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方式,小组互助已日益受到现代教学课堂的关注与重视。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它通过运用小组互助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并把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从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的原因和作用入手,重点探讨了小组互助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的原因和作用 1、适应时代需求,培养互助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且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再仅仅强调个人的能力,而是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毕竟,在当前的行业竞争领域中,单枪匹马的战斗远不如整个团队分工合作的效果要好。因此,本着适应时代需求、培養合作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中小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小组互助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2、有利于提高监管力度,提高学习效率 顾名思义,小组互助学习就是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自主开展知识探讨的学习。而分组的好处又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提高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小组成员和小组长互帮互助、监督同伴有效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作用。其次,它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本小组产生一定的集体荣誉感时,必然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取为自己的小组争光。再次,小组合作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3、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进学生感情 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疑惑时,不是立刻去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是在小组内展开探索性学习,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小组互助学习也能增加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帮助他人,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等。 总的来说,小组互助学习是一种能够适用于多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加强,而且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最终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组互助学习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小组互助学习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场景的营造上下功夫。通过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以鲁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布置数学教室:首先,将学生分成四人的小组,两个人一张课桌并排而坐,前后四个人拼为一组,大家相向而坐。然后,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一个圆柱体的模型,并让每组学生准备好一个自制的圆柱体、自备剪刀等其他学习用品。这种安排小组座位的方法,打破了日常的座位顺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紧接着,教师可以安排情境设问的环节,以提问的方式考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询问学生:"如果要给桌上的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我们应该用多大的纸?"然后指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一步向学生发问。如:学生回答:"剪曲高面""剪高""垂直剪"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剪高就是包装纸的面积呢?""底面周长乘以高求的是什么呢?"这样就可以达到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并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题的目的。 2、合作与探究相结合,发挥小组互助的实效性 合作与探究是小组互助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互相交流,最终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小组学生对任务进行分解,并且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学习过程中担任的特定角色。以小学数学课堂上"测量"内容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测量,尽情发挥学生在小组互助中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进行指挥,有的学生则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则用尺子测量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找到主人翁的自豪感,不仅学会了测量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合作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小组互助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以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在教授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时,可以启发学生自主探讨小数相加的计算方法。首先,鼓励学生:"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呢?"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当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将自己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交流。这样既实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也达到了合作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