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张飞,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兼两员大将,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不过关于三个人的身世问题,大多数人也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关羽真的是卖枣的,而张飞真的就是一个卖猪肉的,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们的武艺又是从何学来的呢?在正史上的张飞和关羽,跟随刘备之前,他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呢? 世人回忆张飞,大多觉得其一介武夫,为人鲁莽,所以后世有"张飞绣花"来嘲笑一个人五大三粗,间接也说明人们的定义里张飞就是粗鲁的象征。然而也许真相出乎所有人所料。首先,一点可以肯定,张飞是蜀汉仅仅靠自己攻城略地最多的人,也就是说没有军事,没有谋士,单靠自己,在三国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没有谋略智商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见张飞军事才能与智商之高。 据史书记载,张飞是河北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二代,从没有杀过猪,只是自己家从事过猪肉行业。本是谦谦公子,缘何成了一个鲁莽的黑大汉?据史书记载,张飞还是一个书法家,擅长草书,并且喜欢画美人,并且仪表堂堂,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显示,张飞是面如美玉,神采飞扬的美男子,并且他有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婵,相貌应该不差。 不过有一点三国演义是没有说错的,那就是张飞这个人的脾气确实是非常的爆。张飞并没有使用使用丈八蛇矛,他使用的矛没有名字。但是他的脾气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样,张飞为人勇猛,长坂坡以二十骑兵吓退曹军,一吼成名,但他的脾气暴躁,边打犯错误的军士,最后被部下范强、张达杀死。历史上的张飞为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这个人。 第一点先来说说张飞的名字吧。这一点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了,张飞,张翼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是其实张翼德这个名字是罗贯中理解跑偏了,张飞的字是益德,可能是罗贯中觉得飞应该和"翼"来对应,所以望文生义,帮张飞改了"更合适的名字"。其实,张飞的字是"益德",益是形容词,修饰德的,意义是德行非常出众。所以说他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并不是大字不识一筐。 第二点就来说说在我们的电视剧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说过的"据水断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曹军之所以知道张飞的厉害,是源自关羽的说法,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这样的情节是非常不合理,可能是罗贯中先生杜撰出来的情节。但是其实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 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的张飞召集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张飞据水断桥,对着曹军大喊:"我就是张益德,可以来决一死战!"曹操军都害怕张飞的勇猛,虽然看见张飞人少,但也没有人敢上,刘备军因此获安。张飞在这里是凭借自己的武威,真真正正震慑住了曹军,并且震慑的不是一般人,那是曹纯率领的虎豹骑,这支部队是真正意义的三国时期的特种部队,但是他们看到张飞一声吼,还就真的不敢追击了。 其实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的出以往张飞的战绩其实也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却没有能够被陈寿先生载入历史的记载中,也算是一种遗憾了。 第三点我们来说说曹军对张飞的看法。其实在当时的曹操军队中对张飞的称呼是"万人敌"。这样的称号足以看出这个武将究竟有多厉害了。万人敌,就是说可能敌得过一万人。这样的评价可以说非常的高了。这个称号可不是张飞自己给自己封的,这一点跟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可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万人敌"这个称呼不是张飞自称,那是对立集团郭嘉说的,应当可信。这个万人敌指的不仅仅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样的勇猛冲锋而已,而是一个统领千军,指挥作战的概念,这种能力是统御力,驾驭力,而不仅仅是武力值。 从张飞一生的最重要的两场战役,江州义释严颜,宕渠大败张郃可以看出,张飞有勇气,有谋略,有气度,能力不凡,即便是在三国整体统领排名,张飞也一定是第一梯队。所以我们对张飞只是一个满脑子都是肌肉的武将,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其实张飞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武将。 第四点是张飞的性格,陈寿先生的评价是"暴而无恩"。这是什么意思呢?《三国演义》把这个缺点演绎成了脾气暴躁,性情暴烈,大吼大叫,鲁莽少智,那真的是理解的跑偏了。实际上暴而无恩指的是张飞的治军的方略,作为统领一方的大将,张飞治军过于严苛,对于属下士兵特别残酷,最终张飞也死在这个缺点上。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张飞的书法和绘画水平,其实历史上记载张飞的书法也是非常厉害的。张飞在书法和绘画上也很有造诣。据明代《丹铅总录》和《画髓之诠》中记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但遗憾的是没有传世之作。但不管怎么说也算一个文化人了吧。这才是真正的张三爷,不知道你心中的张飞是怎么样的形象呢? 中国传统小说里面的形象,一般是非黑即白,不会设计的太复杂。作为义气千秋的忠义人物,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却有复杂的一面。华容道里,他竟然把曹操给放了!小的时候,根本就不能理解,把大奸大恶的曹孟德干掉,不就全都可以结束了吗? 年龄大了,再读华容道这一段,却是深感关云长的义气深重。大丈夫,恩怨自需分明。过五关斩六将确是曹操有手下留情,不然关云长走不了。此恩不报,关云长又有何面目,去取曹阿瞒的项上人头呢! 华容道和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小说中的演义,描写的却格外成功。特别是华容道的义释曹操,明明是一个极大的负面新闻,却被后人当成了正面的典型。由此可见,罗贯中的笔力何其惊人。 有一件事,却不是演义,而真事,那就是走麦城。袁阔城讲的这段评书,我基本是没有听,因为受不了关羽落败,身亡呀!据说,早年间的评书艺人讲三国,一般都是只讲到赤壁。原因就是后面刘、关、张,相继而去。主角都死了,评书就没人往下听了。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子的呢?也像评书中说得那么厉害吗?真实的关羽,故事没有演义里面那么多,但是更厉害! 白马坡斩颜良,这是关羽个人战力的颠峰之作。据记载:关羽跃马阵前,望见颜良麾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白马之围遂解。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真如探囊取物。能和关羽斩颜良相媲美的,我看只有黄忠定军山力斩夏侯渊这一仗。黄忠凭此之功位列后将军,与关羽并列。可是,关羽并不是只有这一场颠峰之战。 张飞关羽都有万人敌之称,不过时人即称张飞之勇亚于关羽。三弟,是不如二哥的。 马超也是三国的时候猛将,不过诸葛亮曾有这样的评价: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蜀国的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无疑是第一人。若是加上赵云,以五虎将论之,关羽仍然是第一。 关羽的强大,不只是一骑当千的个人武力。早年刘备虽然兵少,只要是分兵,必然是由关羽另领一路。大兵团领军作战,也是关云长的强项。刘备入蜀之后,就是他独自镇守荆州。 樊城水淹七军一战,是关羽一生最辉煌的颠峰大战!这一战关羽击溃曹军三万人,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号称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一点迁都。这一战,也是关羽一生辉煌即将落幕的转折点。 于禁兵败之后,曹仁死守孤城,他的等待没有被辜负,援军到了。徐晃带领军队越过重重障碍,直攻蜀军的大本营,击败了关羽,还留下了长驱直入这样一个成语。 徐晃虽胜,握有水军的关羽仍然处在不败之地。如果不是有孙权的背信弃义,如果不是有吕蒙的偷袭,如果不是有糜芳的背叛,关羽仍然输不了。 在多重打击之下,关羽败走麦城。可惜,他没有等到刘备的援军,突围失败后,被擒遇害。关羽阵亡,荆州失守,刘备再无一统天下之可能。多年之后,刘禅给了关羽一个壮缪侯的谥号。据后人评价,这算不什么"恶谥"。 身为蜀汉头号大将,留下个了不算恶谥的结果,关云长的遭遇,也让人有些唏嘘。 关云的地位,在死后却是不断的提升,由侯到王、到帝,最后成为武圣。而且,关公同时为佛道两教供奉,世所罕见。不过,据有人研究,明朝时代,关羽还是岳飞并称,关岳合祀。到了清朝,努尔哈赤酷爱《三国演义》,把这本小说当成兵书教给子孙学习,关羽的地位也被不断的提高。而岳飞则被雍正帝下令将移出了武庙。 由此,关帝崇拜大盛,关帝庙成为当时最多的庙宇。关羽也正式被清廷捧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