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金岭南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广东 韶关 512000) 【摘 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紧抓并改进的工作,现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成本管理与控制还有着许多问题,改善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观点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大中型企业;成本管理;控制 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成本管理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增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需要以降低成本、控制成本为核心,着重对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制度进行改善,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达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成本管理的作用及含义 通过对成本的管理,在保证技术、质量达标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管理措施,降低生产消耗等方式,能有效的使成本得以降低,从而增加企业获得的利润,得到竞争的优势。不过成本管理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有时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增加成本以得到其他方面的利益,企业成本管理应以企业的全局作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来进行制定,不同的战略组织不同的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进行控制与改善,以长久的竞争优势为目标,使企业能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 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指生产经营中各项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等一系列管理行为总称,其主要包括成本决策、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二、目前成本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管理模式落后、不全面是企业管理中一个严峻问题,成本管理的目的、范围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生产过程,而未注意到销售过程和供应过程,只注重投入生产后,而未注意到投入生产前生产要素及产品设计,将成本管理范围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未考虑其他相关企业及领域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仅局限于如何降低成本,而未注意从利益的角度去看成本所能引起的后发效用,对降低成本也主要通过节约的方式来进行,而未考虑根据成本的效益原则,发生成本以获取更大的利益。部分企业的管理也比较薄弱,没有规范的成本决策、预测,成本的核算也不够全面,例如成本核算中对生产成本注重,而未考虑到产品设计及销售的成本。现在企业成本管理应不断改善,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管理模式更全面、更准确。 成本管理方法陈旧,无法适应经济环境要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卖方向买方的转变,生产性的成本占比降低,流通性的成本占比增高,但许多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多注重于生产成本的管理,降低耗材、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未考虑到销售、开发等成本的控制,导致无法适应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应根据经济环境对成本管理进行调整,废除陈旧的成本管理方法,制定符合当前环境需求的管理措施,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当前市场立足,得以发展。 国有企业中管理人员有较大的流动性,管理人员为晋升只注重当前业绩,没有关心企业以后的发展,导致企业出现明显的阶段性,造成成本管理混乱,新任管理人员接手后对成本管理改进困难,从而引起恶性循环,这也是成本管理中常见问题。 因传统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往往有执行力不足的情况,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还有长期以来人们将成本管理视为财务或管理人员的专属工作,导致管理成本的人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人不懂财务,职工对成本控制问题也就无从可问,从而对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因此职工没有市场压力,没有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还有着不良的利益动机,管理人员为获取利益做出偷税逃税、伪造业绩等行为,使成本信息的虚假性越发严重,导致成本管理活动效能降低,严重时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或是其他不利影响。 企业内部过细的分工导致资源浪费也是成本管理中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内部分工过于精细,对企业人员的协作管理要求就更高,从而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提高;分工过细也会造成管理更为复杂,对企业管理的效率提高有一些影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或经济损失;分工层次的增加会使信息的传递时间加长,信息反馈难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决策更容易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三、加强成本管理的方法 成本管理方法陈旧,无法适应经济环境要求,应转变成本管理控制的核心,有时在相同情况下,增加成本支出反而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在成本管理控制上应与企业的战略配合,对企业及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以形成合理的企业战略,使企业更好的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要加强成本管理,可建立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使企业各个部门的目标达成一致,统一化的对成本进行管理,有效的控制各项成本的变化,建立成本管理规定,对企业成本的考核和监督工作进行加强,确保在成本计算中不会出现伪造数据等不良情况。 通过技术来降低成本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如今社会经济的增长依然是依靠消耗大量的物资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成本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通过创新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循环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等有着重要意义。 对成本管理的思维要进行拓展,如今成本管理不该是单纯以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应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为目的,重视生产前、生产中及生产后的成本管理,若企业短期成本有所增高,但对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有利,那该战略方案可行,还要注意成本管理的重点应前移,事后控制往往造成许多麻烦和不利影响,应以事前预防为主,在成本规划时就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最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案。 企业成本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可加强企业激励及约束机制,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工作的态度,采取管理人员造成的收益决定成本管理的绩效的方式,以提升管理人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 风险管理也极为重要,越大的風险越容易给企业造成损失,有效的减小企业决策风险能使成本最大利益化,降低风险可建立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对内部控制的体系进行完善,加强风险管理及评估,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对内部监督加强,以保证成本风险最小化,避免损失。 四、结束语 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虽然成本管理与控制在理论上已较为成熟,但许多企业在实践中仍然不够重视,还有部分企业保持着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社会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经济体系的变化,若企业还不对成本管理重视,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将会导致企业越来越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参考文献】 [1]张晓芬.浅谈人工成本管理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调控[J].中国经贸,2014,17(22):207-207. [2]周丽霞.国有大中型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4,12(19):26-27. [3]尹鑫.关于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2):106. [4]董利.浅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J].财经界,2013,21(14):39,44. [5]曹彦娜.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15):34-35. [6]陈爱彬.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2,13(5):279,281. [7]李学峰.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5,14(3):20-21. [8]孙延斌.试析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财经界,2015,21(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