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行为规范助力员工发展


  我们在给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过程中,深入了解了不同企业,明显地感觉到企业的职业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和行业的特点、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机制都有很大关系。这里面,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对职业化的影响。因为所谓的职业化,是组织员工实现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关注在企业文化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行为规范。只有当企业拥有明确的行为规范,企业才会以"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整个组织的员工走向"职业化"。
  职业化作用非凡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职业化已成为21世纪的第一竞争力。那到底什么是职业化呢?在引出职业化概念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案例。笔者2013年给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企业文化咨询,当访谈其中一名高管时,对方提到了很多观点,如:如何"建立一个社会化的职业管理人体制"?怎样"从‘自我为中心的大师文化,向‘客户为中心的整合文化转型"?怎样体现"职业经理人的价值"?等等。我听了之后有一个感觉,这位高管相当职业化。这种职业化似曾相识,于是我就问他:"你是不是原来在万科工作过?"这回轮到他惊讶了,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凭你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素养和精神,我就猜到了。
  事实上,我对万科的了解源自于常年对这个企业动态的观察,包括对王石的著作、王石和郁亮的讲话、万科的制度和文件以及与万科员工的聊天。他们的职业化展现在组织员工的理念和行为上,根源在这个组织对于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由此可看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地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所以,万科的员工在思维观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礼仪形象等各方面都能展现出职业规范和标准,使得这个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这就是职业化最通俗的表达和最佳的体现。
  影响职业化的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的职业化会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
  第一个就是行业的影响。行业发展水平可能会决定一个企业的职业化水平。比如行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可能整体职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在竞争无序、群雄争霸中,多数企业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企业因为受制于行业中人才的职业化水平,所以,多数企业的职业化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懂得职业化价值的企业如果能够率先倡导职业化,坚持推进职业化,就能取得显著效果。万科即是如此。曾几何时,房地产行业野蛮生长,万科坚持不行贿,倡导打造一个稳定的职业化团队,在别人不在乎文化和不做文化的时候,万科照做文化,并按规范做事,最后终于成长为行业老大。
  第二个就是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在企业发展早期,往往是职业化水平初期阶段,此时企业不应操之过急,要知道职业化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笔者有个客户属初创企业,其老板以前在某家世界500强企业做过高管,后来自己创业。期间,他仍然信奉公司必须有明确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抓制度管理,于是他把自己在原来公司所用的那些管理办法带入了新公司。但是后来他发现,这种导入使得问题频出,创业伙伴不适应、新招员工不适应,大家抵触情绪很大。后来他向我请教,我跟他讲,企业发展是有阶段的,分为"人治、法治、自治"三个阶段,其中,自治是最高级的,你的员工都很职业化,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然而,当前你的阶段是人治阶段,你需要融入更多的感情色彩,团结好团队,以友情亲情为纽带去激发大家的斗志,感召创业伙伴和团队成员的梦想,而不是按照成熟公司的套路来运作。后来,这位老板放弃了他所理解的"职业化",开始为整个团队浇灌感情,融入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于是,新的管理方法给企业带来了明显改观。
  第三个是企业文化的影响。任何组织都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整个组织秉持的价值体系以及员工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于职业化影响最大。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没有企业文化的整体氛围,没有员工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以及对行为标准的文化根植,员工所谓的职业化也是一种"伪职业化"。比如:某企业制度严格,要求与客户开会必须比客户早到,这不仅是一种制度的要求,更是对客户的一种尊重。但是,这个企业的一些员工并没有从文化上产生认同,他们做到了早到,只是把东西放好,然后就各自去角落里打手机或者抽烟去了。其实,这个企业"比客户早到"的出发点是给客户提供价值以及让客户感受价值,要员工早到就是要看看座位有没有安排好、茶水有没有准备好、如何引导客户入场、怎么安排客户停车,等等。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员工"早到"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起到真正的效果。
  第四个是企业管理风格的影响。如果形象描述职业化,就是工作技能"像个做事的样子",工作形象"看起来像那一行的人",工作态度是在"用心把事情做好",工作道德是在"对一个品牌信誉的坚持"。这些都是与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有很大关联的,通俗地讲,就是管得好。这就要求企业领袖以及各级管理人员要懂得管理,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各项要求能够不流于形式地遵照和执行。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要适应职业化发展,以利于促进企业在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商务管理、团队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中的职业化塑造。
  职业化关键是规范化
  上述四个影响要素中,笔者提到企业文化对职业化影响最大。但是,企业文化又是一个大概念,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宗旨、愿景、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观念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和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职业化可以理解为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也就是指从事职业、胜任职业、并达到该职业的标准和要求,更多作用是体现在组织行为上。
  这样,企业文化和职业化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关键性的桥梁——行为规范。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纵观现代国际知名企业,无一不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员工行为规范。这是因为,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仅可以增进人的好感,拉近与人的关系,还能让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企业总体来看,一般企业文化包含四个体系,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制度体系、行为体系和实施体系。行为规范属于行为体系的范畴。行为规范对于企业来说,是组织群体或个人在工作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被组织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
  如果企业没有行为规范,那么员工的行为就缺乏指引,就会变成好坏全凭自觉,优劣全靠心情,组织群体的行为就会一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这样,文化就无法渗透到员工的头脑,就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长此以往,随意性和主观性就会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变成实施企业职业化的障碍,从而给企业健康发展带来阻力。
  笔者曾经给一家大型企业提供企业文化咨询,这家企业最开始的企业文化只有理念,即企业文化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这些理念都非常醒目地刻在办公环境的墙上。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员工并没有按照使命和价值观的指引来行事。企业老总经常开会批评那些他认为违反公司企业文化的干部和员工。我们在跟员工一对一访谈时,员工向我们吐槽,他们也很委屈。他们觉得企业文化理念很空,无法作用并指导自己的工作行为。比如: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卓越,止于至善",员工说我们都知道这个核心价值观,但是我们怎么做才能叫作追求卓越?到什么程度算是止于至善?这些都没有标准。后来我们建议对这个理念从行为规范上进行延展,给大家提供更多可以参照的行为示范,效果就得到了改观。
  行为规范分级设置
  行为规范包括总体行为准则和分级行为准则。
  企业总体员工行为准则是企业理念中对企业及员工进行总体约束的标准原则,它为企业处理内外各种关系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企业员工行为准则以企业整体作为约束对象,是对全体员工群体行为的总要求。
  分级行为准则是对不同层级员工的具体要求。因为不同层级员工的职业素养不同,工作职能也有很大区别,对能力要求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从不同层级来设计员工的行为,这样才能符合各个岗位级别的职业化水平。
  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行为规范的语言结构和语言的易记性。事实上,如果语言缺乏合理的结构,这段语言就很难记忆,当语言不易记忆时,我们写出来说出来员工也记不住,那就不能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行为规范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详、根植于大脑并在行动中落实的。所以,行为规范必须容易记忆。
  举例来说,我们曾经为一家企业设计的行为规范,总体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三正一真",即"树正念、说正话、干正事、做真人"。
  所谓"树正念",即要有"四心":慈悲心、利他心、感恩心、进取心。秉承四心之念即为正念。
  所谓"说正话",即做到"四不":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
  所谓"干正事",即干"四事":"想干事、会干事、善共事、干成事"。正事,即正业之事,责任上应做的事。要求员工以正为先,态度上要想干事,能力上要会干事,精神上要善共事,结果上要干成事。
  所谓"做真人",即做到"四真":真心、真诚、真实、真情——真心工作、真实行动、真诚待人、真情回报。
  这种行为规范的表达语言,精炼而有结构,容易被员工接受和记忆。
  在具体的分级行为准则里面,我们把高层管理人员行为准则概括为"四重",即重卓识、重大局、重团结、重开拓;中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概括为"四抓",即抓团队、抓专业、抓高效、抓公正;基层员工的行为准则概括为"四讲":讲责任、讲执行、讲学习、讲进取。
  这样,每一个级别的员工都知道自己行为规范中的要求,能够做到群体行为的一致性,最终在整个组织内部彰显出独特的职业化气质。
  行为规范创新表达
  为了推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企业行为规范能够耳熟能详,甚至内化于心,我们在一些具体的咨询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创新。
  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塑造以及红军队伍的发展历程,认为红军是最先实现职业化的。当时,尽管红军从硬件条件、人员层次、基本素质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要逊色于国民党的部队,但是红军能够展现出大无畏的战斗风貌,这是因为红军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推进整个军队实现"职业化"。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毛泽东主席在三湾改编提出的三大纪律、后来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后来,毛泽东主席还叫人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谱曲后变成军歌,在军队中传唱。这样,军队的行为规范就被大家完全记住,从而做到内化于心。这个和当年曾国藩在湘军中推行《爱民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在给一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时,对方老板特别推崇毛主席,推崇毛泽东思想。于是我们也帮助他们把企业的行为规范转变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盛员工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遵守规章和制度,工作纪律时刻心里记
  第三,爱企爱岗守职责,敬业本分不损公司利
  三大纪律一定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为人处世要正直,务实求真放在心窝里
  第二,和谐互助又团结,众志成城齐心搞建设
  第三,对待客户如上帝,丰盛人生超越君心意
  第四,人格修炼筑灵魂,感恩利他成就高尚人
  第五,用心沟通效果好,专心做事才能效率高
  第六,工作精益又求精,产品品质才能有保证
  第七,爱护公司财和物,主动赔偿及时报修复
  第八,工作每天进一步,实现自我超越是归宿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相互监督切莫违反了
  企业纪律条条要记清,三正一真人人要奉行
  追求卓越永远向前进,三盛宏业百年基业青
  企业员工边唱边理解,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在歌唱中洋溢出来,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在新的时期,企业将会迎来更多90后员工,如果企业按照硬性的制度条例去约束员工,效果未必上佳,通过这种形式上的创新,甚至开展行为规范歌曲大赛,唱的人既是自我灌输者,也是普及布道者,以此种方式掀起一股职业化新风。
  如今在这种行为规范指引下,三盛宏业拥有了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精英管理团队。干部队伍向"人文化、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迈进,管理风格呈现"现代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特色,整体企业的职业化形象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形势喜人。
  总之,职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主要用途是形成岗位人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让整个组织展现一致的个性和行事风格,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工作的品质达到一定的标准,锻造整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行为规范是推进职业化的金手指,是企业文化和职业化之间的纽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助力员工以及推进组织迈向职业化的核心与关键。
  (
网站目录投稿: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