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读书笔记才能提升你的读书


  学习与技巧 2016-11-16 09:48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做好笔记。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懂就行,记笔记不重要,何况也没什么可记的。你会这样想,是因为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正确姿势。那么一份合格的笔记到底应该有哪些内容呢?今天帮大家总结了以下几招:
  1.勤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思想中的灵光一现用笔记下来,丰富知识储备;
  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而一切都以坚持下去为主。
  作者在文中介绍一个小方法:抄写太长的文章太麻烦,但又找不出合适的关键句时候,可以把小标题抄写下来。
  这种方式既适用于纸质书,也适用于kindle这一类电子书。
  2.把与读书有关的所有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本
  作者介绍了如下5个小技巧:
  a.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b. 按时间顺序书写
  c. 附上日期
  d. 灵活运用速记和略记
  e. 可以粘贴
  3.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为了及时记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随时记笔记非常重要。对此,作者介绍了很多方法,可以用如下三个步骤:
  a. 【通读】如果觉得哪部分重要,可将该书页折角;
  b. 【重读】将折角部分重新读,如果觉得好,那就再折一次;
  c. 第三次读后仍觉得好,就用笔做标记
  4.记框架提纲
  老师备课时都会列提纲,在讲课时会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框架脉络等列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延展开的内容便是课程的主要结构和主要知识点,记下这些框架提纲,便于课后回顾复习,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5.记疑难问题
  听课时,难免有听不懂的地方。可能是一个知识点,也可能是解题过程的某一步,课堂上来不及深入思考,就把不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彻底把问题弄懂弄通,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6.记规律方法
  重要的解题技巧、方法及思路,对于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因此,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分析也应该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加以消化和复习。
  7.记笔记要把握时机,即什么时候记
  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在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8、笔记应记在哪里
  一般说来,应根据实际情况,上课时可记在课本上、学案上,也可记在专用的笔记本上。而课后应该用专门的笔记本来整理课堂上那些杂乱的知识和方法并记下重点和自己的理解。
  9、在课堂上记笔记可以选择如下方法
  1.符号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引起注意。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符号,如用"____"或"!!!"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疑问等。当然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如用红色标记重点,用黑色表示疑问。做符号笔记,符号种类不易太多,最好在做笔记前读懂整个内容,对难点、重点有一定把握,这样才能做得准确。
  2.批语笔记。就是将某部分的要点、疑问或补充记在书的空白处。如对定义、定理、公式的理解,对某些题目解法的概括等。做批语笔记要参照老师的板书或讲解来做,应有选择并要简明扼要、书写清楚。
  10活页笔记本随时补充随时缩减
  我的笔记是活页本,会在笔记上面写一些,比如说英语的语法点,或者语文、英语的作文素材积累,比如说思想上具有启发性的句子,还有就是说文学上写得非常优美的句子,我都会做积累。它们让我觉得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我经常阅读笔记,从中不断获益。
  因为它这是活页本,我可以随时补充也随时去掉我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们同学很多人都会有这个总结本,有时候我也会跟他们交流,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总结经验。
  11.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思考
  我的本子主要是我的数学笔记本。我会将上课老师的板书中有用的内容记录在这个本子上。
  上课老师书写板书的同时,我会对这个知识点产生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在课后复习时产生对这个知识点新的想法,或者觉得这个题目有值得琢磨的地方,我都会用这个红笔标注在旁边,以便以后再来反复思考这道题,回顾这个知识点。
  这个本子一是可以将老师上课讲的重要知识点记录下来,二是可以促进我来琢磨一些问题。
  12.做大纲(Outline)
  做大纲是一个能够有效的表达观点间的层次关系的方式。 在历史课上, 你可能会记下一名重要的领导人的名字, 在名字下面记下他参与的重要事件。 在每个重要事件下面, 写一条简短的描述。 并像这样一层层做下去。 做大钢是一个丛书上做笔记的好方法, 这是因为作者通常都已经把信息按照一个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
  然而对于课堂讲座来说, 做大纲的方法有其局限性。 观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那么有层次, 另外, 老师可能会从一个观点跳到另一个观点。 后面讲到的观点可能与前面的观点有很强的联系, 这样你可能会 a) 前后翻笔记找信息(同时希望找到能写字的地方。 b) 忽略掉老师刚讲到的内容和原来讲过的内容间的联系。
  13.思维导图(Mind-map)
  对于课堂讲座来说, 思维导图可能是用来记录观点间的联系的更好的方式。 思维导图的大概方法是, 在纸的中心写下课堂的主题。 当讲到新的分支主题是, 你可以在主题上画出一个新分枝并且写下这个分支主题。 这样, 每个分支主题都是主题的一个分枝。 而每个分支主题的枝下又将有新的分枝。 这样做的好处是, 你可以轻易的在主题直接跳跃, 并且轻松的将每个主题联系起来。
  14.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启阅读模式之后,我们需要与作者展开无言的对话,毕竟我们从书中的一些段落、观点能够看到作者所表达的观念,而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比较、判断、接受、甚至反驳作者的观点,我们开始了对书籍的受益阶段。
  受益是吸收的开始,而读书笔记里的文字,详细地记录了我们受益的内容。多记,多思,而后融入到自己的观念中。
  真正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活学活用才行,此处不谈,请往下看。
  15.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可随时拿来参考。
  有了写读书笔记这个前提,自由调节读书节奏,可速读,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书中内容清晰地留在记忆和笔记本里,重视自己的感受,重读内容,直到理解为止。
  在写作或是与旁人对话时,遇到下不了笔或者话题枯竭的情况,读书笔记的功效就能拿出来体验一番了。我们记录过、思考过的笔记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笔记里被我们深入理解的思想,会成为点亮自己灵感的火源。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我每天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方法、
  一个真正好的老师,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传授好的学习方法。
网站目录投稿:凌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