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每逢重大节日,如教师节、新年,都会收到来自学生的礼物:各种样式简单的明信片,满满写的都是对老师的敬与爱。还有一次,收到一个鼓鼓囊囊的大信封,封面上是礼物清单:一张白纸,愿老师可以任意写下美好的愿望;一块橡皮,可以擦去生活中的阴霾;一颗糖果,愿甜美每一天;一包纸巾,拭去伤心时的泪;一枚钉子,愿拥有钉子般坚毅的精神;一个创可贴,受伤了及时保护自己;一支彩笔,给人生添上一抹色彩…… 我深知学生的这份爱,也特别感谢学生的小小创意,让这份师生之爱显得与众不同。师生之间的感情,纯粹美好,自然真诚,值得珍视。 出于学生本心的小小礼物,以表达感情为主,重要的并不是礼物本身的价值,而是借助礼物进行的感情交流。礼物虽小,但其承载的师生情谊却是厚重的。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层面的来往,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交流。每逢佳节,各种高档礼品满天飞,做工精良,价值不菲,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却越来越少。人们相信"礼多人不怪",把礼品当作心意,却忽略了礼物本身表情达意的作用。每逢过节,有的家长就为给孩子老师送礼发愁。不送吧,总觉得别的家长会送,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班上被老师忽略;送吧,那么多老师怎么个送法?送什么?怎么送?有没有轻重之别?真是庸人自扰。 也有关系不错的家长朋友私下问我这些问题,我斩钉截铁:不送!学生给老师的节日礼物,一旦家长参与,就扭曲了礼物的意义,变得物质庸俗。如果家长再在送礼一事上互相攀比,形成风气,则败坏的不只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声誉,也会给整个教育生态带来不良影响。这种风气,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礼尚往来",生日礼物节节攀比,给学生造成更多的心理困扰和压力。 从教二十余年,作为老师,上面那个大信封是收到的最别出心裁的礼物。其它,还有最芬芳的礼物——五十朵手工彩纸花;最有寓意的礼物——一只茶杯寓意"爱你一辈子";内容最丰富的礼物——一个写满字的作文本;最意想不到的礼物——学生从大洋彼岸寄来的明信片…… 前几天收拾办公室,将2016年收到的所有明信片整理,重读,感动再次如温泉涌上心头。随后,我写了五十多张明信片,给这些可爱的学生一一回复,有的甚至回复两张。我想,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它比评语更温和,更易于让人接受;比赠言更亲切,更具有针对性。它可以热情鼓励,也可以善意提醒,可以轻松幽默,也可以严肃郑重;可以抒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也可以告诫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言简意丰,易于保存。 放假前,我将明信片一一交到学生们手上,整个教室里氤氲着浓郁的师生之爱。愿许多年后,我翻看学生的礼物,仍能从一字一句中回味教育的美好时光。也愿我的学生,以后翻看到这些明信片,能够不愧对老师的教育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