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2014年7月9日,对我来说是极为特别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一行二十人满怀着激情、少许的不安,踏上了我们的征程。经过很长时间的颠簸辗转,终于在我校老师的带领下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咸宁市通山县洪港小学。在这所美丽的学校,我们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限的荣耀与莫大的安慰。在这三十多天中,我们有辛苦地付出,有幸福地收获,感受着支教赋予我们生命的精彩。 当第一次踏入洪港小学的校园时,我感觉这和我想象中的小学完全不一样,我以为会有像电视中那样的小学映入我的眼帘,会有破旧的教室,会有浑浊的水源,会有以砖为椅、以木为笔、以地为纸的情形,但环绕校园一周后,我发现这里没有极为艰苦的环境,虽说相对于平时的生活来说是比较艰苦,但是我相信我们定能坚持这一个月,相对较好的环境绝对不是用来享受的,这是为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而提供的坚实保障。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上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到了这里我才真正地切身感受到这个问题。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单说我们班都有大概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更何况整个学校,甚至整个农村了。这些学生没有家长在家悉心教导,只有爷爷奶奶进行管教,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只能去找哥哥或姐姐。可若没有哥哥姐姐的话,他们的问题只能依旧是问题,得不到解决,成绩也提高不上,日复一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骤减,就又会成绩下降,如此便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之中。 所以,为缓解这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只能在暑假尽我们的可能来帮助他们,拓宽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且在支教结束后,留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这样,以后学生们遇到问题就不愁没有地方问了,我们也会耐心地帮助他们,助他们成才,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支教时间不长的遗憾。 "志愿于心,奉献于行。"是我此次支教所秉承的一句话,回想这一个月的时间,竟然这样过去了。现在想想,只要勇敢乐观地直面困难、解决困难,天下是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我们说是苦中作乐,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有一种先进叫落后的话,那么就有一种吃苦叫幸福,因为我们累并快乐着。 三十天下来,我们,累了,乏了,却掩饰不了我们内心的喜悦与踏实,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坚强,收获了成长。在这过程中,辛酸的泪水、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也构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我们去了,带着激情与不安,我们回来了,带着感动与收获,中间只有短暂却亦永恒的三十,这三十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三十天,三十天里我们在汗水中学会了许多,经历就是成长,我亲身见证了我们每天都在实践中坚强,在实践中成长。只因自己满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许下的诺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诚。我们不虚此行。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特别喜欢的陆游的一句诗,我一直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它告诉我们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深刻含义。本着这样的信念,我在大二的下学期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还是很成功的,在这次活动中,相信每个人都会收获很多,我也不例外。 通过平常的接触和同学的引荐,我找到了另外的6名队员,我们7个人组成了t幸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有所收获,在过程中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整个活动中,我们共召开了5次讨论会,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单老师的办公室,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并跟单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对社会实践的方向做了大致的确定。我们决定以同学们普遍关注的大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为调查对象。接下来我们对成员任务分了工,顺利得完成了查找资料、实地观察、并编写调查问卷,发放问卷以及问卷的收集和整理等事情。在假期快要结束时,作为领队,我将我们的整个调查写成报告上交给学校。 社会实践给我带来的益处不只是在在知识上,还使得我积累了社会实践,是我在社会中介处各类人群是有了更灵活的手段,是我学会了去与人杰出人士,并且与人交流,是我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克服了自己害羞畏缩的心里,使我在于别人接触中多了一份自信,这份自信和自如将会伴随着我,这将成为引导我步入社会的一个先决因素,可以说通过这样的实践,既方便学校了解学生的对图书馆的评价和需求,也可以使我们学会如何在团队的协作下高效率的解决问题,学会变通和配合,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 大学一个我们步入社会之前,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舞台,我们应该尽情的展现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激情。使我们的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成长和成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xx年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城管大概是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一道独特的景观,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反差和矛盾实在太大。一方面城市管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纠正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规范,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符合我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不绝于耳,城管工作给一些弱势群体所带来的伤痛无法忽视。作为这种矛盾的反映,城管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呈现出不同的两种形象,在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传统媒体上,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为清除某种城市顽症,城管英勇出击之类新闻,而在网络上则充斥着暴力执法之类的负面新闻,网络舆论呈一边倒的声讨势态。 任何一种公共管理行为中大概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对立和矛盾,因为公共管理意味着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但是,中国的城市管理却始终遭到诟病,惹人非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此次社会实践。通过与城管队员和小商小贩这矛盾双方的接触,我们也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了这个矛盾的根源所在。 关于城管的负面报道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城管执法中的方法问题,比如暴力执法;另一个方面是对弱势群体利益的损害。执法方式的问题反映了城管的行为缺乏约束,虽然行政机关滥用权力并不仅限于城管部门,但在如此强的舆论压力面前城管仍然如此凶猛,只能说明城管工作中所面对的领域的确存在尖锐的矛盾,以致它不得不以如此激烈的方式体现出来。那么这是谁与谁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什么样的矛盾呢? 城管的执法对象是违反了城市管理规定的社会成员,通过了解,我们才知道其实城管的执法对象是分散于各种群体和行业中的,并不仅仅只是针对那些违规商贩。若是人们把城管工作做一个全面地评价,可能也不会招致现在这样的一片骂声。但显然人们忽略了这一种情形,舆论所针对的,是城管工作对于弱势群体的不利。也就是说城管工作的那些目标,与弱势群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了解到,城市管理的目标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城管部门单方面的决定。那么,政府作为公共机构,应该完成符合社会利益的职能,做到以人为本,其公共管理行为的受益人应该是大多数社会成员,但在这里,城市管理工作的结果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产生了差异。 我们知道:城市管理的目的是维持城市高效、协调运行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城市管理的水平最终要体现在管理的效益上,即是否以最低的社会和经济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整合城市资源,实现城市高效、协调运转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其实,城市管理的目标不仅符合人们生活中的需要,一般也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不会认为这些目标有什么问题,这是社会对城市管理工作存在客观需求。那么,是否是弱势群体自身的问题,比如素质问题,导致了这个矛盾呢?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某些小商贩的文明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非不是他们的追求,而是在各种需要之间,生存的需要压倒了其它目标,因为生存压力太大,他们宁愿放弃其它目标,仅为维持微薄的收入而劳作。而因为城市人口密集的特点,这种生活状态必然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形成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一种矛盾。这种贫富矛盾却因为城市管理这一活动而外化了,激化了。 作为公共机构的政府,本应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各种矛盾而存在,但在城市生活环境问题上,富人们对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追求进入了其政策目标中,而弱势群体的需要和要求却未在其视野中,以致政府的城市管理政策符合了一部分人的需要却形成对另一部分人的限制。为完成政府的行政目标,城管部门必须把弱势群体作为了其执法对象,矛盾出现在了城管和弱势群体之间,在穷人与富人之间的一种矛盾则被隐藏。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其中也存在难以回避的穷人与富人对于公共环境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但问题从城管工作中体现出来,并变得如此严重,却是由政府政策中的存在的问题造成。提高城市公共环境水平应该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目标,但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贫富分化,为解决环境问题,这个方面同样应该进入政府的政策目标中。而单独来看,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本身构成一个重要的行政目标,并且它在政府政策中的重要性更远高于城市环境目标,如果政府在这个方面能够作得很好,穷人们并不需要在生存压力下放弃对居住环境的追求,城市环境问题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人为的结果,也不需要我们的城管如此“英勇”。 城市管理政策产生于社会成员生活的需要,但这个社会成员是指所有生活在城市的人,而不是一部分人。人们的生活状况由他们的收支状况决定,因此城市居民的收支水平也决定了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政府关于城市环境的政策目标首先不应脱离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一个城市的环境状况更多地受到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的影响,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政策,应该着重于影响城市环境水平的那部分人的生活,利用公共财政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生活方便,从而更多地把他们的生活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并且减小其影响公共环境的可能。对于担负公共职能的政府来说,这才是解决问题应有的姿态。 具体来说,我认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需要制定以下政策: 一、需要以公共用地而非商业用地的形式,提供更多的城市土地给穷人们,而不是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名义下来让商业用地蚕食穷人们的生存空间; 二、政府应该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大众化的公共设施; 三、通过行政手段来培养适合低收入者的市场,比如用工市场、二手交易市场、大众化的娱乐和服务市场等等,以整体提高低入阶层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等。 可以看到,这些措施意味着公共政策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从属于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二次分配职能的一个部分。然而从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我们却看到,经济发展、gdp仍然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资本的控制者、决定经济发展的投资商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座上宾,城市形象的重要性远高于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这种情形下,期待城市管理政策上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大概还不太现实。 所以,目前我们只能从城管工作的具体方面来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每个城管办公室都挂有这样的标语(见下图1),它们应该成为城管执法的一种常态,代替现存的一种“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推广“温情执法”的执法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依靠人民开展城市管理。 2树立系统管理观念,立足于城市的整体和全局,从城市和其发展环境的关系,选择城市发展方向和道路,把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 3树立法治观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依法治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见下图2) 4还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依据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影响管理对象的利益,调节其行为。运用法律方法,规范利益主体的行为,调节各种利益关系。 5还要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并广泛运用于城市管理各个领域和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要变管理为服务,真心实意为人民着想,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事。 这次实践活动结束了,但我们对于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应该从现在开始,并且要一直坚持和深入下去,以大学生的热情与知识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让学习在社会中继续与完善。 武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十不准” 一、不准用生硬、冷淡或推诿的态度对待来访群众。 二、不准擅自设立罚款项目,改变罚款标准,严禁越权执法。 三、不准借公务活动接受礼金礼品,索要赞助。 四、不准以蛮横、粗暴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五、不准刁难或打击报复投诉人。 六、不准发现违章隐瞒不报、弄虚作假,为违章者说情。 七、不准挪用罚没或私分、占用罚没物质。 八、不准压价或赊帐购买当事人的商品或向当事人借钱借物。 九、不准利用职权参与经商活动或为亲戚、朋友拉关系搞经商活动。 十、不准着制服、开执法标志车以执法检查名义从事非公务活动。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2014年7月11日至8月20日,我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检察院进行了为期六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内容为检察员助理的各项工作。经过这次实践,我学习到了很多和课本上不一样的东西,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且获得了许多社会经验。 由于这次的实习机会是我自己与检察院联系争取过来的,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实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向领导和检察官们请教不懂的问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完成检察官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检察官的好评。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一些法律问题掌握得并不是很透彻、很系统,以下是我暑期社会实践的个人总结。 到检察院的第一天,我的指导老师余科长就告诉我说这次社会实践的实践很短,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想真正的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就要不怕吃苦。于是我很珍惜工作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在办公室加班,有时周末也在办公室翻看以前的案卷材料,希望能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俗话说:"书到用时方嫌少。"这次社会实践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我觉得自己在学校学习了《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就可以应付检察院的工作,到了真正工作时才觉得自己学的少之又少,我也越来越觉得时间的短暂,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却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还有很多,我就像驾驶着一叶小舟,在实践的海洋里探索真知。在这一个半月的期间内,我踏踏 1 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学习,逐渐了解了检察院公诉科的工作流程,到了后来也差不多能应付自如,但是对于一些写起诉书、庭审讯问等专业性比较强的事务就觉得自己知识的匮乏。所以在剩下的这两年的学习期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加强自己专业知识的素养,学做会"说法言、写法语"的法律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这次社会实践,我也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古时就有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学校的学习中虽然从课本中学习到了很多法律条文以及刑事诉讼的流程,但是等到我们要用的时候才知道要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又是一门学问了,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学会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知,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得到更多。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明白了,在学习过程中,人生道路上,要想学到知识,充实自己的智慧,只有靠自己去不断实践,去不断体会,其他任何人都是帮不了这个忙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学习中的酸甜苦辣,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苦滋味,才能获得想要学到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智慧。而我们学习法律,实践又尤为重要,只知道法条、会背法条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是一些很表面的知识,要深入的理解法律,我们就应该会运用法律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希望以后还能多接触到一些法律实务的问题。 这次实践也让我对农村刑事犯罪有了一些认识,我国现在证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城乡的发展还很不均衡,社会主义法治也不是很健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而经过一个半月 的社会实践,查阅了许多案卷后,我发现农村刑事犯罪有几个特点:一是类型主要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犯罪;二是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三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有不同于城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点。而这些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普法程度不够,农村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不够等原因造成的。作为一个法律学习者,我们在法律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应该之停留在某个案件的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实质,找出其所隐含的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做个真正有思想的法律学习者。 总而言之,这次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有很多的体会,在以后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也会抓住每次可以学习的机会,不仅仅学校课本的知识,也学习实践的知识,思考每个问题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做一个真正会思考的法律学习者。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辛苦与奉献中结束了,短短的七天时间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回想那些与"爱老助老"有关的日子,充满了各种不易,却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 那几日我每天都6点起床,整装待发,我是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不喜欢因为自己个人原因影响团队的任务。我的任务是到指定地点给一些老年人做一个关于老年人养老方面的调查。学校、政府会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努力逐步形成成都市的养老模式,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严峻的问题。在我年幼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因为疾病离开了我,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怎么和老年人交流过。借此契机,我想好好和老年人聊聊天,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当我做调查的时候发现部分老年人因为年迈听力不太好,根本听不清我说什么,加上我不会四川方言,交流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我总是很大声的用非常准确的普通话跟他们讲,有时一份调查做完嗓子已经非常疼痛,我都尽力去克服。有些奶奶总是坚持认为,老了活着没什么意思,早点死了算了。他们的心态不是很健康,我都尽力去开导他们,我告诉他们,生命是宝贵的,它不因年龄的大小而改变,也不因身体的障碍而失去意义,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知道世间子女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你们觉得死是一种解脱,可是对于他们呢?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啊!看着他们老泪纵横的样子,我也不禁潸然泪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人子女的我们,如若不孝,情何以堪啊! 我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但是在做调查的时候,一些老年人会有 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和一个爷爷聊天,他可能口腔有些疾病,口水流个不停。当他说话声音很小时,我凑了上去,结果他声音变大了,我却被喷的满脸都是…(我好想哭,可惜了我的护肤品),我丝毫没有生气,也不好当着爷爷的面擦拭。等到调查结束的时候,已经干了…我知道我做到了尊重,宽容,这是一个医学生应有的素养。默默的为自己点赞。 问卷调查的内容还涉及到社会人员对养老的看法,这是我觉得难度最大的。我们来到成都东站向各位乘客分发问卷,但是很多人都拒绝了我,甚至我还在几米之外都向我做了摆手拒绝的动作,各种白眼,各种拒绝,令我十分受伤。我讲清了自己的目的和身份,出示了自己的学生证,但徒劳。鲜有人帮我…那一刻,真心有种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到哪里去了?不是每一个拿叠纸的人都是发传单的吧?不是每一个陌生人都是骗子吧?用的着警惕心这么强吗?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我还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我还是忘不了自己被很多人拒绝时的状况,那是一种悲哀,为一些人。 世间还是应该多一点真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疑。如此,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