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职物理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


  摘 要:由于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多变性以及广泛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反映物理学科难学。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注重概念解释、例题讲解以及习题练习,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只管记,只管练习,这样的课堂枯燥無味,而且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根本无法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因此,有必要改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期改善教学现状,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 任务型教学 模式
  所谓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然后再将教学目标划分为更加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教学任务。整个过程,学生需要解决每一个问题来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下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知识引导,根据学科特点创设教学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应的任务,从而掌握物理知识,用好物理知识。本文以《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章中"功"的教学为例,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开展进行分析。
  "功"和"能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物理概念,并且这两个概念很抽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该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第一,初步认识与掌握"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第二,对"功"的概念进行分析与理解,要掌握"功"的两个基本要素;第三,明确"功"是标量,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第四,准确掌握"功"的正负物理意义,然后学会计算总功。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可以利用生活场景把"功"的概念引出来。
  第一个问题: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情景是否做"功"?
  (1)运动员举起杠铃;(2)火车头对火车进行牵引;(3)两只手摩擦。
  第二个问题:对以上这些情景进行分析,然后将"功"的特征进行一次归纳。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上述问题能够直观感受到什么是"功"或者了解到"功"的存在,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感受对"功"进行初步的分析。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功"概念的理解,然后就是学习对"功"的计算与转化,这就是本课的重点。
  在计算力和物体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时的功,教师可以设计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绳子去拉一些重物,而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力做了功。学生在经过上一轮问题分析之后,针对这个问题来说就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力虽然是沿着绳子方向的,但是根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关于"力的分解原理"可以得知,其实力的分解可以是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经过之前的学习,了解到重物只会在水平的方向有所移动,这样便可以得知水平方向的力做了功。此时,教师可以将力和物体位移方向成为某一角度时的功相关的计算公式引出来:W=FScosα,公式当中α表示的倾斜角的角度。而此时也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加强基础巩固练习。
  接下来,教师需要进一步对该公式进行分析,cosα这是数学知识,属于三角函数方面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可以结合三角函数的知识对cosα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成功引出什么是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然后回到本课最开始的实际例子当中,再次分析这些情景中哪些是做了负功,哪些做了正功。当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对正功与负功的理解,对其进行准确的区分。最后,就是需要对功的标量或者矢量进行探究,并阐述其理由。通过本次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可以看出,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引导,一步一步地深入到知识的核心,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慢慢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氛围。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凝聚大部分同学的思维,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这与中职物理教学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做好任务教学模式设计,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泓单.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2017(16).
网站目录投稿:问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