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源于技达于艺


  环境
  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大厦(以下简称江苏银行大厦)地处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西CBD中轴线北侧,与苏州地标建筑"东方之门"相邻,东侧为金鸡湖景区,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资源独特。在这样一个高楼鳞次栉比而充满秩序的城市CBD中心区中,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广场和每一条景观河道都认真"恪守"着各自的边界。正因如此,才使城市界面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从而形成各自的内在生长逻辑。同时,它们又因各自特定的场所关系,产生出相互对话与互动需求,孕育了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城市意境。在这样的双重秩序下,不同时期的建筑个体尽管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却能长久地延续着城市的脉络。
  挑战
  处于高密度的高层建筑聚落语境中,如何在满足严格的规划条件的同时,既能在空间里寻求自身的存在感和标识感,又能对所存在的空间做出情感回应,以谦逊的姿态融入整个城市脉络中,是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
  此外,结合场地、规划限制以及业主的使用要求等多方要素,项目还面临如下难点:1)建筑限高100m,但基地面积仅有5120㎡,而容积率要达到6.5以上,地块南侧为地铁线路,因此要求严格控制建筑退线和出入口,从而严格限定了建筑界面和体量;2)业主要求建筑平面布局方正,整体风格符合传统金融机构的建筑形象;3)要求采用绿色建筑措施,并可观赏到地块东向的金鸡湖景致;4)项目停车指标要求较高,地下停车要求达到170辆以上。
  策略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采用了三点设计策略。
  (1)由于建筑用地面积紧张,我们选择在群房底层设置架空柱廊,底部架空空间与高层北部主入口区相连。结合周边道路、河道景观等资源,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公共广场,介入城市空间,降低大体量建筑对城市高密度路网的压迫感,提升行人在其空间活动的体验感,并与城市空间形成良性对话。
  (2)形体设计上,在看不到金鸡湖景致的低区,体量力求简单方正,而塔楼高区通过两个相互环抱的J形体量在空中向上扭转攀升,形成从五层开始逐渐放大的2-3层不等的通高空中花园。东南向花园直面金鸡湖景观,西北向花园面向古城区,形成独特的视野景观,满足了业主的景观视野要求。同时,塔楼东西向立面采用石材幕墙,符合绿色建筑要求。
  (3)平面布局上,充分尊重使用功能,通过大尺度标准层和柱网的设置,结合核心筒的合理布置等,尽量降低交通面积损耗,形成高效、灵活、充满人文关怀的办公空间。
  这三点策略的提出,又间接对整幢大楼的设计带来极大的挑战。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控制梁高,形成4层的地下空间,在满足停车位的同时将地下开挖尽量降低;由于地块南侧为地铁线路,也对地下室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考验;南北形体在空中的转体悬挑以及空中花园的钢结构屋顶也成为结构设计和幕墙设计的难点。
  幕墙设计
  江苏银行大厦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建筑自身的生成加强区域建筑群的内部秩序,增加建筑间的关联性,彼此互相补充、相互作用。江苏银行行徽以"江苏"首字母"J"旋转构成钱币方孔造型,具有明显的金融建筑的意向和特点。建筑形体通过两个J形体量旋转生成,两个体量在空中分别向东、西整体旋转悬挑4m,互相环抱,不断攀升,以表达企业蒸蒸日上的积极形象。南北两个体块在体量上呼应了周边环境,通过实虚对比,体现银行建筑的"坚实性"和鼓励公众参与的"透明性",同时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相结合,在体块之间形成东南和西北朝向的空中花园,使建筑内部视线向景观展开。由于建筑空中转体悬挑结构的巨大挑战,在透明共享空间的玻璃幕墙设计上最终选择了点式幕墙,并且分成5块不同的斜面进行组织。
  东西立面正对着车流和人流接近基地的主要方向,在此我们使用了"格栅式"石材幕墙,在体现银行建筑坚实形态的同时,选择性地过滤了阳光,加强了景观视野。格栅式石材幕墙的构造节点经过多轮的调整优化和现场挂样,才将石材间距和进深控制在0.5m。格栅宽度和深度的比例为1:1,这样既可达到舒适的遮阳效果,又避免了格栅式石材幕墙带来的紧张感。南北立面在每层均间隔布置铝合金竖向线条,形成整体的韵律。
  总体布局中,塔楼被放置在基地南侧,和东西地块的塔楼位置一致,保持了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建筑底层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直接关联,带来城市功能的复合效应。建筑一层的幕墙玻璃均采用防弹玻璃,将幕墙竖向龙骨的间距放大,并在龙骨转角做弧形处理,以提高内外视觉的通透性。北侧结合西侧广场与中银惠龙大厦广场相接,东侧与景观河道步行道相连,将建筑底层架空并配以尺度适宜的柱廊,将绿化充沛的底层空间打造成鼓励人们交流的场所,两个广场可达性强,便于使用且具备特殊的空间性质。"内部功能空间—架空柱廊—景观一广场"的序列既保证了建筑内部功能的私密性,又能以开放的姿态重塑城市的空间形态。
  设备管并和建筑核心筒的布置
  核心筒的面积直接影响着建筑內部的空间利用率,我们将设备管井布置在塔楼的4个角部,石材封闭的角部不仅被利用起来,且与建筑南北立面的造型紧密结合,形成建筑坚实的形象。塔楼部分为层高4.2m的标准办公层,在36mx39m的标准层平面中,将核心筒尽量集中布置并控制面积,其布局采用"完整墙体"的形式,即核心筒面向办公空间的外墙是没有开洞的完整墙体。无需围绕核心筒形成交通回路,进而减少整个平面的辅助交通面积损耗,既提升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灵活性和舒适度,也更易于对维修清洁服务进行控制和管理。
  结构技术的创新
  建筑主体为框筒结构,为了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塔楼核心筒的周边和报告厅的北侧布置了钢骨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骨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抗震性能好,更为经济。建筑顶部采用大跨钢结构外包铝板,考虑到高度的问题,将顶部石材改为仿石材的印刷铝板,既减小施工风险,又能够保持建筑外部效果的整体性。
  南北形体在空中的转体悬挑为结构设计的难点。设计之初的构想是在悬挑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斜柱,斜柱延伸到屋顶时交与一点,但因斜柱与垂线的夹角达到了9.3°,与水平框架梁形成三角形,是几何不变体系,地震时变形性能差,达不到结构抗震要求,所以只能另求他法。我们选择了悬挑梁结构,因为悬挑只有4m,属于施工可控制范围,最后在4个角部向南北出挑的部分采用钢结构悬挑桁架的处理方式。
  由于规划指标对停车要求很高,而地面可见建筑范围非常有限,所以建筑地下设计了4层,开挖深度达到16m。为了尽量降低开挖深度,我们运用无梁楼盖和密肋梁等技术降低层高,将地下二、三层非人防区层高降至3.8m。
  绿色技术措施
  东西立面的格栅式墙体采用抛光花岗岩,过滤来自东西向的日光;厨房餐厅和三层健身房淋浴的热水均来自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集热板设于裙房屋顶,集热板面积达到了200㎡,平均每天可提供60℃热水12m?;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景观植被的灌溉,景观的硬质铺地采用透水砖等材料铺设。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将能源的耗费减少到最低限度。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二星设计标识。
  结语
  "源于技,达于艺"是江苏银行大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最终目标,更是建筑师对于设计的最高追求。建筑不只是形式的,也不仅是功能的,更是人文的,设计最终要回归到使用者。
网站目录投稿: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