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承包的鱼塘有十多亩的面积,夹在大片的农田中间,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天鹅绒上嵌着晶莹的水晶。湖水清澈透明,不同种类的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堤坝上,绿树成荫,各种野花野草疯开狂长。鱼塘只喂养黄鳝,其他的都是野生的。一年四季,鱼塘里丰富的食材充盈了我们的饭桌,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在风筝满天飞的季节,鱼塘边的堤坝上满是肥美的荠菜。我常牵着女儿的手,在明媚的春光里先挖上一篓荠菜,然后从鱼网中捞上一条大青鱼,把鱼肉与少量的肥猪肉掺在一起剁碎,边加水边朝一个方向搅拌,待到出现蜂窝状时再与切碎的荠菜拌均,就是鲜爽的饺子馅。搅拌好的鱼肉还可以做成白嫩的珍珠丸,或是夹在藕夹里,也是别有风味的美食。接着,鱼塘边的蒿草也茂盛起来了,剥出蒿芯,与黄颡鱼一起同煮,鱼嫩草鲜,汤汁似羊奶般白,尝一口,真是鲜掉牙。不仅如此,黄颡炖蒿芯还是治腮腺炎的良方。 鱼塘里野生最多的是鲫鱼,大的可以做成本色本味的清蒸鲫鱼,咸香的豆瓣鲫鱼,酸甜相宜的糖醋鲫鱼,有鸡蛋风味的鸡蛋蒸鲫鱼,还有酸辣的泡菜炖鲫鱼……大的鲫鱼有时也会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些。小的鲫鱼,也不好意思送人,刺又特别多,吃得不爽快。不过,也有办法:把它们一大锅熬上半天,直熬到鱼骨头一捏就散。再用纱布过滤留下的就是乳白色的汤汁了。把珍珠鱼丸放汤里,配上几点葱花,放一点料酒,汤汁鲜美,鱼丸嫩滑,一不留神,就吸溜下去一大碗。 到了冬天,湖中的各种微生物相继沉寂下去,留下更加清澈透明的湖水,这时,一眼就可见躺在河底的蚌块。把河蚌捞上来,处理干净,与姜蒜在瓦罐里同煮,嫩白的蚌肉在微蓝的汤中翻腾,鲜香四溢。或是把蚌肉里加入姜,蒜,红尖椒,花椒,用大火,不断地翻炒,然后加水焖上一会儿就行了。夹一筷子吃,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大汗淋漓,直呼痛快。还有小田螺,炒法也是一样的,把小田螺一个个去壳,先用盐淹渍三五分钟,再炒熟。与蚌肉相比,小田螺更筋道,还有泥土的芬芳。 最喜欢的还是俗称麻古鱼的小鱼(像洞庭湖的小银鱼),大约一两寸长,肥嘟嘟的,浑身都是肉。隆冬时节,在鱼塘随便丢下一只网箱,过两三天,拉起网箱,里面全是活蹦乱跳的,泛着银灰色光芒的麻古鱼。处理干净后,先把锅烧热,再放上冷油,撒上薄薄一层盐,把小鱼一条条摆在锅底,文火慢煎,直到有鱼香味透出,再把小鱼翻面,煎好后把切碎的姜蒜葱放在油锅里呛一下,再把煎好的小鱼倒进锅里翻炒几下就大功告成了。放在盘里的小鱼,外脆里嫩,散发着浓烈的香味。每次,老公总能吃下一大盘,这时候,我往往会打趣他:一群小鱼在肚子里游的感觉咋地啊? 有的时候,会和老公一起在鱼塘里划船,看蓝天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清悠悠的水在桨上流过,就像美好的时光从我指尖轻轻流过,不由得想起了那句有名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