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西营镇西营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摘 要】近年来寄宿制学校整合了教育资源,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基础建设不足、生活教师短缺、管理困难、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期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寄宿制学校长期发展。 【关键词】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发展;思考 一、引言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出台于国家实施"两基"攻坚计划这一背景之下。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是一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然而,当我们把精力集中于寄宿制学校发展之时,一些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值得认真思考。 二、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使得本来分散的学生向寄宿制学校聚集,寄宿制学校的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都不断增长,寄宿制学校已逐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 (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①校舍条件不断改善。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农村学校投入的逐年增加,寄宿制学校不断进行改建和扩建,生均校舍面积增加,生活设施也逐渐齐备。②食堂条件不断改善。寄宿制学校不断增加食堂硬件设施,本着优化学生膳食营养结构的现代化理念,促进食堂的运营管理向多样化和规范化发展。 (三)低龄寄宿学生增多。在撤并了大量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后,农村学生上学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学生寄宿的需求逐渐增强。一些原本不寄宿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家里无人照料或选择更优教学资源的原因,也成为了寄宿生。 (四)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一步凸显,寄宿制学校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优先选择,以弥补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 三、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不足、后续投资不到位。西北地区财政收入较中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因而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后续拨款难以到位。资金短缺制约了寄宿制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学生生活服务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数量不足或质量不达标,部分寄宿制学校现有宿舍数量不够或宿舍潮湿、阴冷等,住不了、住不好的问题还较为突出。 (二)教师短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不足乃至缺编现象普遍,因此许多学校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管理寄宿生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寄宿,更加大了管理寄宿生的难度和对生活老师的需求。有的学校虽然配备生活教师,但是对其聘用和考核标准也并不完善。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往往集中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身上,而这些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学科教学和管理工作并不专业,缺少生活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的专门训练,这相应地增加了他们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难度与压力。 (三)校园生活单调、家庭教育的缺失难以弥补。寄宿制学校为便于统一管理学生,都采取封闭式管理的办法,尽量压缩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采取上课或自习的方式代替管理。这使得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学生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使得校园生活显得单调乏味。加上目前西北农村地区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常年外出打工,不在孩子身边,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爷爷、奶奶为主的隔代教育状况。长时间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单调的校园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寄宿生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寂寞、思念亲人、性格孤僻等。这对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四、关于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主管部门应统筹安排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公用经费,确保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专项资金,落实学生食宿等生活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严格遵照农村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配套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二)注重培养高素质教师隊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方向。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也要培养其管理等多维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增加非教学服务人员编制,建立规范合理的生活教师培训和聘用制度,为寄宿生配备专业的、专职的、数量合理的生活指导老师和心理健康老师,做到"教学老师抓好教学,生活老师管好生活"。 (三)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两个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目前的家校合作方式大多局限于家长会和电话联系,这对于改善寄宿生膳食营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例如,在改善寄宿生膳食营养方面,家长可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寄宿学生准备其需要的营养结构合理的食物,而学校应在食堂建设方面多下功夫,思考如何改善饭菜营养价值,提高学生膳食质量;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可采取家长进课堂、教师家访、宿舍和食堂开放观察日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寄宿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也便于学校教师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心理状况。针对学生出现的想家、孤独感等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五、结语 总体来看,近年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发展趋势较为不错,但其办学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并不高,且不均衡现象普遍,不同市、县,甚至同一县域内的不同乡镇学校差距明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发展,需要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教职员工配备、学生食宿营养健康状况、家校合作等方面努力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夯实西北农村地区教育根基,促进该地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教育部.教育部要求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切实解决边远山区学生上学远问题 [N].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6-06-13(1). [3] 万明钢,白亮.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反思——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重新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28-32. [4] 赵沁平.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保证民族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 20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