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股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一季报有可能出现业绩冲击,需要找业绩有确定增长的行业以及复苏较快的行业进行投资。 部分行业受到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我国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显著下滑,周转明显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万亿元,同比下降17.7%;实现利润总额4107亿元,同比下降38.3%。 不同行业受到的冲击各不相同,其中制造业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西南证券跟踪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仅有4个利润总额同比上升,37个同比下降。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月份利润总额25亿元,同比下降87%;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100.2亿元,同比下降79.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总额88.8亿元,同比下降68.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也都出现了利润的明显下滑。 此外,出口的下滑,也让一些外贸依赖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受到影响。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1~2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大幅减少 17.2%。从工业企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及文娱等行业外贸依赖度最高,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一些。 当然,也有部分行业扛住了疫情的冲击。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创下了1.5%、28.3%、23.7%和2.2%的利润增速。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更是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此外,疫情让包括在线娱乐和在线办公等板块相对受益,互联网企业压力不大。数据表明,1~2月份,包括在线游戏和音频视频、在线办公和教育以及大数据等,营收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比分别为4.5%、10.6%和23.5%。预计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信息、平台和数据服务都将继续面临旺盛需求。 经济形势正在好转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积极推进复工,并出台各项政策,来促使经济活力回升。 未来,国家将打出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内的"组合拳",推动经济发展。目前财政政策空间扩张还没落地,但3月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了"财政三驾马车"(提升赤字率、扩大专项债、发行特别国债)后续都会落地。货币政策空间包括继续下调 LPR、定向降准以及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等。4月3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产业政策也存在一定空间,包括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刺激汽车等大宗消费。同时,稳就业也是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此外,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先后发布措施鼓励消费恢复,主要有发放消费券、增加汽车购买优惠等。其中,3月有辽宁省、深圳市、杭州市、济南市、宁波市在内的30 多个省市推出了消费券,多与餐饮、体育、旅游、日用品及图书等有关,部分地区已出现较好反应。 事实上,政策已经在逐步发挥作用。3月我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2.0%,環比2月回升16.3个百分点,数据表现超预期,PMI为环比指标,表明经济3月比2 月有明显回升,虽同比表现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持续回升情况还需要观察4月指标,但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各项政策已经开始逐步产生效应。 或催生结构性机会 总体而言,疫情对一季度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但在疫情逐步控制和复工逐步推进的拉动下,1-2月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当前经济正在逐渐复苏,股市也有望在持续磨底后逐渐开启向上态势。 目前A股率先进入"磨底"阶段。而在真正展开上升趋势之前,行情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华龙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从短期来看,2020年二季度大概率延续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的格局,市场将更多地围绕主题性机会展开。 万联证券也认为,4月海外乐观预计将会逐步迎来疫情新增确诊拐点,国内A股指数几乎又跌回到2月春节后的水平,对于4月整体行情不必悲观,随着精准货币和财政政策向经济基本面的传导,预计中小微企业将会逐步复苏,市场消费也会逐步转暖。 当然,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经济与科技将继续受到政策支持,依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总体来看,机构建议在二季度重点关注四大主线,即以食品饮料、医药、汽车行业构成的泛消费板块,以工程机械、建筑建材、5G、特高压行业租出的新老基建板块,包括国产芯片、软件、新能源等在内的科技成长板块,以及业绩存在确定性的券商和农林牧渔等。 从中长期看,哪些"护城河资产"可以选择?广发证券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挖掘:一是要受益于中国经济中长期的一些确定性趋势,比如制造业的全球分工、城市化、工程师红利、消费升级;二则要估值合理,即在放松宏观增长假设的背景下依然没有明显的估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