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后的成功是离不开手下的这群人的,他就像是当初的刘邦一样,知人善用。韩信点兵岁多多益善,而刘邦却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一点。若是说韩信点的是兵,那么刘邦点的就是将了,而朱元璋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朱元璋一直和刘邦惺惺相惜,不仅仅是因为刘邦和他一样都是草根出身的皇帝,更是因为对方的许多理念和他相同,因此在南京历代帝王庙建成的时候,朱元璋将从古至今的君主选出16位祭拜,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对别的帝王他都只敬一杯酒,唯有在刘邦的神像面前,他连敬三杯,他深知从草根到帝王的过程有多么的不容易,在敬佩刘邦的同时,也不无沾沾自喜的嫌疑,事实上这两位帝王即便称帝之后也颇有许多相同的做法,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大杀功臣名宿。 而朱元璋在杀功臣方面更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开国功臣几乎被其杀了个精光,不过我们所熟知的刘伯温却逃过了一劫得以善终,尽管许多史料中说刘伯温之死为胡惟庸投毒所致,背后又有朱元璋的影子,但正史之中并无这方面记载,仅是一些合理的猜测罢了。 而刘伯温死的时候是在洪武八年,此时太子朱标仍然健在,朱元璋虽是武夫出身脾气不好,却也没到滥杀功臣的地步,他要将自己最豪华的班底留给朱标,但朱标死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原来留给朱标的班底,怕朱允炆驾驭不了,朱元璋这才有了杀心。 刘伯温似乎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在洪武三年再三告老还乡,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伯温深知此点,树大招风,人若不知足,迟早有哭的时候。 此外以刘伯温的功绩,竟然只被封为伯爵,比起公侯来说差了一大截,但刘伯温的功绩被封公侯也无可厚非,毕竟他帮朱元璋战胜了最难战胜的两个敌人,陈友谅和张士诚,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就已经认识到了刘伯温的才华,将其任命为军师,其后北伐连捷,刘伯温功不可没,被封"诚意伯"显然有失公允,而他自己却欣然接受,其实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刘伯温并不是那么信任,或者说是忌惮他的那种能力。 刘伯温病重时,把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随后病故于家中,朱元璋闻讯松了口气,他再也不用担心这经天纬地的奇人威胁大明的江山了,可有人却说刘伯温在临死前跟两个儿子密谋了很久,并且将其毕生心血写成兵书"百战奇谋"传给儿子。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让这部兵书落到别人手里,刘伯温的毕生心血若是被其他人学到,说不定又是下一个刘伯温,这种人即便没有谋反之心,对大明的江山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所以此兵书必须要掌握在他朱家的手里,因此刘伯温刚死不久,朱元璋就赶紧派胡惟庸前往吊丧,实则是打听兵书的下落。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却说,父亲临死前确实将兵书交给了他们,但刘伯温知道皇上多疑,兵书存于世上恐怕会给他们刘家带来祸患,因此让他们给烧掉了,如今只剩下一本《郁离子》和一封家信呈给皇上。 胡惟庸无奈,只能拿着《郁离子》和家信返回京城交给朱元璋,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遗言根本就不信,他不认为对方会一把火烧了毕生心血,肯定是被他藏了起来,每每想到此处,朱元璋就坐卧不宁,其后又再次让胡惟庸去打探消息,并且以给刘伯温翻盖府邸,修建墓地之名将刘家翻了个底朝天,最终却一无所获。 老朱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过兵书,在其生命的尽头,更是将自己的孙儿叫来,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这本奇书,如此大明才能安定。 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开的玩笑,两百多年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闯进北京城,在皇宫的杂物中发现了那本《郁离子》,李自成对刘伯温非常的崇敬,因此小心仔细的翻阅这本收手稿,但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这本书多有破损,但也正是因此,他无意间发现这本书竟然页内有页,书中藏书! 原来朱元璋一直寻找的宝贝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可惜他一得到"郁离子"就置之不理,所谓"郁"有文采之意,"离"在八卦中属火,"郁离"有文明之意,刘伯温用心良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