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猎场》是一本由梁柯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猎场》读后感(一):不输德州电锯杀人狂 昨天一个朋友在微信群里说看了《德州电锯杀人狂》,我说,《人间猎场》更变态。当然了,前者是电影,后者是小说,想象的空间不一样。 《人间猎场》的作者梁柯也许大家并不熟悉,他在豆瓣上完结了一部小说《第十三天》,我也是读完了整个电子版。 这一本《人间猎场》也是期待了好久的梁柯的作品。语言一如既往的洗练明快,故事节奏也不拖沓,这点与《第十三天》相似。 读小说的时候,我甚至有点看美剧《24小时》的感觉。一环扣着一环,一个包袱里藏着另外一个包袱。真凶一直到快结束了才出现,而且合乎情理,不是为了保持悬念而胡编乱造一个结局。之所以说《人间猎场》里的情节比《德州电锯杀人狂》更变态,是因为我看到老四找到第一个变态杀人犯窝点,从而发现那些残缺的尸首时,我的后背都有点发麻的生理反应,还伴随着恶心、头晕。 第二个变态杀手浮出水面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的是《沉默的羔羊》,高智商,冷酷,还吃人。如果作者能更细腻地描写出那些变态的细节,也许第二个变态杀手的形象会更饱满一些,但那样的话,估计这本书就上不了市了。 就像希区柯克和王晶作为导演都喜欢给自己加戏一样,梁柯这次也在书里给自己加了些戏,我发现了两处:一次是老四开着保时捷去追赵公子的时候;另一次是把《人间猎场》放入了第二个变态杀人魔的作品清单。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悬疑小说《人间猎场》故事的核不错,悬念基本保持到了最后,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么大的一个故事,区区25万字就讲完了,还没有任何一本《冰与火之歌》的字数多。字数少了,铺垫就少了,人物的塑造基本靠对话和回忆,略显单薄。另外,也许是出版时间比较匆忙,居然还出现了几个错别字及标点符号的错误,有些些影响阅读体验。不过我还是认为,如果《人间猎场》这个故事能拍成电影的话,肯定不输《德州电锯杀人狂》。 最后再总结一句:人性里有许多阴暗的角落,我们来到人间一趟,不要忘了晒晒太阳。 《人间猎场》读后感(二):读完《人间猎场》后的一点感受 抱着学习的态度读了梁老师的《人间猎场》。以我粗浅的见识,感觉从中学到了以下几点: 一,1,梁老师擅长将主人公置身于命运的风暴中进行挣扎。这样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多了一重悬念,让读者密切关注事件(案情)进展的同时,也一直对主人公最终的结局牵肠挂肚,相当于让整个小说多了一条悬疑线;二是有利于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让人物变得立体化。低端一点的写法,大概是作者直接通过具体文字告诉读者,这个人很骄傲,自尊心强,好面子,但高明如梁老师却通过人物内心的挣扎来使读者渐渐了解这个人的特点:作为一名警察,宁愿死,也不要去戒毒所受委屈;即便死亡来临了,也不要用窝囊的方式!一旦有机会,绝对要去全力洗刷耻辱。 2,非常注重随着剧情的推进,让人物进行成长和蜕变。主要体现在思想的变化,内心的挣扎,触景生情,自我反省,对家庭的认识,对同事关系的认识,对生与死的认识。 3,主人公善于自嘲。人无完人,在做错事或者遭遇挫折时,勇于自嘲的人,是可爱的人。 4,人物对话的极致口语化。(但其实我本身的写作理念里不太愿意遵从这一点。) 二,故事情节总结起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的调查遭遇挫折,碰壁,失落,得到启示,重获线索;人物遭遇凶险,命悬一线,绝处逢生,千钧一发,生机乍现。 不过,最后为了制造一场精彩的你死我亡的动作戏,而导致无可避免的落入"反派总是死于话多"的窠臼,有些遗憾。 三,最后是超强的笔力。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剧情,那么合上书本,叫我立马照样写一部《人间猎场》,我当然能写出结构来,却肯定写不出来那种感同身受、精彩绝伦、一气呵成、扣人心弦、节奏明快的感觉。纸上谈兵谁也会。 梁老师的小说总是镜头感十足,读来画面历历在目,人物遭遇肉体或者精神上的痛苦时,也让人感同身受,即便明知道主角光环下主人公绝不会中途挂掉,但还是会为之心惊胆战,一切靠的全是超强的笔力,精准的描述。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还未研究透彻,但其中绝对包含那些通过大量精致、精妙、形象生动的比喻,让抽象化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变得具象化起来的东西。 《人间猎场》读后感(三):《人间猎场》读后 小说要想好看,刺激必不可少。如今我们不缺少刺激,色声香味触法简直泛滥。小说单凭文字。所幸如Sheldon语「可以运用当代最先进的图像引擎技术——想象力」,硬是信手捉弄人的欣喜苦恼。 这其中犯罪小说的刺激又可以说来自悬念、恐惧和竞争三方面。悬念来自于「人是谁杀的?」、「为什么杀他?」、「怎么杀的他?」;恐惧是微妙的心流,是模糊的焦虑和兴奋,是站在悬崖边看着旁人被推下去的颤栗;竞争则使读者像猎犬嗅气味一样,持续追寻「主人公是否完成了使命」直至完结。 梁柯的《人间猎场》在这三个方面的完成度都令人满意。 被迫吸毒的警官叶四明相继失去了健康、妻儿、职业生涯,现在轮到了仅剩的荣誉。距离他被命运最后粉碎仅剩三天,留给他最后的自由是选择如何体面的自杀。小说家笔锋一转,这样的重压下他意外发现一起吸毒女人失踪案件。悬念呼之欲出:女人死了吗?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及至后来,死的是这个女人吗?杀她的究竟是谁?问题目不暇接,读者失去了最后一页之前离开的机会。 而恐惧时时打开小说的张力。开篇半夜带着大箱子拦截出租车开往荒郊废弃水库的神秘乘客可谓妙笔:用一个恐惧制造一个悬念,然后消灭它们,引出更大的恐惧——水库里的61具尸体。此后一路,满屋的鲜血、令人呕吐的臭味、藏在床垫下装着干尸的冰箱、与每个嫌疑人的周旋打斗、人皮面具、纵火案、高压锅里的头发以及最后疯狂的屠夫……读者眼看尸骸一具一具被发现、凶手一个一个浮出来,再不要作者多费口舌,就自行在脑海中拼命逃离小说中恐怖的情节,一眨眼就惊魂未定的来到了结尾。 不过,如果只有悬念和恐惧,则失去了余味。余味是咽下一口白酒后压压舌头的那一缕得意,放在小说里,就是读完后让人合上书唏嘘一笑的尾音。在《人间猎场》里,叶四明究竟如何战胜狡诈的罪犯这是一条明线,而如何挑战冷酷的命运、保住自己的名誉、完成自我的救赎则是实质的使命。竞争的结果正是读者可以找到的小说立意制高点。 小说家在结尾用天气预报告诉读者,周末会是个艳阳天,这是最传统的正义战胜邪恶、意志战胜命运、主人公得到完满的大团圆结局。并不高明,更谈不上深刻,但不能说不令人满意。尤其是经历了25万字的折磨后,我的确盼望得到这样体面的收尾。 《人间猎场》读后感(四):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的模样 这句话是我在同学的QQ个签上看到的,拿来做标题感觉很合适。以前我总是认为书评应该是从书的本身出发谈谈自己的感受的,但是这篇我想说点别的。 作者的书是一直在追的,本来这本看完感觉要给四星,给了五星算是平衡一下吧,看评论真的是让人恶心。书本身就是那种闲来看着消遣打发时间的小说,故事好看能吸引人就算及格吧,反正我是没有感觉看不下去。 于我而言,在豆瓣标记一本书应该是自己看过的,并且看完的。如果我觉得这本书太烂,再看下去是浪费时间,没有看完我也不会去标记个一星。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一本书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如果书够好,我们学习到了东西应当给个好评,如果书太烂浪费了我们的时间,给个差评也是我们的权力。但是,你因为一件自己并不了解原委的事,仅仅是为了跟风、泄愤、哗众取宠就去恶意差评,我觉得这个人可以说是病态了。 豆瓣评论的门槛很低,短评更是,但是喷子懒得去写一个长评。(我觉得以后可以改变一下长短评论的比重,最好根据点赞数,这样才能稍微公平一点。)有些人仅仅是看见了就下载个豆瓣注册一下,差评一下。其实基数庞大的书不会因为一两个人而改变,但是这种稍微小众的书没有多少评论,恶评的效果就很明显了。说一件事情,通过这件事情我看到了没有一个平台背后的竞争是公平的。之前在豆瓣阅读看了一部非常喜欢的短篇,可是评分平平,我就去翻评论发现很多没有字的差评或者很敷衍的差评,于是我就记下了大约30个差评的ID再根据头像在豆瓣筛选用户,一一关注,想看一下是什么样的人在诋毁我喜欢的东西。结果,很多都是本月注册的号,无标记,无任何记录。不排除用豆瓣阅读而不使用豆瓣的可能性,但是我觉得更像是水军。最有意思的是几个用户还互关了我,我翻了一下这些人的主页,emm,平凡人的样子吧,给出这样的评论也不稀奇。其实观点相悖并没有什么,但是人会下意识地感觉我是对的,这也是让我当时感到很生气去豆瓣人肉他们账号的原因。 评论本来就是带着极强的个人意识,但是这也是建立在尊重作品的基础上,你可以说它烂,但是你不能看都没看过就说烂吧,当然你说了也没有人能拿你怎么样。时间可能不能还来一个公正的评分,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读者,感觉有责任写几个字来平衡一下,希望我这几百个字的分量可以比"呵呵"重一些,也希望以后的读者在豆瓣看到这本书时可以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评论。 《人间猎场》读后感(五):(转)《人间猎场》的救赎与深渊——夏莱 《人间猎场》开篇就撕掉了卧底的神秘面具,打破了大多数人心中对卧底的想象,干脆利落地揭开了卧底叶四明在破案立功之后"并不光彩"的生活。 真是一个漂亮又残忍的开头。甚至与大师贝拉•塔尔的知名电影《都灵之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灵之马》讲述在都灵被尼采抱头痛哭的那匹马,回到匈牙利乡间之后的平凡甚至悲惨的生活。 没有人记得它曾经见证了举世闻名的尼采的疯癫。 而在《人间猎场》中,主人公叶四明做人正直为警忠诚,却在卧底时被迫沾染毒品,身体被一寸寸吞噬,本以为荣耀归来的他,在警察队伍中竟然被日益边缘化,大案来临,他却只能等待96小时之后的"最终审判"。 没有人理解他内心的痛苦。 一个只求光荣殉职的落魄警察,一桩前所未有的连环杀人案,一段迫近眼前的倒计时,一个隐匿在深处的暗黑凶手,开启了一段人间猎杀。 梁柯很擅长将人物置于紧迫的时间之中,老四不是一路开挂战无不胜的男主,更有一把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的弱点甚至比普通人要明显——不仅要对抗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更要承受药物依赖的折磨,以及面对荣誉扫地的结局。几重压迫之下,他的每一个精准判断,每一次冷静推理,就显得格外打动人心。 药物依赖没有使他丧失意志,变态而清晰的作案思路没有扰乱他的方寸,心爱之人被绑架没有冲破他的理智。与其说这是老四的人格魅力,不如说是作者的布局能力。整个故事节奏稳健,踩点准确,一层一层抽茧剥丝,对每一个嫌疑犯的追捕都设计巧妙,从场面动作到细节铺垫,从人物内心变化到真相的慢慢迫近,从怀疑——追捕——解除嫌疑——确定真凶——终极猎手现身,所涉线索与人物之复杂,令人惊叹。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96小时之内。 在这本书中,梁柯营造了异常暗黑的氛围,从水库沉尸的手法,到杀人动机与杀人方式,都充满想象力和暗黑气质,甚至连主角都是一个被放弃的落魄警察。人的命运是在什么时候被改写的?对老四而言,是在他第一次被迫吸毒之时;对黄鑫而言,是在唆使堂弟去家里点火那一刻;对姜森而言,是动乱和集中营的残酷经历。 梁柯笔下的人物,行为动机明确,性格丰满,杀手如何一步步养成杀人习惯,令人感到惊悚和愤怒。而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的人性之复杂,作恶手段之残忍,不难令人联想到命运的戏弄——但可命运的戏弄不是作恶的理由。在我看来,老四的破案之路就是他的救赎之路,而同样面临深渊的黄鑫和姜森,却被大恶攫住,一步步走向了毁灭。 《人间猎场》读后感(六):黄雀在后 ——《人间猎场》的"追捕" 黄雀在后 ——《人间猎场》的"追捕" 这是一本外包装掩盖了内容的扎实和精彩的书。《人间猎场》只有在小小的封皮的右上角写了是经过了"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洗礼的大牛作者,漆黑的外表下,本书精彩的悬疑,让我昨天通宵看完了这本书,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就是喜欢它的最好的证明。 再普通不过的一天才是精彩的悬疑剧的开头:一个不幸深陷泥潭的卧底警察准备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希望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要挂上毒虫的污点,而潜水爱好者和出租车司机发现的令人惊悚的连环杀人碎尸案件变成了他死亡之前最大的牵挂,一只曾经出现在他面前的假肢变成了一系列扑面而来的案件最为扑朔迷离的部分,围绕着这个命题,一心寻死的老四便成为了自带柯南体质的尸体发现大户,而一个个罪犯的落网却并没有让他觉得心安——毒枭、富二代、黑诊所的野生大夫、隐藏在人群中的前纵火犯……当他细细探究,这些人会是那个最终BOSS,谁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又能够为这个已经精彩复杂到一定程度的关于"追捕"的故事添砖加瓦呢?出于"剧透×××"的同好者最大的禁忌,我就把这个令人疑惑的点放到最后吧,到底是哪个命不久矣的大魔王呢?会是著名的死亡金属乐手,还是知名的犯罪小说作家,就让大家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看介绍说本书的作者是美剧发烧级爱好者,从本书的很多场景都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尤其是对于屠宰的这一方面,怀疑其简直是从《嗜血法医》中得到的灵感,但是食人族大反派的特性是不是深夜看了《汉尼拔》的后遗症呢,美剧标配的有问题但是有才华的便衣卧底还有差点"便当"的菜鸟警探,经验老道的读者都能够在自己脑海中脑补出一部大片,然后在晚上自己把自己给惊悚到需要自我安慰,不过对于悬疑小说的作者来说,读者的这一反应想必是应该会开心的吧。 将案件和案件一起套住,找寻到不同的凶手,是《人间猎场》的迷人之处,人人都可能是那个捕猎者,而人人都可能是那个擦肩而过的被害者,要在诺大的城市和令人绝望的人群中找寻到那个真正的答案,可想而知的困境当中,一个一心想用因公殉职洗刷下周一可能会出现的职业生涯的羞辱的老警察,在一次次的搏斗当中,在一次次不服输的挑战当中,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他的答案。死亡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活着并且同这个命运抗争却是漫长和痛苦的,能够让铁血变柔情,变成英雄泪的,只有是人生的艰难和活着的不易而已。 "以前光想着死,可是猛地决定要活下去,才知道有多么不容易!"为那个曾经试图站起来却擦肩而过的假肢女孩,为那个在夜里为他提供了最后的庇护的夜班医生,"老四"痛苦的样子,何尝不是每一个每一个向死而生的斗士的向着生存法则的挑战呢? y 林怿 2018-1-14 12:02:20 写于御庭园 《人间猎场》读后感(七):你我都是狩猎者,或是被猎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9661075/ 人间是个大猎场,你我是狩猎人,还是被猎者?这个偌大复杂的人间,恍如梁柯的悬疑故事《人间猎场》一样的令人迷惑,也一样充满血腥和可怖。 故事的主角不再是意气风发的英雄,或风趣绅士的侦探,而是一个英雄迟暮的中年落魄警察,他是被自己的尊严和声誉推动着去参与到这件案件中,且他的立场只留九十六小时来解开迷局。究竟这意外发现的沉塘尸首和设计精巧的假肢有何关联,如何通过这留下的一点点残存的线索发现案情的细枝末节,跟着叶四明去发现背后的真相。 《人间猎场》的情节十分紧凑结实,每一处笔锋都是锐利深刻的。故事当中最明显的凸显出一环扣一环的事件纽带,带出人间猎场的生存复杂性,比如四哥因当初逞英雄的卧底经历,把自己逼成如今这副落魄样;黄鑫因从小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心理失衡所致的社会报复性;姜森因家庭厄运的意外降临导,发展出高等生物的优越感,进而延伸为社会狩猎者。 故事最精巧的在于设置两大杀手的巅峰对决,这远比正邪对立的场面要好看得多,而且这两大杀手的手法和技艺都十分讲究和生僻,充分显示出人间猎场的人外有人的意味。而在犯罪分子之外,还有坚持执法和捍卫人权的法律力量,这一股势力同样是不可小觑的,其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在关于生命的角斗场上,每股势力都是牟足了劲,等待机会出击。 总体来说,《人间猎场》的故事基调是暗黑沉闷的,郊外厂房的陈尸房营造出犯罪场景的冷峻,整齐划一的分尸道具还原出凶案场景的残酷,通过快递派送选择猎杀对象的规划性,随意夺取社会弱者生命的隐藏恶魔。另外四哥的遭遇也让读者唏嘘不已,一个为破案深入黑窝的卧底,最后难免被卷入其中无法自拔,导致一个家庭的妻离子散的结果,最后走上如此绝望的路。两大杀手犯案中产生的各种犯罪动机和线索,又让人开了一回眼界,同时也增加了一丝防范和警戒。 透过这设计精巧的犯罪线索,不由得生出一种活着就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能够放轻松地活着,真是上天的恩赐。 《人间猎场》读后感(八):推理完整了,但是噩梦并未结束 我对梁柯开始留意也是因为豆瓣阅读。在豆瓣阅读上他算是一个比较火的作者,在悬疑单元,很容易就会看到他的作品。不过众所周知,写短篇小说的人不一定能写得了长篇,而且对于"悬疑"这一题材,更是难上加难。 先挖坑,还得填坑。 长篇要架构故事架子,填充血肉的时候还要不断进行推理,在推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推理连着一个推理,如果只有一个坑,怕是没有人能读到最后,如果中间推理的过程不精彩,怕是还不到一半读者就弃了。阅读这类小说,整个阅读过程中都似乎绷着个劲儿,而我心中最好的悬疑推理就是,直到结尾,这个劲儿是泄了,推理的过程圆满了,作为小说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人间猎场》在我的心中,是满足我对悬疑推理的需求的。 特别是看到结尾处,紧绷的神经已经放松了,凶手伏法,连环套连环揪出来的凶杀案已破解。作者在文章一开头抛出的主角诉求却并没有得以圆满,悬疑推理部分已经完成,而作为小说的主角,没有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人只要活下来一切噩梦就结束了,反而是,对于主角来说,不过是噩梦上再加噩梦罢了。 一入毒圈深似海。纵然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家里世代从警,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对自我有要求,渴望家庭温暖。他依然,无从戒掉毒瘾,因为破案染上毒瘾,又因为想要体面死去再次破案,结果还是因为破案想要死在案子里没有死成,却在毒瘾的路上愈行愈远。对于这样的一个主角,我们不禁要扼腕叹息。因为他不完美,而且也圆满不成。你不能责怪他意志力薄弱,因为我们都知道毒品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说来说去,他的命运似乎只能用悲剧来定义。遇上了这样的事儿,成了这样的人。因为这事总得有人去做,而恰好是他探伤了这事儿。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卧底走上一条不归路,即便是之后从地下世界回到了现实的世界,他们似乎也适应不了。除了毒瘾,在这些人心中,还有戒不掉的东西,有些经历,是无论如何也忘记不了的。 所以,终归对这样的人,是无解的。小说解决不了,谁也解决不了。只能任他们独自迎接生活中那些惨痛的经历,慢慢消化,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但是我们都知道人是复杂的动物。老四貌似得到了慰藉和爱情,但是在毒品面前,一切都是虚假的。生命并没有美好许多,他清楚地意识到欠债无法偿还,但是还得清醒地迎接那个周一的到来。该面对的,终将在合上小说之后由这个世界的某些人去面对。 不知道是不是人们对豆瓣阅读作者有偏见,看到《人间猎场》竟然低到五分以下,我还是很吃惊。个人人认为比那些用神怪来掩饰自己无法填坑的作品来说,这部作品可谓良心,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各种灵异现象。此外,对民警同志还充满了人文关怀,悬疑部分也安排了多线跟进。几宗命案的坑填得很好,杀手之外还有杀手,值得一读,至少我是一气哼成。 猎手完成了捕猎,他认为只是完成了一场捕猎,但是其实并不是,世间很多美好都破碎了,可是,貌似谁也阻止不了这样的捕猎,这才是最让人感到恐怖的。 《人间猎场》读后感(九):(转)《人间猎场》:这才是中国版的《追击者》 文:斑马(资深媒体人,编剧 ) 也看过不少剧本,都打着"中国版《追击者》"的名号;也听不少人说过,自己在做的电影项目就奔着罗宏镇的《追击者》去的——读过《人间猎场》之后,我可以肯定,如果要做中国版的《追击者》,《人间猎场》已经给出了一个绝好的故事。 潦倒失意的刑警老四因为担任卧底而染上药物依赖,下周一,处理结果即将公布。老四决意在这个结果出来之前自杀,这样,至少不会给儿子留下"有吸毒老爸"的坏名声。就在这时,市郊一个废弃的水库里竟然被人发现有61具尸骸——这是本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连环杀人案。 老四决定放手一搏,能破案立功当然最好,再不济,就光荣殉职好了。他从一只断臂开始查起,一路上有无数的线索,但这些线索却都一个接一个地中断。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96个小时,而面前却是浓得如同石油一般黑暗的迷雾…… 终于,老四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沿着这条路子都下去,他赫然发现,连环杀手竟然有2组。而他的儿子和他心爱的女人竟然也陷入到了一个可能死于非命的境地中去,他能不能救出他们来? 犯罪小说,其实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博弈的过程,要真正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才能让读者信服。最近这几年读过的国产犯罪小说中,尚可的《不赦》是一次绝佳的阅读过程,而这本《人间猎场》走的是和《不赦》不同的路子,靠的是细节、逻辑、线索,以及主人公的人物个性和背景来推动剧情发展,畅快淋漓。 说一点题外话,在我们这儿,犯罪小说或是侦破小说的写作难度极高,因为审查的原因,很多东西都没法涉足,这已经是达成共识了的。尚可在《不赦》中走的是架空的路子,而梁柯则聪明地将主人公老四定义为一个在正邪之间的灰色地带游走的警察的角色,成功规避了不少风险。这似乎也可以看作是梁柯本人的聪明之处的一个佐证。 寒冬已至,选择一个有太阳的下午也好,或是风雨交加的夜晚也好。把自己弄得暖和一点,泡一杯茶,手边最好还要有薯片这种垃圾食品,然后开读《人间猎场》吧。包你能看得背脊发凉,但又忍不住地看下去——这就是犯罪小说的吸引人之处。你怕,但你总想看。 《人间猎场》能满足你的这些需求。 《人间猎场》作者:梁柯 《人间猎场》读后感(十):悬念迭生的惊魂96小时——评梁柯《人间猎场》 号称豆瓣悬疑类首奖得主的梁柯,会不会是浪得虚名?读罢了梁柯的最新力作《人间猎场》,发觉梁柯已经将此类题材运用的非常娴熟了,看来绝非是浪得浮名。 《人间猎场》是一部标准的刑侦小说,讲述了一个破案故事,与其它同类型的小说而言,有相似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说明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吸引着人读下去。 故事情节大约是以一个警察的96小时时间轴展开的。曾经是卧底的叶四明,因为在卧底毒品交易时,为了掩饰身份,被迫吸食了毒品,没想到这一次就上了瘾。即使卧底任务完成,他也没有摆脱。等待他的只有几天时间了,几天后他会被拉去强制戒毒, 96小时,会发生什么呢?他决定去死。 潜水的人无意间发现水库有几十具白骨,叶四明路过却发现了一段昂贵的假肢。突然想起是曾经在医院打肚冷丁时见过,也是一个吸毒人员,女学生庞晓燕。叶四明意识到庞晓燕或许已经遇害了。 他就从庞晓燕的社会关系开始查起,查玩弄过庞的富家二代、查学校猥琐的保安、查供给毒品的毒贩、查整形医生。就象游戏中打开的一个又一个的副本一样,悬疑小说可能很多时候也是如此,最先出现的嫌疑人物大多都是副本中的人物,不会一开始就暴露在主线中,最后的大BOSS,总要最后时候出场。当然,也有一开始伪装的比较好的。 在查到的线索一个又一个断了的时候,叶四明好多次的陷入了侦破的僵局。最终从庞晓燕的不断变化的住址开始查,终于查到了庞的最后住处,不想却在住处又发现了一具无头无手无脚的女尸。排查过许多嫌疑人之后,结果发现漏掉的一个快递员可能有重大嫌疑,喜欢杀了人之后剥下人皮作面具! 那么,连环杀人犯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呢?正在追捕过程中,医治叶四明的医生江玥却被绑架了,江玥能否被救出呢?在大家都以为杀人犯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一位明星时,结尾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反转。显然,这些在开头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肯定是首尾响应的。警察叶四明,能否完成自我的救赎呢?杀人犯的最后目标究竟是谁呢?抱歉,书评也不能剧透太多。 在看过了那么多的刑侦小说之后,梁柯的这本《人间猎场》还是较有特色的,上一次看到这样一本类似的书是徐涛的《苏溪的逃亡》,都是将所有的故事压缩在几天的时间里,用时间轴纵向发展的脉络,密集讲述书中人物的故事。 这种手法,本身就给人一种紧张感,让人感觉到节奏明快,一个嫌疑人接着一个嫌疑人,相当于一个小悬念接着一个小悬念,随着副本的不断被攻克,破解了一个小悬念后,下一个接踵而来,上下文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密,相当于无缝衔接了。 在写作的风格上,也是硬派技术流和软派心理流相互交叉,情节设置得还算比较合理,没有多少非常离谱的内容,书中不仅写了犯罪者与侦查者这一对矛与盾的关系,还意图挖掘得更深,挖掘一些人性深处的东西 ——"在这个丛林社会,你面临的选择很简单,你是想做一个徒劳躲藏一世,把性命寄托在别人善心之上的猎物,还是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生杀予夺的猎人?" 不过,世上只有这两种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