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原则、公平的游戏规则、常态化的市场监管,这才是监管部门乃至决策层应该确保的,也是A 股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机会。 前不久,证监会权威人士表示,注册制必须搞,但需要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搞好了,注册制才有条件,需要做好相关配套,不能单兵突进。然后,传说中的战略新兴板也突然人间蒸发。 目前主要的解读有三个反应:第一个是投资趋势,新三板就是注册制了,分层就是战略新兴板,要赶紧投资;第二个是政策批判,指责监管部门为保所谓的市场稳定而放弃市场化改革;第三个是冷嘲热讽,认为中国就是政策市,市场化改革纯属扯淡,还是原封不动最好。这三种反应,第一种往往来自专业投资者,不管你什么制,我要赚钱,这是最重要的;第二种多来自充满理想主义的意见人士,笃信市场,喜欢指点江山;第三种则多出自证券市场现行机制的利益相关者,从骨子里反对改变现在一切规则。 屁股决定脑袋。人们所处不同的利益群体,当然对同一件事情的解读不同,所以自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根据这个原理,回到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一系列本已箭在弦上的改革政策伊始,所为的是哪个利益群体呢?其实监管部门的一贯说辞早道明了其理念:保护投资者。无论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都必须秉承保护投资者的理念。当然,战略新兴板完全是地方利益博弈,既没保护投资者,也没推进市场化。 事实上在多年多个的保护政策之下,A股投资者的利益并未得到有效保护,A股市场20多年来,中小投资者的亏损比例依然高达90%以上,创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之冠。似乎监管大人保护投资者的用心越良苦,投资者亏损得越厉害。问题出在哪儿呢? 信口胡说,百无禁忌,可能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什么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而就在监管部门"保护投资者"的信条和理念本身。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散户大国、股民大国,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人民收入差距大、企业融资环境险恶的背景之下,"保护投资者"的实际意思是保证投资者不因为损失而闹事,变金融问题为社会问题,这其实就是金融版的"维稳"。 其实,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逻辑。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崛起,不仅高效配置了社会资源,使实业更有活力,缓解各地政府财政问题,也使中国经济和金融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个问题上思想保守,对群众情绪敏感,是没有必要的。 证券市场的崛起,来源于市场本身的巨大活力,这不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也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宝贵的经验,"保护投资者"的大旗已经不合时宜,而只有"维护市场公平"才能促进市场发展,市场发展了,股民才能解套,除此之外一切问题都是暂时的、局部的。确保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原则、公平的游戏规则、常态化的市场监管,这才是监管部门乃至决策层应该确保的,也是A股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