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shadow是荣格分析心理学里另一个重要的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概念,简单来讲,就是人格面具不能接受的心理内容被压抑到了阴影的层面,在阴影里包含着个人的意识自我不能接受的心理内容,不符合集体规则与社会规范的心理内容,以及我们人性中最接近动物层面的那个部分的内容,包括我们的冲动、欲望、愿望以及各种生命能量。所以,阴影存在于我们心灵世界的深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世界之外,不被意识所觉察。 在当今以二元论思想作为主流的世界里,在"好"与"坏"、"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的两极化思维模式中,通常,人们会自动化地将阴影归入消极的部分——"阴影是坏的"。不仅如此,还会用尽力气去压制它。事实上,阴影原型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天使、有魔鬼、有捣蛋鬼(trickster)、有精灵、还有巫婆、还有更多更多的内容,如同浩瀚深邃的海洋深处,既包含着不被社会规则与集体态度所接受的内容,也蕴藏着我们生命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能量便是生命的勇气与生命的力量,主要以创造力和想象力表现。 如果一个人过分认同自己的人格面具, 他/她压抑到阴影中的内容也就越多,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很常见:说着正确与美好的话语、向他人向自己呈现着正确与正常的生活方式。我常说,这样的人很"正确"地生活着,因为所有的"错误"都被压抑到了阴影里,而且所有"错误"的内容必须与"正确""决裂"(split),否则,正确的生活总是会受到"错误"的干扰。然而,看似被我们"决裂"的内容或者不被我们意识觉察的内容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 所有被压制的内容会在阴影中汇集,最终形成一种负面的能量,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灭亡,就是沉默中爆发。"所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那些看似理性并热衷正确生活的人,亦或身体及情绪生病,抑郁低落,二者都是因为他/她与"生命力"失去了联系,生命正在走向消亡。亦或关系生病,总是被各种关系的困扰与纠缠,或者在生活中时时处于爆发的状态,时不时不可控地爆发破坏性的情绪行为。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爆发之后同样是灰烬。 所以,当一个人与自己的阴影失去了联系,过度生活在人格面具中时,他的生命终将失去生命力,如同死一般的活着。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命欣欣向荣时,我们便需要不断地与我们心灵深处甚至底层的阴影建立联系,不断地看见它,听见它,觉察它,知道它就在那里,并以拥抱的态度与它相处。 所以,我们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终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我们与阴影的联系。 所以,生命成长的真正方向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是最终成为自己的过程——自性化individu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涵之一便是不断觉察与明白并将阴影的内容整合进意识世界的过程。 当然,阴影具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在这里提到阴影并不是为了深入讨论阴影本身,而是为了在探索了苏黎世的人格面具后,再去看看苏黎世的阴影——人格面具背后的内容。 在《梦里.梦外》(2)中提到了Limmat河上有一座大教堂桥,这座桥的一端是象征着苏黎世人格面具的新教改革者Ulrich Zwingli的塑像,而在大教堂桥的另一端还有一座塑像,这座塑像则是苏黎世宗教的左翼改革者再洗礼教派的领导人Felix Manz。他由于与当时苏黎世权威的意见不同并坚决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于1527年1月被政府处于死刑——他被砍掉手和脚然后被扔入Limmat河,而他的六个追随者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受到了同样的遭遇。这个故事里充满着对不同事物的严厉地排斥与冷酷地残忍,与人格面具所倡导的精神相异的内容被残酷地压抑,而这段历史事件便以阴影的方式在苏黎世的历史中存留下来。 2004年,苏黎世城市与苏黎世行政区改革教堂表达了他们的忏悔,并愿意为这些残杀承担责任。为了承认由于新教自身的偏执与狭獈而导致Manz及其追随者们的殉难,决定在大教堂桥头修建Manz的塑像,这个塑像是对过去犯下的罪恶承认并忏悔的标志。 Murray Stein在文中这样写道: The plaque here at the riverside represents Zurich’s recognition of this bit of shadow from its history. I take it as a sign of the city’s individuation, a move toward 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 for its past and present acts of intolerance and brutality. 在河边的这个雕像代表了苏黎世对自己历史上的阴影的承认。我将其视为这座城市自性化的一个标志,一个对自己过去和现在偏狭与残忍承担责任的进步。 新教的精神中从来都没有宽容二字,它有着锋利与严厉区分界线,在新教鼎盛的时期,最著名的就是新教对异教徒的迫害与严禁。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见地以及不同的思想的极度排斥也是新教的精神之一——不同之人被称为异教徒。这样的精神内涵在当今的苏黎世是如何体现的呢? 记得第一次与瑞士人相遇是1994年在从北京去巴黎的瑞士航班上,那时在内心就有一种感觉:在不可挑剔的礼貌后面总有另一双眼睛在看着我,只是我无法明确那样的眼神是怎样的。这次在苏黎世居住,我的房东是地道的苏黎世人,每天和苏黎世人一起上车下车,一起超市进出。我一直在观察并感受着苏黎世人。无疑,苏黎世人是礼貌的,是教养的,是友好的,是专业的,是职业的,是互相帮助的,但在这些背后,总会感觉到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界限隔在那里,我一直在内心捕捉那种若有若无的看待不同文化的那只眼的感觉,直到写到这里,有一个词涌入我的内心"隔靴搔痒"——那种礼貌与友好、那种教养与专业仿佛形成一道似有似无的墙,让你享受其中却不能靠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地理条件上,瑞士地处中欧,多山环绕,其中阿尔卑斯山脉占了60%的面积,人们进出困难,直到19世纪初中期,各路名人,如英国的雪莱、拜伦,德国的歌德、叔本华,俄国的伏尔泰、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等等来此旅行,往往要经过山势险峻路途,如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样,被群山环绕,从象征层面上,既是被保护的,也是被隔离的。 而在历史上,瑞士在1815年成为永久中立国,中立国的地位让瑞士免于了战争的炮火的苦难,而在今天,瑞士,既不是北约成员,也不是欧盟成员,瑞士法郎是他们国家的货币。中立国意味着,和谁都可以有些关系,和谁都不会有过于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尺度如同苏黎世对不同文化的态度一样,是有着一个看不见但是存在着的界限来维持的。 新教中有着对异己的严格界限和残酷的态度,群山环抱是界限的象征,中立国的地位是界限的表达,这样的界限起着保护与限制的作用,在这种相伴共生的保护与限制中,苏黎世人的教养里透露着一种未经世事与未受苦难的天真,而这样的天真使他们享受在自己创建的山清水秀的世界里,使他们对外来的事物与不同的世界有着天然的陌生与距离。 而苏黎世对自己阴影的接纳与承认,意味着苏黎世正在缓慢却勇敢地与自身的阴影建立联结,意味那个若有若无的界限正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这也许就是现在的苏黎世:在沉静中透露着活力,在传统中跳跃着开放,在质朴中传递着华贵,在不变中感受着灵动。 所有这一切,都将回归到苏黎世的生命核心——灵魂。苏黎世的灵魂在哪里?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原文作者:王颖(成都慧爱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慧爱微信号:慧爱心理咨询)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文章,皆为原创,未经授权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