀把米,功没立成,倒把自己的无能显示得淋漓尽致。
  在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曹爽其实都还有机会发起反攻。司马懿是装病,曹爽派去刺探虚实的李胜被骗过,从此开始大意;曹爽、曹羲分掌禁军,但是两人经常同时出游,这是十分危险的,桓范早就提醒过他,但是曹爽不听;桓范劝曹爽把阙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两支军队找来护卫,自己身为大司农可以为军队提供军需,带着皇帝曹芳去许昌,挟天子以令百官,和司马懿分庭抗礼。
  要知道此时的司马懿是打着郭太后的旗号发动政变的,皇帝仍然在曹爽手上,司马懿才是作乱的那一方,曹爽完全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是曹爽不听。皇帝在曹爽手里,司马懿对曹爽还是有些忌惮的,派出好几拨人去劝降,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攻击曹爽,可惜曹爽错失了好几次机会。
  曹爽犹豫了一夜还是决定放弃抵抗,这还与朝臣战队有很大关系,以陈泰、许允、蒋济、高柔、何曾等士族势力都站在司马懿一边,曹爽这边只有一个桓范可用,支持者差距太大。
  因此,所用非人、骄横愚蠢、麻痹大意、犹豫不决以及天真的政治看法都注定了曹爽的失败。
  相关人物
  魏国:曹操、郭嘉、曹丕、曹植、贾诩、司马懿、张辽、徐晃、典韦、许攸、荀彧、夏侯渊、荀攸、许褚、司马昭、夏侯惇、曹爽、张郃、程昱、于禁、曹仁、杨修、邓艾、马岱、曹真
  蜀国: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刘禅、黄忠、马超、姜维、魏延、刘封、关平、马谡、庞统、徐庶、乐进、黄月英、蒋琬、糜芳
  吴国:孙策、孙权、周瑜、陆逊、太史慈、甘宁、小乔、孙尚香、吕蒙、鲁肃、大乔、周泰、顾雍、丁奉、黄盖、诸葛瑾、张昭、凌统
  其他:吕布、貂蝉、董卓、刘表、袁术、水镜先生、陈宫、张角、袁绍、公孙瓒
网站目录投稿:灵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