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读后感摘抄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是一本由[美]威廉·罗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精选点评:
  ●题目起的太大不利于发挥…简单来说本来以为是说蒸汽机,没想到开始说专利啊法律啥的。你说就算了,还说的像是没加盐的清水白菜。我是来看科技史的,否则为啥不去看更专业的经济书籍??
  ●按需。
  ●深刻且详细
  ●值得研究科学史、技术史及科学社会学的学者读。视野宏大、可读性强。
  ●关键性技术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社会协作过程。知识市场的形成打破了理论与之间的壁垒,促成了科学革命。
  ●我觉得这本书起码要看三遍以上,才能明白
  ●很不错,工业革命的起源,经济的发展究竟来源于何处,按作者说法是知识的增长,有用知识的增长来源于何合适的利益激励,如专利保护及较为适宜的国内市场,因为当时的专利保护仅能在一国之内进行保护,太小的国内市场难以有一个明显的利益激励,比如荷兰。另外描述人类在迷雾中探索新知的状态挺有意思,如作者说认识热时,基本上当时所有的认知都是错误的,这个是当时最聪明的对热了解最多的人的认知,更不用说常人了,这提醒我们自己认知的极大的局限性,可能全盘都是错的,是盲人摸象,最后认知,技术进步才是根本。
  ●不要说为什么同期的中国错过了科技革命,即便是同期、并且条件更好的法国,也没有赶上英国的步伐。
  ●9分好书,很喜欢,涨知识了。
  ●了解过去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读后感(一):工科生从中吸取技术工作的源泉
  我在大学对工业革命感兴趣,然后在网上买书打算继续多了解一些工业革命。文明5美丽新世界的开篇就是工业革命的片段,还有bbc有过关于工业革命的记录片介绍,我不得不赞谈作者对设备运行原理的文字描述,如果要想更好的理解书中的设备可以参考BBC的纪录片。
  蒸汽机的发明经历的几个阶段
  最初是古希腊的希罗,他的发明只是贵族或者富人的玩具,开启神庙的大门,技术并未应用在工业上,然后是科学革命时期,雷恩,波义尔,胡克,牛顿曾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其中有几分是嘲笑胡克的,胡克是优秀的技师同时也是科学探索者吧,我喜欢书中这句话,罗伯特·胡克的先驱者地位让他成为打破科学与技术界限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工业革命前期,已经开始开采煤矿用于取暖。但煤矿需要到很深的地下开采,需要排水,其中萨弗里发明了真空泵,被称为‘工矿之友’,其中极大鼓励了一位名叫托马斯·纽科门的五金商和铁匠。
  纽科门是技师很少接受教育,但书介绍他可以做速算,知道许多几何知识,能够计算运动物体的受力和速度,还具有一定的绘画才能。显然他也能够读懂他感兴趣的任何能够得到的学科内容。我认为纽科门应该与胡克有进行通信,了解科学知识。
  瓦特是一名优秀的技师,但同时也接受过‘前工程学的教育’‘
  重要的是这句话,一条从伽利略、哥白尼和牛顿参与其中的科学革命到工业革命的"知识通路",并将其称为"工业启蒙",我非常喜欢这段话。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读后感(二):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一直对蒸汽机的发明感兴趣,想了解蒸汽机发明的前世今生,但是国内系统介绍这部分的书籍不多,幸运的遇到了这本书,让我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蒸汽机包括炼钢等划时代的发明或工艺改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让我感到万分震惊的是,英国在1624年就颁布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 政府在法律层面解决了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大量出身平民却具备相当数学水平的能工巧匠可以凭借自己的独创技术获得较好的收入;另一方面,一部分贵族出身的科学家,衣食无忧,以研究科技为乐,不求功名;最后,最关键的是,资金雄厚的企业家或投资家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中去,即使还不能确定未来的投资收益。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帮助瓦特最终找到了纽卡门蒸汽机热量损失的关键所在,并找到了计算热效率的方法;一辈又一辈的能工巧匠不断研究制造工艺,帮助瓦特很好的解决了活塞密封的问题;罗巴克和博尔顿,两位企业家不断鼓励和激励瓦特,给予他大量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不断改进,使发明创造最终转化为成熟的产品。
  我也曾看到过那个传播很广的故事,瓦特因为观察到蒸汽吹开水壶盖而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蒸汽机。这个故事如果作为心灵鸡汤来激励少年学子勤于思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用来科普宣传就太不靠谱了。蒸汽机发明的初期并不是依靠蒸汽膨胀,而是利用蒸汽冷凝后形成的真空。这本书使用大量章节介绍了大气压的发现之路,以及关于"真空"这个概念的深入人心的曲折过程。在瓦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理论研究,到瓦特时期就只差那"临门一脚"了。
  当我合上这本书,回想起十七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我想,假设没有满清入关,明朝继续统治,中国也决不会出现类似英国的工业革命,这是由我们的文化传统决定的。历史上中国人好像是更喜欢那些"说起来能够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是一踏糊涂"的理论,科技研究之类的东西少之又少,基本可以忽略了。更准确的说,我们喜欢那些宏大的理论,而忽视具体的方法。
  看完这本书,我想起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的问题是,外夷的长技不是说学就能学到的,更关键的问题是,你到底只是想学"技"还是想学这个"技"是如何发明的?现在的美中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更是说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近一段时间在热炒"工匠精神",希望一直热炒下去,而不是一阵风。对工匠阶层的重视,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再来看我国,好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愿"实干兴邦"的口号能落到实处,愿"中国梦"不只是"梦"!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读后感(三):创新驱动发展,历史启迪未来
  发表于2017年第4期《今日科苑》。
  "创新"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随处可以"粘贴",甚至可以成为响亮的口号。但是,许多年以后,究竟有哪些真正的创新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恐怕很少有人静心去想。
  如果每一位有志于或者正处在创新阶段的人静心读一读《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蒸汽机、产业革命和创新的故事》,应该收获诸多新的启发或更加明晰自己的创新之路。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创新或者创新理论的书,而是一本有关创新故事的书。但书中创新的故事太重要了,它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书中创新的故事太真切了,它们的主角是历史上鲜活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书中创新的故事又太悲壮了,多少颗人类聪明的脑袋积多少代人的努力,才导致发明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引擎——蒸汽机。
  该书最精彩之处体现在两点。首先它讲述了创新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过去我们了解到的创新往往是阿基米德"尤里卡"(注:Eureka,阿氏当初在洗澡时说"找到了",后指灵感突现)式的发现,其实在人类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要复杂、曲折得多。其次它颠覆了人类过去对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技术与科学关系的理解,它告诉我们那时技术与科学的结合要紧密得多,而不是彼此分离的状态。
  在第八章"变化永无止境的领域"体现了创新的系统系,还用实例说明了创新的一些特质。比如瓦特(James Watt)的雇员默多克(William Murdock)发明了太阳-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可以使蒸汽机能够产生平稳的旋转运动,但是这种蒸汽机需要耗费大量的煤。到了第二年(1782年)瓦特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发明了双作用气缸。但是新的问题产生了,这种蒸汽机对活塞与连杆的要求比较高——活塞必须能精确地带动连杆上下移动。瓦特又投身于新问题,1784年,他申请了另一项专利,即用了平行装置使垂直杆推动活塞沿直线运行,从而减少气缸内壁的摩擦和能量损耗。只有到了这时候,普适的蒸汽机才得以产生或者说在任何地方打算建立磨坊或工厂,无论那里需要的是往复式还是旋转运动,使用蒸汽机都不存在任何顾虑了。从这一连串的"创新"事例也能说明,是"问题"串起了创新的系统性,发明不仅仅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正是这些新问题,激发了新发明、新创新。过去那种认为瓦特发明了分离式冷凝器就一劳永逸的鸡汤故事早该抛弃了。
  在第四、五章则粉粹了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就是说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科学无涉,即使有,后者也无足轻重,有人说"蒸汽机的发明对科学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科学对蒸汽机的影响"。这种论断由来已久,即使在科技史学者群体中也流传甚广。但这完全不是事实。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史教授乔尔·莫克(Joel Mokyr)在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存在一条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参与其中的科学革命到工业革命的"知识通路",并将其称之为"工业启蒙"。换句话说,科学革命形成的"有用而且可靠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商业界并带来收益。这是整个工业革命的前提。从微观上说,以布莱克(Joseph Black)等人研究的潜热理论对瓦特的事业产生了很大促进作用——这是瓦特回忆录中亲自提到的,因为当时他要搞清楚热损失的原因,最终导致他发明了分离式冷凝器。
  在整部书中,以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围绕创新话题,交织了财富、专利、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元素,勾勒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波澜壮阔的创新故事。书中蕴含了许多真知灼见,比如工匠一旦发现可以从脑力劳动中获益,则会对相关发明创造增加投入;发明只有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才能形成"创新";专利制度为发明人的天才之火浇上了利益之油等等。
  创新驱动发展,历史启迪未来,诚哉斯言。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读后感(四):文明的飞跃——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
  1.农业革命,人类第一次跑赢了生存的游戏
  客观点说,人类的文明时刻都在进步,很多东西都可以看做为人类文明进阶的节点,比如现在的AI,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再往前推还有芯片、集成电路等IT技术的发展,当然还少不了爱迪生之后的电气时代。
  这些都让人类文明踏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梯。
  但是,如果将人类文明的时间尺度放到一万年,在这一万年里,仅有两次事件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整个人类。
  一个是在一万年前——当时人类的总人口大概在500万——人类终于学会了种植,一个人类全新的时代来临了。
  因为学会了种植,人类慢慢地终于可以不用再像其他动物那样频繁地出去打猎。而一旦摆脱了打猎这种高危险性,高不确定的获取食物的方式之后,人类也终于可以定居下来。
  有了定居点,就开始有了社会。
  在学会了养殖之后,驯化的植物和动物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第一次跑赢了生存的游戏,并在万物之中脱颖而出。
  2.孕育发明
  只有在你不用再为生存而耗费所有的精力之后,才有机会去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
  路易斯·卡罗尔有一个"红色皇后"理论——"对于一种生物来说,它的演化速度一定要和共同演化的系统保持一致。"
  为什么呢?因为一种生物的适应性的改善会导致这种生物数量的增加,那么对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要生存下来,其他生物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演化,这样几种生物就较着劲,结果可能越走越远,实际上每种生物的生存能力都并没有增加。
  "你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这样你才能停在原地。如果你想去其他地方,你至少要以两倍的速度奔跑。"
  换言之,你要获得生存,你必须和其他种族跑得一样快;而如果你要超越于其他种族、甚至于获得主宰的地方,那你必须跑得比它们快得多。
  而农业革命,则为人类这种种族获得这种奔跑速度提供了基础条件。
  解决了(虽然没有绝对)温饱这种生存基础的问题,人类便有时间和机会去探索温饱之外的发展问题。随着定居点的社会制度出现,农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的发展也让分工开始出现。
  更重要的是,终于有人可以将时间投入到发明新东西上面去。
  3.发明的步骤顺序
  经济史学家艾博特·佩森·厄舍认为每一项发明都必然遵循以下四个顺序:
  (1)意识到了存在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2)认识到满足这种需求的现有尝试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或缺少某种东西,厄舍称为"不完全模式";
  (3)对这种模式有了一种突然的洞察力;
  (4)"关键性的修正"过程,在此过程中洞见经受考验、改进乃至完善。
  以蒸汽机为核心标志的的工业革命,正是遵循这个步骤发生。
  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里,威廉·罗森十分详尽地讲述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之路。最强大的思想孕育于那些孜孜不倦的发明者们那里。
  他们聚集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互相进化的能力。
  是的,互相进化——用牛顿的那句话了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发明者们则是互相交替地站在对方的肩膀上。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发明者们终于有时间去进行这样的思考和探索——这有赖于农业革命提供的生产力基础;也终于可以聚集在一起互相沟通甚至较劲——这有赖于定居之后社会的建立。
  这种发明创造的力量一旦释放出来,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类文明的另一个飞跃。
  4.专利的助推
  我们回过头来看,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创造和今天创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其实并没有——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的成本和冒着巨大的风险。
  工业时代的发明者们,很多也都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并没有太多富余的资金去投入,他们同样需要依靠富人的资助。与此同时,发明创造当然有着很高的失败率——我们都知道瓦特,但在此之前,已经有千千万万个"瓦特"失败了。
  高风险带了的是成功之后的高收益,而那些资助发明者们的富人则充当了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角色。
  而为了保证发明成功之后的高收益,专利法案出现。
  这也是社会制度对文明发展的加成,专利对生产力的提升进行了助推。有了社会制度的保证,高风险之后的高收益,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发明者前仆后继地投入到创造中去。
  看,这和现在的创业也没有本质的不同不是?
  从人类文明的尺度来说,为发明创造而付出的探索努力当然是有效的,它巨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看,发明者们穷尽一生去追寻某种发明创造可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面对高失败率和高不确定性,他们本身还可以有更好的"人生选择"。
  但是,他们依旧前仆后继。
  所以,今天我们确实应该感激那些投身于此的先辈,无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获得了多少财富。
  5.为什么不在中国?工业革命甚至不在法国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发生在中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是啊,我们都认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实力应该更加强大(至少不弱于当时的英国),但是为什么不发生在中国?
  但是啊,你要知道,工业革命它甚至不发生在条件更好的法国!
  同样开始思想解放,同样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上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样认同了专利等法案对发明者的利益保护——而这些当时的中国都没有——法国理应有更好地条件比英国更早发生工业革命。
  但是我们从一些小事件便看到了当时两国之间的微小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带来了巨大的不同。
  1789年,约瑟夫·布拉默雇佣亨利·莫兹利来帮他在皮卡迪利大街124号建立锁具作坊。而在一年的法国,数千巴黎市民沿圣安东尼街游行至几乎成一座空监狱的巴士地狱。
  同一年,英国政府颁发证书,同意瓦特与博尔顿公司设计和销售蒸汽机,而当时的法国政府正在将拉瓦锡送上断头台。
  1791年,法国第一部知识产权保护法通过,很不幸,受到法国"恐怖时期"的极端暴力殃及,仅在两年后这部法律就被废除。而英国在1792年授予了85项专利,人口两倍于英国的法国仅发出29项,1793年这个数字跌为4项。
  为什么不是中国?它甚至不是法国!
  农业革命让东方国家获得领先,而在社会制度的加成之下,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走在了前面。
网站目录投稿: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