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认知里,销售是销售自己生产的,或者自己代理的商品,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经济的营销方式,但是销售假冒别人注册商标产品的行为,则构成了违法行为,那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认定标准是什么呢?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及维权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本站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就自然人而言,只要行为人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就可构成,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观方面必须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故意销售给他人,过失则不构成本罪,对"明知"的范围不能要求过于狭窄,"明知"并不等于"确知",只要行为人应该知道所销售商品是假货即可。 第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第四,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综上所述,只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达到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以及客观要件的犯罪标准,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为本罪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