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三个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 笔者选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中职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2000年)(以下简称《初中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以下简称《高中大纲》)三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写作教学方面,《中职大纲》的写作要求更趋近于高中大纲的,略有不同的是,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为适应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应用文的教学提出了专门的要求,这体现出一些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色。 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中职大纲》在口语交际方面能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相应提高了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要求,较能体现出《语文》实用性的特色,可遗憾的是,这一优点未能在《语文》教材(由此而及的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而充分的体现。 从以上《中职大纲》的分析比较,不难发现现行职业教育中的《语文》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 一是现行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定位没能真正反映出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的本质。 二是现行职业教育的《语文》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少,教学要求也不明确。 三是现行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许多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对中职语文教材的分析 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努力,职业教育的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一纲多本"的指导思想下,职教语文教材的品种日益丰富,且还在不断修改完善中。 数量多并不等于质量高,通过对几套有代表性的中职语文教材所作的个案考察,发现现用的职教的语文教材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知识讲授而轻能力训练:对语文能力理解片面,训练重笔头写作而轻口语表达;教材篇目的选择重复、雷同:教材的编排形式囿于传统,不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三、对建设有特色的职教语文教材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设职教《语文》新教材的建议。 1、新教材要适应大语文教育观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职业教育培养了不少专业理论知识过砸而实操能力低下的人才。如果新教材能打破完整的学科体系,能针对职业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语文技能培训,这将有助于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用大语文教育观来指导职教《语文》的编写,一方面可以拓宽职教语文的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在一个互相联系与牵制的系统中更准确地把握职教语文的为与不为。 2、必须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都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也必须牢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大力培养各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将是职教语文未来的发展趋势。 3、必须适应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 信息科学技术的革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职教《语文》也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一堂课的传统模式,要努力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去占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以适应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 作为教本和学本的《语文》教材,必须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教材的电子化、教学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通过对教材本身和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处理,来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必须适应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需要 现代社会,职业能力决定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又决定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学科、课程及教材都应致力于开发、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语文课程虽非专业课,但它在培养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新的《语文》教材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实践等多方面予以较大程度的调整和纠正,以突出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衷心期待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能逐步建设出一个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实际需要的职教《语文》课程体系,能编写出更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语文》教材,以此更好地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