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成功


  我们常常迷茫于该如何度过余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应该对社会做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人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要如何度过,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躲过你的人生,那就够了。
  01
  从小到大,我们仿佛都背负着他人的期待,活在社会为我们制定的条框之中。   上学时为着好成绩拼尽全力,兴趣爱好成了不务正业的奢侈品。   毕业之后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但周围人说在裁员潮来袭的当下找个稳定工作不容易,于是也就放弃了那点追求梦想的小心思。   过几年被家里人催着结婚,赶赴一场场相亲,见了不少相似的面孔只觉得索然无味。七大姑八大姨又跳出来说,条件差不多就可以,年龄这么大不要挑了,我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个性"在这个社会似乎不是什么受欢迎的特质。每个人都要沿着相似的轨迹去走完一生,否则就会被周围的人视作异类。   47岁依然未婚的俞飞鸿,曾经不止一次被人问及有关婚姻的话题。她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觉得你说的这些都是形式,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选择。当你内心给自己桎梏的时候,你用社会别人的眼光或标准来桎梏自己,认为这是你唯一的出路,那这是你自己的悲哀。"   因此女演员最敏感的年龄和曝光度这些问题从来就没困扰过她。在太多人拼命刷存在感的今天,她不开微博,不上真人秀,也不介意人们对她演技的质疑。   "我关心的是我的生活、心境。这几年,在别人眼中我好像消失了,但我比任何时候都忙碌、有成就感。"   "我的性格其实很男人,坚定、果断,我决定的事不需要跟人商量。我不会犹豫,我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然而精神层面的独立需要强大的内心与坚定的信念来支撑,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   关于这一点,英国作家毛姆在近百年前就已经看得透彻:   "其实许多人的面目都是这么模糊的,他们生活在社会有机体之内,又跳不出体制的窠臼,慢慢地也就泯然众人矣。"   小时候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可以毫无顾虑,年岁渐长才发现,想要摆脱社会和他人加在身上的桎梏,是何其艰辛。   02
  讲一个你可能听过的,离经叛道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位证券经纪人,他儿女双全,家庭美满,拥有着在旁人眼中成功的人生。然而他人到中年后的某一天,却忽然丢下工作,抛妻弃子,只留下一封信便不见踪影。   正当所有人都疑心这个渣男有了外遇时,事情的真相令他们大吃一惊——平时表现得毫无艺术修养的他,居然是去追寻自己的绘画梦想。   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他再也没有回来。   他先是奔赴巴黎,后来又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上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全身心投入绘画,最后死于疾病。   他醉心于创作的后半生始终穷困潦倒,死后作品才渐渐被人们赏识。   这个故事就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书中主角斯特克里兰的原型是生极落魄,死备哀荣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艺术家的故事成为许多人精神世界的灯塔,小说中的无数金句也被心怀梦想的青年们奉为人生信条,比如:   "我承认这种生活有其社会价值,我明白循规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气方刚的我想踏上更为狂野不羁的旅途。   我认为我应该提防这些安逸的欢乐。我心里渴望过上更危险的生活。   我随时愿意奔赴陡峭险峻的山岭和暗流汹涌的海滩,只要我能拥有改变——改变和意料之外的事物带来的刺激。"   然而抛下一切去追逐梦想就是人生的答案吗?   03
  "故事圣手"毛姆写作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手术刀般冷峻的目光剖视人生与社会,将判断思考的权利交与读者。   《月亮与六便士》的书名来自1915年8月12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一篇书评,该文作者称毛姆另一部作品《人性的枷锁》的主角菲利普"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   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代表着世俗的鸡虫得失与蝇头小利。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应如何取舍,叙事者并无定论,只是谨慎地说:   "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应该对社会做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无论高更还是毛姆的时代都已然远去,小说也不过是虚构的故事,但类似的思考是每一代人内心都曾有过的挣扎。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问自己。   《明朝那些事儿》中是这样说的: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作者:月半小夜曲de   来源:简书
网站目录投稿: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