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又有一位老师调到县城里了!这一消息在校园不胫而走,很快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办公闲暇的谈资,这是自去秋以来学校调入县城的第4位教师。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落后,远离市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原因,不少优质生源陆续外流。这反过来加剧了当地教学质量的下滑,并日益形成恶性循环,加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为使自己的子女也享受好的教育,或使自己更有发展前途,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不少教师也相继想办法调动"进城",一时形成乡下教师"进城热"。 据我粗略统计,自2000年以来,学校调入城内的教师达20人之多,期间,只有少量的新招聘教师被分配到校,并且,这些新分配的教师也是两三年后就找关系调动,然后走人。看着日渐减少的学生,日益冷清的教室和日益纷繁杂乱的教师心态,还在学校坚守的老师也是人心思动。不少教师不惜东挪西借,筹钱在县城买好了房子,只等一纸"调令",实在走不了的只占少数。 据我观察,"进城热"绝非个案,而是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加剧农村学校师资的贫弱。农村学校本来师资就弱,不仅总额严重缺编,而且学科不配套。随着近年来教师年龄老化加剧,退休教师人数增加,教育主管部门又严把新进师资关,已使得不少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学校,开本上课已成问题,再加上频频调入城内教师的离去,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只好让一些老师加带、兼带一些学科,还不行,就只有低价在社会上聘请代课教师,这些教师多数只有初高中水平,素质低,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恶化农村学校教育生态。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本来就不高,随着教师"进城热"的兴起,且高烧不退,加上大多进城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这种优秀师资的流失,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老师的心理浮躁和动荡,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三是滋生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进城热"中的教师其实并非都是优秀教师,就算是优秀教师,以现在的情况,无论从总数看,还是从学科看,城里教师已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挤"进城,就必须另想办法,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进城的机会和门票。这样,一些不正当手段,如托人情、送礼金等腐败现象就会潜滋暗长。一旦成功,这种手段就会被"复制"和"粘贴",被更多急于进城的教师所效仿,其消极影响可想而知。 农村教师"进城热"与国家努力推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但愿这种现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让农村教师能够安心从教,扎根农村,让他们能够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职业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