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会,适时写作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五 在学生最想写的时候让他写,效果最好,这样的写作经历也会成为他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善于抓住机会,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写。 长话短说。春天,学校利用清明放假,组织高一学生完成例行的"31公里步行"活动。活动从远郊的篝火晚会开始,零点从营地出发,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返校。事后很多学生在随笔中记写这次活动的情况,我看了感到意外,因为多数同学对这次活动很失望,有些同学在随笔中大发牢骚。活动安排上的一些失误(实际距离大大超出,餐饮安排不当,休息点厕所过少,活动内容过多,等等),引发了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活动有抵触情绪,对活动的宗旨和作用提出异义,言词激烈。部分学生的随笔写得很长,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出发点如何,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教育行为,既然这些问题出现了,教师就不能无视学生的情绪,应当正确面对;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我甚至想到,如果这一届学生因此能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不仅可以借此优化一项活动设计,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教育契机,对他们学会全面地思考判断问题,对学校的文明文化建设,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学生想倾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思考,展现自己的意志,希望能和教师同学交流,这就是我们经常期待的"写作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也常常说,最好的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吗?现在,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写这件事,可是有这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写,这就是说,现在是他最愿意写,最适合写,也是最有可能写好的时候。此次活动开始前,教师并没有安排写作;现在学生自己写起来了,如果教师不善于抓住这个机会,而是按部就班地安排其他写作任务,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减退,从而失去一个极好的教学机会。 如果借机安排一次"活动计划书"的写作,以培养学生说明事物、辨析事理的能力,现在是绝好的机会。可是,当时高一的教学进度到了第三模块最后一个专题《寻觅文言津梁》(苏教版),作文另有安排;如果推迟到第四模块《走进语言现场》,能结合学习梁思成《北京城墙的存废》安排写作,应当顺理成章;如果推迟到第五模块《科学之光》,结合学习俞孔坚的《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作为文体练习,效果也许会更好。但是,很可能的是:到了那时候,学生的写作激情已经减退。 备课组还是决定抓住学生难得的写作激情,适时地安排一次作文。我们向全年级每个同学发出这样的一份作业通知: 就学校即将组织的一次长距离步行活动,独立写一份计划书(或报告书)。这份计划书将对活动组织决策者的思路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都有策略方面的提醒。 我们将根据这份计划书考查你对一个问题全面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我们还想看到你对事物发展的预见能力,这是一次综合学习素质的考查。 这份计划书的形式我们不提供,请你自行设计。你可以查找不同的资料样本,作出选择,也可以参考其他计划书,有自己的创造。 这份计划书可能要花去你一些时间,但它可能是你的第一次"大型活动设计",很值得。你的报告很有可能对学校以后的步行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在随笔中写了这件事,我们请他们遵照本次作文要求修改。在修改中思考:对活动的宗旨究竟应当怎样表达?组织材料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事物的发展有没有预想?推断事物发展结果的步骤是否合理?自己的分析能否站得住脚?…… 很多同学动笔起草计划书时才发现:发泄情绪容易,讲清道理不容易;评头论足容易,就具体问题拿出主张不容易;表明态度容易,分析论述不容易;成为参与者容易,作为组织者,自己的能力可能不够。——而就一次活动起草一份计划书,格式就把他难住了。然而,现在他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他不能不把自己那一夜10个小时的经验、教训、苦痛经历及成就感带入下一次活动的设计中,这是他能写好一次计划书、报告书的动力,——即使教师不提供样本,他也会去写。 因为这些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写的内容,他们也想借此检验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因为步行活动刚刚结束,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有独特的感悟,有自我表达的激情,他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作进一步思考,他就有话可说。如,对本次长距离步行中出现的困难,学生都有反思,他们认为"作为高中生,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惯于依赖老师和现成的经验","对困难估计不足",既有具体的事例说明,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教育教学无非是为了让学生变得聪明。设计这样的写作活动,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比如,对活动的组织,学生认为"创造性不够,内容过于复杂","作为大型活动,组织不严密","不宜给一项活动负载过多的意义";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主张追求形式,追求轰动效应。而对活动的具体环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报告中都有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如,实际距离为什么会大大超出31公里,从而导致学生情绪波动?餐饮安排不考虑长途步行的实际情况,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因为是事后写作,面对已形成的结果,反推原组织者的安排,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如何预测步行的距离,如何安排餐饮,其实并不难;而如果脱离实际"想当然",忽视具体环节,必然人为增加困难。如,很多学生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沿途公厕极少,会使这项活动成为一场"测试忍耐力的比赛"(随笔中个别学生声称"忍了两个小时,差点儿要出事","整个夜晚都在为上厕所发愁")。这些同学在计划书中提到,组织者必须考虑这一问题,餐饮的热量要高,数量要少;同时租用卫生车,这样可以让学生心安,并可以大大地缩短在休息点停留的时间。 思维启动了,智慧也就出现。有位同学在计划书中颠覆了4年来的习惯做法,他认为应当改变思路:把步行活动的起点与终点对调,时间也可以安排在白天。理由是:从郊区进入城区,经过最后路程的时间恰值早晨交通高峰,学生疲劳,队形散乱,难以集中,安全性差;如果终点放在郊区,道路宽阔,车辆较少,视野开阔,即使队伍松散,集结方便,相对安全。 学生完成初稿后,小组间交流。几乎每个同学都发现,对那一夜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发现与思考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建设性的意见都有独到之处。二次修改时,学生已经大致知道报告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交稿时,已经是一份可经供活动组织者参考的文本了。 回到教育常识,让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享受写作的愉快,让他们真正理解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智慧的能力,正是我们的教学追求。当然,从一次作文要求看,我们只能说部分学生获得了成功;但毕竟每个学生都有了这样的写作经历,他对这种文体开始有了感性认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也有所启示和启发,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仍然会关注典范文本,获得提高。 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写作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最想写的时候写,效果一定会比例行公事式的教学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