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色彩的心理学特性,分析了汽车色彩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最后,指出了汽车色彩安全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了汽车车身与内饰安全色彩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色彩;道路交通安全;色彩设计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一方面,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对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吞噬,影响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和平时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问题,是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也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人多路少,混合交通严重,我国已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依然大约有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 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驾驶员驾驶车辆时的身心以及交通状态异常而引起的,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不仅受到车辆的技术状况、道路情况、驾驶操作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与车身颜色的能见度有关,因为相对于行人而言,交通信息的获取有80%来自于视力。 一、色彩的心理学特征 色彩是一种视觉现象。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时,经过物体表面色彩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再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从而形成了色彩的感觉。色彩可用色调(色彩具有的相貌特征)、明度(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和纯度(色彩的饱和度)既"色彩三要素"来描述。根据人类的心理和视觉判断,色彩有冷暖之分,还有进退性、胀缩性、明暗性。颜色的视认性主要取决于这些因素。 (一)色彩的进退性 色彩具有进退性,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前进色和后退色,例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四种色彩的轿车与观察者保持相同的距离,但是,在观察者看来,似乎红色轿车和黄色轿车要近一些,而蓝色和绿色的轿车看上去要远一些。这说明了红色和黄色是前进色,而蓝色和绿色就是后退色。一般来讲,前进色的视认性较好。 (二)色彩的胀缩性 將相同车身涂上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体积大小不同的感觉。如黄色感觉大一些,有膨胀性,称膨胀色;而同样体积的蓝色、绿色感觉小一些,有收缩性,称收缩色。膨胀色与收缩色视认效果不一样。据日本和美国车辆事故调查,发生事故的轿车中,蓝色和绿色的最多,黄色的最少。可见,膨胀色的视认性较好。 (三)色彩的明暗性 色彩在人们视觉中的亮度是不同的,可分为明色和暗色。红色、黄色为明色,视认性较好。暗色的车型看起来觉得小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从安全角度考虑,轿车以视认性好的色彩为佳。有些视认性不太好的色彩,如果进行合理搭配,也可提高其视认性,如蓝色和白色相配,效果就大为改善。 二、汽车色彩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们在观察汽车时,人的视觉神经对色彩的感知是最快的,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汽车的色彩,其次是形态,最后是质感。前进色、膨胀色的视认性好,因此将这类颜色用于汽车车身,不仅使汽车外形轮廓看上去增大了,使汽车有较好的能见度,而且使迎面开来汽车的驾驶员精神兴奋、精力集中,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汽车车身色彩的影响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与大陆汽车俱乐部曾经对黑、蓝、绿、银灰、白5种不同颜色轿车的视认性和安全性做过试验研究。他们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分别在清晨、白天、傍晚及夜间的不同时段内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24小时不间断可视性图像捕捉。其中夜间和白天1小时摄像一次、0.5小时照相一次,傍晚和黄昏日光变化最快的时候每1~2分钟摄像一次,分为有车灯远光照射、近光照射和无灯光照射三种情况。从视觉辨识的主观角度,对比试验所拍摄的照片,只有白色及银灰色车辆容易被肉眼所识别,黑色车辆在清晨以及傍晚时段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最难被肉眼所识别。最终他们得出结论,白色和银灰色车辆具有更高的色彩安全性,黑色车辆的颜色安全性相比白色及银灰色车辆差,而蓝色及绿色车辆的颜色安全性居中。 图1 不同颜色车辆的交通事故 根据大陆汽车俱乐部统计数据,针对5158起交通事故,得到各颜色车辆事故率及排名。如图1所示,从左向右事故率逐渐降低,颜色安全性逐渐升高。 在美国,有人曾调查了2408辆出事故的汽车,结果显示蓝色和绿色居首(分别为25%和20%),黄色最低,仅为2%。据此,美国的中型汽车就减少了蓝色和绿色。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汽车多为深蓝色或深绿色,傍晚和下雨天难以被对面汽车发现,常发生撞车事故,但在汽车色彩改为黄色的地区,交通事故明显地减少了。由此可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汽车的色彩最好选择黄色或红色,白色也是安全色较佳的选择。 (二)汽车内饰色彩的影响 汽车内饰的颜色选择也同样影响着行车安全,因为不同的内饰颜色对驾驶员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具有一定的影响。红色内饰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浅绿色内饰可放松视觉神经。内饰采用明快的配色,能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觉。夏天最好采用冷色,冬天最好采用暖色,可以调节冷暖感觉。恰当地使用色彩装饰可以减轻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汽车色彩设计 汽车色彩的确定,一般要经过色彩研究、想象设计、色彩构成、用户评议、信息反馈、色彩初步确定、环境试验、最终确定等一系列程序,主要考虑汽车的使用功能、使用环境、使用对象、价格定位等几个方面因素。 在汽车色彩的想象设计和色彩构成阶段,基于色彩的心理学特征,从人机工程学考虑,应该进行汽车色彩的安全设计。将汽车色彩设计放到整个交通大环境色彩系统中考虑,考虑各种车型的功能特征,采用不同的着色方案,就不同的主体车型参照其功能设计出安全色彩。 (一)设计原则 汽车色彩安全设计主要基于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因素进行系统安排,产生适当、协调的效果,起到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作用。设计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①利用色彩設计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视觉条件; ②利用色彩设计使驾驶员和其他交通参与者注意力集中; ③合理配色,减少外界因素对驾驶员的不良影响,便于识别和控制,创造一个整洁、悦目和协调的驾驶环境,使驾驶员处于良好的驾驶状态。 (二)汽车车身色彩设计 若将车身颜色设计成单一颜色,主要考虑用属于前进色、膨胀色且明度高的黄色、白色。若计划设计成组合色,则要从色调、明度和纯度既"色彩三要素"综合考虑,主要选用能给其他驾驶员以醒目、安全的感觉为主的色系。从色彩属性看,明度高、色调浅、同种颜色纯度稍高为佳,能使车体显得大些,有前进感,可增强视认效果而利于安全。目前,大部分汽车特别是小汽车的外观颜色主要是单一色彩,可用多种色彩搭配设计车身,以增加视认性并满足车主个性化需要。 (三)汽车内饰色彩设计 汽车内饰以乳白、浅黄、淡蓝等浅色为主色调较好,明度不宜太高和相差悬殊,纯度也不应太高,这样的色彩环境能给驾驶员宁静、舒适的感觉,否则会使驾驶员亢奋、烦躁。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主要基于下列几点。 ①合理选择颜色属性。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每种色彩都有其自身的明暗程度,黄色明度最高,蓝色则最低。如果明度合适,视觉容易进行自身的明暗调节,则眼睛不易疲劳。暗灰色调会使驾驶员感觉沉闷忧郁,但纯度高将给人跟以强烈刺激,令人感到不安,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要避免使用纯度高的颜色。另外,色调的选择应考虑如何恰当地适应人们对温度、宽窄、大小、情绪、安全、舒适、疲劳等的心态,以及某些影响生理过程的需要。 ②合理配色。驾驶室内的颜色不能单调,否则会产生视觉疲劳,颜色组合应使人有层次感和稳定感。一般上方应设置较明亮的颜色,下方可设置得暗些,给人以稳定、安静、明快的感觉,以利于驾驶员的自我放松和调整,减轻驾驶员行车中的疲劳感。颜色的合理应用在于利用人的视觉错误来突出或掩盖驾驶室的特征,如改变空间狭小的印象,突出操纵装置和关键部位。 ③运用颜色反射。运用驾驶室内颜色的反射,可以增强亮度,使室内光线柔和,减少阴影,避免炫目。较佳的色彩是浅绿、淡黄、浅蓝和白、乳白色等,这几种色彩能达到明亮、和谐的效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汽车色彩的安全设计与车主的接受程度还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汽车颜色的选择多是从个人喜好角度出发。有关部门针对200名车主和准车主做了问卷调查,其中89%都是凭个人喜好来选择汽车颜色,仅有3%考虑到安全因素。当问及汽车色彩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时,有55%的人表示不清楚。尽管黑色车安全性偏差,但许多车主对黑色车却有偏爱。因此,在汽车色彩安全设计同时,还要加强对用户的安全色彩宣传教育。另外,汽车色彩对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又因人而异,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还很难量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随着人们对色彩认识的逐步深化,对汽车色彩的开发利用也必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田春芝.谈汽车色彩[J].北京汽车.2005(5) [2]李珵.略论汽车色彩设计中的安全因素及其对策[J].设计艺术研究.2012(1) [3]苑红伟,肖贵平.汽车色彩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 [4]陆忠东.汽车文化[M].北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5]邹玉清.汽车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