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4小时》是一本由刘薇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1.00,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24小时》精选点评: ●《最后24小时》下一部是《儿科病房》,两部即可分别阅读,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已正式出版上市。 ●虽然苏幕遮过于完美,但是整体很真实。将24小时之中串联其他内容也很流畅,在放假回家的路上读完,很精彩。 ●好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本书很写实,里面的内容贴近生活的真实面貌,可以很好的了解儿科、甚至整个医院体制的情况,二是:我家宝贝刚出生6个月,所以我更能体会患者家属的感受,也更愿意深入的阅读下去。 本书没有一面的去弘扬正能量,也没有立足于揭发阴暗面以便博取眼球,既有苏莫遮这样年轻有为的医生,有裴路宽这样腹黑的医患处理负责人,有张正英、陈文德这样让人敬仰的老一辈,也有戴宇斐,周萌这样努力拿起交接棒的年轻一代。让我了解医院的同时,更让我愿意去信任和体谅医护工作者! 我的弟弟刚刚报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我会送这本书给他,让他能更好的体会如何当一名好医生。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每个医生都会遇到一个令他终身难忘的病人,在这个病人的"帮助"下,选择自己的从医之"道",坚守一生。 ●一个完美形象为主角,儿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很多事件很有针对性地剖析问题看内在。可看性很高,就是主角太完美有点不真实感⁄(⁄ ⁄ ⁄ω⁄ ⁄ ⁄)⁄期待出续集! ● "病人用生命增长医生的见识,医生要用技术感恩他们。"苏莫遮也许完美地过份,但这正是病人期待的以及医生要做到的标准。医生不仅要治"病"还要救"人",作者反思到了现在的医生很多只做到了前者。针对当前医环境,本书意义在于让更多人看到,医生和病人不是天敌,而是一起对抗病魔的伙伴。 ●能将一天24小时写成一本书,很不易。而且文字优美,细腻。对不学医的人儿科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普及作用。 《最后24小时》读后感(一):你是否也因这些话共振了心灵? 当读完一本好书,常常会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很想为之写下什么与别人一同分享,又生怕自己还没有参透其中的精髓,很想及时记录下所思所想,又不知如何下笔,就像《岛上书店》中说的,描述让我们讨厌的东西比描述喜欢的东西可容易多了。(心里另一个声音在说:也可能是因为懒!)好吧,今天就先总结个文章中喜欢的句子摘抄,中间有一些读的时候身边没有笔忘了画出来,有空再补上。 作者为小说画的钢笔画插图——P4 《最后24小时》读后感(二):《最后24小时》之后的《儿科病房》 《最后24小时》与《儿科病房》是姊妹篇, 而我关于医疗人的创作, 很可能还不止于此。 如果说《最后24小时》是用钥匙孔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延展, 那么《儿科病房》就是以多棱镜的角度去折射多维度的可能。 还是那家医院, 还是那些医生, 甚至还是那些患儿, 不同的是, 医院陷入了困境, 医生还在坚持, 患儿却已长大。 毕竟两段故事之间已经间隔了12年。 因为当初医院和医生给予了那些孩子们能够活下去的机会, 所以现在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在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医院和医生…… 真实的生活与虚幻的创作告诉我们, 生命之脆弱、人性之恶,也许无法预估, 但,生命之坚韧、人性之美,亦,无以言表!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刘薇 《最后24小时》读后感(三):好书相伴,开卷有益 小说《最后24小时》以现今最受关注也最为敏感的"医患关系"为写作题材,内容真实生动,有些描写更是一针见血,见解深刻独到。我们从中读到了医者仁心,读到了成就骄傲,读到了病痛困境,也读到了可能只有医务界同行才能明了的艰辛酸楚、忧虑悲伤。小说虽以"困境"开篇,但透过小说更多的使读者感受到的是困境之后的人间温暖以及带给我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感恩惜福的生活启示。 作者文笔细腻,灵思所到之处皆是妙笔生花。文中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画面感很强,且情景交融,不仅渲染了氛围,更巧妙地烘托了人物心境。写作手法更是新颖独特,每个章节前都以人物的内心独白作为开篇,对已经出场或即将出场的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完美的诠释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我们深入了解人物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细节方面,文中人物起名很有创意,独特不俗套。初看第一章节前落款"苏莫遮",光看其名足以令人浮想联翩,也正如与教坊曲名音似的《苏幕遮》一样意境深远,像后边陆续登场的裴路宽、劳其安等人物名字也感觉颇有深意。 作者医学专业功底深厚,医学术语表达精准,没有医学基础的人读来都觉得收获颇丰。文中穿插描写了儿科常见病的医疗知识以及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方法,相信在品读佳作之余亦能够帮助家长朋友们多掌握一些与宝贝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常识,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宝宝。除此之外,文中还涉及文学、美学、音乐、影视等知识,还有多幅作者自绘的精美插图,处处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细腻的生活感悟,是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的。 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真心期待这部好作品能够拍成影视剧搬上银屏,同时也期待作者的下一部佳作。 《最后24小时》读后感(四):第一部长篇小说——历练与升华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 那就是, 但凡之前没做过的事情, 都可以被算作是人生第一次。 所以, 尽管之前发表过不少散文、诗歌, 这部《最后24小时》确实是我撰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这部长篇小说, 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八点到次日凌晨两点。 这倒不是为了便于思索而刻意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分, 而是因为白天还要正常上班, 而且上班时, 真的还是非常忙碌的。 当然, 即便如此, 许多人还是对此感到惊讶, 惊讶于我创作的"速度"。 其实我只想告诉他们, 之所以我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 在没有打稿或做框架的前提下, 每天坐在电脑前, 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的喷薄而出, 并不是依赖于文思如潮, 而是因为在医学的殿堂里积累了20年、历练20年。 这部书的故事, 有85%都有真实的病例作为支撑和依托, 这也许便是它读起来非常写实的原因。 当然, 诠释的手法还是有技巧的, 不过由于书里面许多文字, 都是我内心深处想要表达和分享的, 也算是一种思索的升华吧, 因此依旧会让人感到相当的真诚。 我不是什么"大家", 甚至不敢妄称"作家"。 但却得以以这本书, 和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 因文字而结缘, 所以特别感谢所有耐心阅读的朋友们, 更要感谢每一位在这里留下评论的读者。 在去年这部长篇小说之后, 今年我将会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 题材依旧是医疗相关, 甚至连人物都和第一部书互动、关联。 支撑写作的动力, 是我对医学人文的反思。 当然, 在写作手法上, 第二部长篇小说可能会稍微成熟一点, 但依旧不变的, 是我对医学的尊重、对写作的眷恋、对读者的感恩。 真诚的致谢。 《最后24小时》作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