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真人预告片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能国外朋友在看完预告后更多的是期待电影早日上映。但在国人看来,这个预告存在的硬伤实在太多了,我们都知道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所以对于她居住的地方以及装束、妆容会有更严格的要求,毕竟不能违背历史。不过站在迪士尼的角度来看,或许别人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完全遵从历史,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首款预告来了! 7月7日凌晨,在万众期待之中,迪士尼揭开了真人版《花木兰》的神秘面纱,放出了一段一分半的视频预告,主要聚焦于刘亦菲扮演的女主角花木兰身上,包括她梳妆打扮、持剑习武、代父从军、战场厮杀的片段。 哪怕这支预告片的发布时间接近凌晨,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热烈讨论。"花木兰"在外国社交网上悬挂了一整天,以59.3万的推文量稳居排行榜首位,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大部分网友表示了惊艳,"燃爆了""第一个迪士尼华人公主""刘亦菲打戏真的好绝啊"等赞美之词溢出屏幕。但也有一些观众看完预告后,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不适,亚洲面孔讲英文是迪士尼在迎合全球观众,fine,可一个北方花木兰为何要住在土楼里?还画着穿越时空的妆容? 《花木兰》预告片很燃,天仙打戏很飒,迪士尼爸爸很重视,这都没有错,但这也不能掩盖预告片中的诸多违和细节,如果非要说国内观众有哪些不满,主要就是这些该死的bug了吧。 预告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引发了争议——一座座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还搭配一望无际的稻田,不仅让人困惑,难道花木兰是个福建人? 根据花木兰这个人物最初来源的《木兰辞》,"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称呼天子为"可汗",再加上后来的"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征战地点都集中在北方,而且当天就能到内蒙古呼和浩特(黑山头),这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方姑娘。 更进一步地说,学者们大都认为,花木兰生活于南北朝北魏区域,打仗的对象是游牧民族柔然。 参考北魏的疆域图,就会发现它跟福建没有半毛钱关系,按照原著设定来说,花木兰怎么也不会生活在福建土楼里,就好比当时齐国人生活在北京四合院里一样,不仅地区不对,时间也是错乱。 福建土楼,听名字就知道,是福建地区(闽西南)独特的居民建筑,采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成圆形承重生土墙,里面住人,也可以顺便搞军事防卫。 而且福建土楼诞生较晚,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明代,《重修虔台志》记载闽西的土匪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永安与连城的交接处建立了两座土楼,1573年的《漳州府志兵防志》则记载漳州地区居民开始建筑土寨以抵御海寇的骚扰。 而北魏政权存在于公元396年—534年之间,福建土楼就算会飞,也飞不到花木兰身边,它整整迟到了一个多世纪! 也有人说真人版《花木兰》并不是参考《木兰辞》来的,而是对1998年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英语:Mulan)的改编,而在这部动画电影中,花木兰是花家(Fa Family)的独生女,她的父亲叫花弧(Fa Zhou),她自己叫"Fa Mulan"。 而什么地方会"花""Fa"不分? 福建!福建人笑起来不都是"fafafafafafa"的吗? 这是典型的闽式拼音,由此他们推断,迪士尼恐怕对花木兰的家乡出现了误解,迪士尼宇宙的花木兰就是福建人! 如果接受这种设定,就会出现新的bug,譬如她一个福建女子,又是如何"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的? 答案只有一个,坐高铁,很可能还是7:07从厦门北开出,17:35到郑州的G2046次列车。 其实在迪士尼自己的对外宣传中,经常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一会"hua",一会"fa",所以在我看来,迪士尼可能真的没想那么多,这不是一个设定问题,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失误。 在真人版电影中,迪士尼延续了这种错误,强行塞给花木兰一个福建籍贯,对于熟知故事背景的中国观众而言,自然是有些不伦不类。 花木兰应该画什么妆? 如果说福建土楼是第一波冲击,那么化完妆的花木兰足以构成第二波冲击。 在动图中,你可以清晰看见木兰盘起长发,鼻梁打得又亮又挺,双颊涂上鲜艳且不均的桃红色腮红,额头一片鹅黄色,眉宇间还点缀了一朵小花,看起来有点……相当违和。 不少网友表示,连神仙姐姐刘亦菲都没hold住这个妆容。 首先讲一句神仙姐姐超美,但这个妆容,真的没问题吗? 有网友表示,花木兰所谓"吓死人"的妆容,是经过考证的,南北朝时期的妆容就这样,而且也跟动画很贴近的。 好吧,动画与史实的关系我们都心知肚明(就是没有关系),根据动画去抠历史真相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如看看这两个妆容到底是什么鬼。 晓霞妆听名字就很浪漫,历史上的起源也与爱情故事有关。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新添了一名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有一天夜里,魏文帝在灯下读书,周围用水晶制成的屏风围了起来。薛夜来过来看望文帝,由于是刚刚入宫,不熟悉各种物品的摆设,走过来时不小心面颊撞在屏风上,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伤口愈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文帝反而觉得她这样更加娇媚动人,对她愈发宠爱。 其他宫女于是纷纷模仿起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命名为"晓霞妆"。 晓霞妆其实就是在眉尾和两鬓之间涂抹的一种面妆,刚开始是涂抹成朝霞余韵,给人一种血痕要干未干的感觉,后来在唐朝逐渐演变成了斜红型式。 所以,花木兰如果化晓霞妆,也不应该是斜红晓霞妆,这比唐朝早了一个多世纪!难怪有人指责这是唐朝的妆容。 而寿阳落梅妆算是比较贴近了。南北朝时期的梅花妆,就是在额头贴梅花形的妆饰,跟刘亦菲的花木兰比较类似。据说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仰卧在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正好落在公主额上。额间被染成花瓣状,怎么也洗不掉。宫中女子见此纷纷效仿,剪梅花贴于额间,后来梅花妆逐渐形成一种风尚。 并不是华为那个"荣耀"啊! 而根据《木兰辞》的原文,"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花黄"指的就是额黄妆。在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文化影响,一些女性从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为黄色,在诗文中,额黄还有鸦黄、蕊黄、约黄、花黄之称。 除了把额头涂为黄色,还有把黄色硬纸或金箔剪制成花样贴于额头。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多种花样,所以又称为"花黄"。 预告片中的花木兰虽然也有额黄,但并没有涂满整个额头,也没有涂抹均匀,确实差了那么一个意思。 总而言之,花木兰预告片,短短几分钟便出现多处硬伤bug,说明团队应该是在中国文化方面做了功课,只是可能浅尝辄止,不够深入。 事实上,以上内容也并不是要较真和挑刺。迪士尼在充实自己的IP库上,对于外国的故事或神话一向奉行"拿来主义"。原型故事加上一点迪士尼独特的奇幻色彩,譬如巩俐饰演的女巫,已经让原本的真实变得不再重要,我们必须承认,所有考究性的争论都是意义有限的,更多是一种趣味。 这部电影本意并不是要复原历史(历史上可能根本没有这个人),讲故事和卖故事才是迪士尼的本意,这也是他们最擅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