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家长需注意说服孩子的方法


  有时孩子想做一件在父母看来不该做的事,父母就费尽口舌指出其中的坏处,可孩子不管,他们自有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你难以说服孩子,反倒被孩子弄得不知所措。
  心理学家认为,做父母的必须学会说服孩子,这有利于巩固他们在孩子心目中已确立的权威。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也希望父母拥有这种位置,这使他们对外部世界更具安全感。然而他们又希望超越父母,摆脱父母权威笼罩下的阴影。尤其是当父母强行灌输那些在他们看来很枯燥的概念,让他们去做那些"没有意思"的事情时,这种带有反抗意味的固执便表现得特别突出。连一个三岁的孩子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如果你不理睬他的要求,他就会不顾一忉地哭闹下去,直到你无计可施;如果你要让他此刻"乖一点"、"听话一点",但你说话的同时,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那孩子就会装做"没事儿人"似的,继续哭闹,直到把你惹火为止。
  八九岁的孩子学会了另一种方式:反驳,而且充满了技巧,相当成功。我们看到过父子间辩论的场面。
  一对父子相互反驳对方的论点。主题是"谁比谁聪明":
  ——那么爸爸我问你,到底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呢,还是牛顿的爸爸?
  ——当然是牛顿喽。
  ——那你看是谁聪明,是爸爸呢,还是爸爸的儿子?
  爸爸一时语塞,他必须找到更好的方式进行反驳,否则,孩子的"胜利"将使他在一个玩笑中失掉面子。尽管他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机智、聪颖,从心里感到高兴。但从另一方面讲,他同样希望拥有儿子对父亲"永远的敬重"。于是父亲微笑而且充满自信地说:
  "那么儿子,我想应该这么说,爸爸不一定永远比儿子聪明,可儿子也不一定总比爸爸聪明呀。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到底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呢,还是牛顿的儿子?"
  这便是艺术。儿子对父亲的论点,只是看到了一个方面,而父亲则关注到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既鼓励了儿子,同时又反驳了儿子论点中的不足,不能不使孩子从心里服气。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们要想让孩子信服自己,仅仅观点正确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和与之交往的技巧。当孩子看到父母就像看到自己的伙伴一样亲近,说话婆态并非居高临下,而同时又能以令孩子意想不到的结论说服他,他自然会"言听计从"。因为,孩子同样注重自己的荣誉,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再对抗下去,何况父母的说话方式完全是平等的。父母也并没有以一副"胜利者"的样子来"驱使"孩子去做什么,这使他们"服从"起来或做事情时感到更愉快。
  当然,孩子也有可能照样依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论你说什么,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态度确实非常固执。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孩子难以被说服而表示反感。孩子们不会厌倦同父母之间的交流,做父母的之所以不能转变孩子的某些非正确的观点,肯定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也许孩子认为你的论据站不住脚;也许承认你所说的观点,只是一时还把握不了。
  尚有些许"面子"问题没解决,但心里已经接受了。如果还一味固执,那就需要认真对待,既不能纵容,也不能粗暴。
  性格使然,必须加以改变,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不会总是依顺你的性格。
  孩子正在回味你所说的话,应该给孩子一定时间考虑,这样会使他更加稳重、聪明。
网站目录投稿:听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