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暑假,孩子们放假了,家长和孩子们本来应该享受轻松时光,但是咨询室却开始热闹起来,来咨询的孩子和家长多起来,一些平时因为上课而掩盖的问题和情绪,在这如火的假期,犹如火山爆发一样,不断地涌现出来。 在这期间,前来咨询最多的是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而他们的问题中最多的是集中在玩电子设备:电脑、游戏、手机……的上面。 一个高中的男孩,因为这次期末考试没达到承诺的标准,假期被父母没收手机,限制上网,直至成绩达标方可再用。孩子的情绪彻底爆发,在家里发火摔东西,亲子关系急剧下降。 一位初三的女生来倾诉,每天爸爸和妈妈都像监视小偷一样,做作业时会突然推门进来检查她是在做作业还是看手机,晚上睡觉前还要检查一下,确认孩子是睡觉还是玩手机。女孩说,她只能半夜偷偷在被窝里玩。 还有一位焦虑的爸爸前来求助,因为儿子玩手机不听规劝,一气之下把儿子的手机砸了,儿子离家出走三天了,孩子直接到了同学家,不回来了。 手机等电子产品真的只是一个玩具吗?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它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就跟古代的书信一样,手机是当今社会人们沟通的一个媒介,没有了手机,孩子们有可能就与社会脱节,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节奏,所以使用手机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手机是孩子们重要的社交方式。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自我认同的能力,孩子们需要通过同龄人的目光和评价来确定自我价值,来给自己定位,所以需要与同龄人保持高频度的交流。手机和网络这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脱离了手机和网络的孩子,就好比脱离了大部队的孤雁,他们就很难融入同龄人的朋友圈。 第三,手机是青春期孩子的"过渡性客体"。看过我文章的朋友们和抚养过宝宝的家长们,都熟悉宝宝在很小的时候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这就是宝宝在离开妈妈之前的"过渡性客体"。那么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有一个"过渡性客体"来帮助自己度过从孩子到成人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帮助孩子度过一个从幻想到现实的过渡性阶段。 父母们可能还记得自己是怎样度过青春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琼瑶的爱情小说,80年代中期有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90年代有周星驰的无厘头,二十一世纪有韩寒的叛逆,这些都是不同时代青春期孩子们的"过渡性客体",所以即使没有手机,青春期的孩子也会迷恋另外的东西,作为他们连接幻想和现实的媒介。 综上所述,手机等电子设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减压。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内部有身体发育荷尔蒙给他们带来的躁动,外部有学校家长带给他们的学习压力,内外压力叠加,他们无法言说,无法拒绝,甚至难以交流,只能通过手机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过去孩子可能在青春期,老师家长可以把他们困在家里,不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互联网的世界,老师家长面对没有围墙的孩子如果还要采取原来的方式来对待,恐怕有些不合时宜。 学习和手机必然是一对矛盾吗?答案是否定的,关系协调的好,它们是可以相亲相爱的。 首先家长要自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心理来看待和考虑问题,同时尽最大可能与孩子的心理保持步调一致,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他们才有可能与我们交流,听从我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样您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境和恰当的氛围中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进而使其走出游戏瘾、网瘾等不良癖好。 其次,鼓励孩子自觉地通过手机进行正常的交流和学习,有不少同学利用手机检索中引文的学习资料,下载App背单词,了解感兴趣的各类新闻、知识、信息等,让孩子们觉得手机是交流和了解外部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能够自主掌控的工具。 作者简介: 王黎 已帮助过 3910人 入驻年限 4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