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教好孩子理财


  带着包好的午餐和干净整洁的笔记本,各个地方的孩子现在正返回学校,开始学习数学、英语和地理等知识。但有种知识他们无法在课堂上学到,而这种知识无疑对他们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那就是如何聪明和负责任地处理金钱。这堂课是留给家长来教的,可是他们却没有教学计划。
  "在教育孩子注意礼貌和安全、为他们铺床以及传授他们文化知识等方面,父母们都做得很好。"撰写并刚刚出版了《培养孩子的理财自信心》(Raising Financially Confident Kids)一书的个人理财专家玛丽·亨特(Mary Hunt)说,"但很多时候,父母们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培养孩子的理财头脑。"
  亨特说,传授理财技巧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盲区,因为很多父母觉得自己都不会理财。"父母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欠债或者存款不足,认为自己没资格教孩子如何理财。"但亨特说,他们错了。传授理财知识就像是教孩子说话一样。亨特详细讨论了如何谈钱、利用每天的学习机会以及为孩子提供实践经历,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学习资料。
  如何谈钱
  何时开始教授孩子理财技巧?"从孩子出生时抓起。"亨特说。孩子们更有可能学父母的样,而不是按照父母的话去做。因此,从孩子出生时起,就要建立良好的理财行为模式,时常并冷静地和孩子谈钱,这很重要。
  孩子们必须学习的第一堂课就是金钱具有价值,花出去就没有了。亨特建议,和年幼的孩子在一起时,父母要使用现金,而不是信用卡或借记卡。"现金是可见的、清晰的、容易理解的。"她说,"信用卡会向孩子们传递复杂的信息。"如果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孩子们可能难以理解花钱这个概念,以为这张卡具有魔力,能带来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告诉孩子需要(必要的花销)和想要(只是为了乐趣)之间的区别,这也很重要。亨特认为,父母应该通过言行使孩子认识到量入为出的重要性。一个好方法是不要妥协于孩子的每个要求或者自己过分花钱,从而防止只是为了乐趣的购买行为。但亨特反对"我们买不起"这种借口。在孩子眼中,这相当于是说"我们很穷",这会令他们担忧。亨特建议这样说:"我们不应该像那样花钱。"
  零用钱基本规则
  虽然零用钱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但亨特认为,给孩子零用钱是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理财的最佳方法之一。她建议,从孩子6岁时起,每周的零用钱按照年龄大小来给(6岁时每周给6美元,15岁时每周给15美元)。6至9岁时每周给一次零用钱,9至13岁时每两周给一次,13至19岁时每月给一次。这样的话,他们将不断地面临理财的挑战,使手中的零花钱在更长的时间段内使用。
  亨特说,父母必须向孩子清楚地说明他们的责任。要向他们解释,房子、车子、食物和水电气费都是父母付的钱,孩子应该把零用钱当成他们自己的钱。还要对他们说,父母希望他们好好管理这些钱。亨特建议采取以下的管理方法:40%的零用钱用于花销;40%用于短期储蓄,比如购买新的自行车或玩具;10%用于长期储蓄,比如上大学或买车;10%用于捐赠。年幼的孩子可以在存钱罐上贴标签来区分这些钱。当孩子长大后,父母可以为他们开设反映花销类别的银行账户。
  亨特说,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钱时,"就要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并承担后果"。也就是说,这是他们的钱,他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他们在第一周就花光了一个月的零用钱,这太糟糕了,但不要借钱给他们。零用钱的目的就是教他们如何存钱去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通过亲身体验不好的后果,他们就能学会如何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最佳的学习机会
  家常杂务是教孩子如何处理金钱的好机会。亨特建议,在到杂货店购物时带上孩子,使他们懂得如何计划、节约以及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孩子带到商店,让他们拿着购物清单,以此来传授有目的购物的概念。告诉他们不同的定价结构和品牌。问他们,花4美元买20磅和花6美元买40磅哪个更划算?他们将懂得价值,并实践他们的数学技巧。不过,亨特反对带孩子去看橱窗或者过多地去商店,因为这可能会助长孩子的消费主义观念和冲动购物行为。
  银行是另一个很好的实地考察场所。虽然大多数的现代银行业务都能在网上进行,但亨特认为,应该把孩子带到实体银行,向他们展示银行是如何工作的。让他们看着你存钱,或者鼓励孩子向银行经理提问题。亨特说,10岁时是为孩子开始储蓄账户的好时机,同时要向他们传授利率的概念,并允许他们在网上管理和追踪这个过程。当他们到了工作年龄后,就需要活期存款账户和借记卡了。
  还有很多的其他学习机会将自动涌现。作为学习借贷知识的一个途径,开办信用卡能使孩子明白什么是延期支付、收支平衡和付息。第一张薪水支票能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税收,寻找公寓或住宅能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房贷。"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要不断教他们新的、更加复杂的概念。他们会明白的。"亨特说,"给孩子根和翅膀,使他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生存和壮大,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
网站目录投稿:访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