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了。一个是西楚霸王,一个是市井混混,两方有名的较量也就在于那一场鸿门宴。明明项羽有很多很好的机会可以杀死对自己最有威胁力的刘邦,可以他一直没有下手,最终被刘邦逃脱,也注定了自己的结局。那么,为什么项羽一直不理会范增的暗示,没有杀掉刘邦,是犹豫不决,还是不屑一顾? 在中国历史上,成王败寇的事情有很多,成功了,你就是英雄,失败了别人就会耻笑你,自古很多成功的人都是踩着失败的人,使自己登上历史的巅峰。历史上有很多失败的人,尽管他们最后失败了,但是人们还是很佩服他,崇拜他,比如项羽。 毋庸置疑,项羽是英雄,尽管自己失败了,但是后来的人还是很崇拜项羽。其实项羽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只是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而已,比如鸿门宴。在鸿门宴上,刘邦的小命就把握在项羽的手中,如果项羽干掉刘邦,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之争,也不会有自己自刎乌江悲惨的下场。 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不能假如,那么项羽有机会杀掉刘邦,为何没有这么做了,说起来有三点原因。 第一,项羽根本没有认识到刘邦的厉害,根本不把刘邦放在心上,他们两人虽然一起打天下,但是项羽明白刘邦是个废物,根本没有多大的能力。 封刘邦为王,只是平衡势力,刘邦打下咸阳,难道不是项羽吸引了秦军的大部分主力,项羽杀人不眨眼,如果发现刘邦是个人才,自己早就杀了。只能说刘邦还是有命,韩信,张良,萧何等人都辅助刘邦,如果没有他们的辅助,根本不可能取得天下。 第二,内部矛盾,项羽的家族项氏和范增是有矛盾的,项羽和是靠项氏起家,自己根本就不是最后的敲定人,就算项羽听从范增的意见,杀害刘邦,项氏也会反对,所以就出现了半夜向刘邦通风报信。在项庄舞剑的时候,故意有人阻碍,项羽看到矛头不对,就放弃了杀刘邦的决心。后来范增不被项羽信任,就是他干不过项氏集团,项羽也没有办法,谁叫自己不是最后的敲定人了。 第三,项羽为了建立霸业,要为大局着想,我们要分清楚,霸业和帝业是两种概念,霸业是诸侯性质的,就是各诸侯各自为政,但是承认项羽老大地位,比如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样。帝业就是皇帝,皇帝就是老大,下面的人都要听自己的,对皇帝要决定的服从。 项羽封侯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各诸侯听从我的,对各诸侯还是比较宽容的,只要你承认我是老大,这时候的刘邦向项羽服软了,承认项羽老大的位置,所以项羽很高兴,后来有的诸侯不听话,项羽就打他,而那些听话的诸侯就没有事。所以刘邦能从鸿门宴活下来,不是项羽仁慈,也不是身不由己,只是自己根本就不会杀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