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巴斯东亚博物馆被盗文物 5月5日,英国巴斯(City of Bath)东亚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East Asian Art)门扉重启迎宾,同时,发出了募捐倡议书以修复盗窃造成的破坏。 然而,文物安全话题并未就此停息。 深夜警报 18天前的4月17日凌晨1时20分左右,4名蒙面窃匪闯入东亚艺术博物馆。警报响起5分钟内,警察就赶到了现场,但46件中国文物还是被掠走了。警方在一份声明中称,作案嫌疑人是从博物馆一楼破窗而入,对展柜实施盗窃,得手后乘一辆深色SUV迅速离开现场。马修·里德(Matthew Reed)警长认定,这是一起有针对性的攻击行为。目前,警方查获了一辆可疑的白色福特货车。 正全力筹备开馆25周年庆典的东亚艺术博物馆馆长妮科尔·蒋(Nicole Chiang)深感悲伤:"被盗物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我们博物馆创始人而言,还具有不可替代的情感意义。"蒋博士曾任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工作。 巴斯号称全球保存18世纪风貌最完好的城市之一,是当时英国仅次于伦敦的中国茶叶和瓷器集散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12月将巴斯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东亚艺术博物馆毗邻巴斯著名景点皇家新月楼(The Royal Crescent)和圆形广场(The Circus)。博物馆创办者麦雅理(Brian McElney)勋爵是一位律师,在中国香港出生且度过了职业生涯,1973至1974年出任香港律师协会主席。自1955年购买第一件中国艺术品后,麦雅理一发不可收拾,痴迷于中国艺术收藏、研究。1983年麦雅理退休,回到英国巴斯,筹资修缮了贝内特街12号的一栋乔治风格建筑;1990年,麦雅理捐出自己的藏品筹建博物馆;1993年4月坐落在贝内特街12号的东亚艺术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而麦雅理作为博物馆的荣誉看门人,直至2010年4月离岗。 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是英国唯一一家专注于东亚及东南亚艺术文化的博物馆,收藏陶瓷、玉器、铜器、竹木器等东亚及东南亚文物近2000件,中国文物居多,时间跨越7000余年历史。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是伦敦以外最重要的东亚艺术收藏之一,尤以玉器著名,部分竹木器亦堪称欧洲同类藏品中的精华。通过频繁举办特展和内容丰富的活动及讲座,东亚艺术博物馆促进了巴斯居民对东亚及东南亚艺术和文化的了解。东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巡展合作伙伴,2008年因"西藏季节"展而获得国际视觉传播协会(IVCA)最佳体验奖。 "这些文物都是无价的,很难替代。"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蕾切尔·袁(Rachel Yuan)说。清点被盗的46件中国文物,时代上迄唐,下至现代,以明清时代为主。玉石器最多,带钩和摆件等玉器22件,碗、罐等陶瓷器9件,盒、香薰和擺件等竹木器6件,铜镜、铜雕等铜器4件,料(玻璃)器2件,象牙雕刻、掐丝珐琅器和金带銙各1件。 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失窃文物的文化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绝大多数文物的断代和命名准确,个别值得商榷,如南宋吉州窑白地黑虫草纹罐,窑口定"磁州窑"或"磁州窑系"更准确,磁州窑与吉州窑工艺有师承关系,但还是有差异;南宋白玉麒麟吊坠、元代青玉雕麒麟摆件、元代青玉雕猴子献桃摆件,时代定"明代"可能更准确。 盗案频发 包括制假贩假、盗抢在内的艺术品犯罪,与毒品、军火走私、伪造货币、人口贩卖、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一样,都是世界性的跨国犯罪活动。美国联邦调查局艺术犯罪组前首席探员罗伯特· K·惠特曼在《追缉国家宝藏:FBI艺术犯罪组首席卧底探员破案实录》(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6月出版)一书中披露,全球每年的非法艺术品市场产值至少60亿美元,且艺术品犯罪的74%发生在欧洲。 安全是博物馆的第一要务,但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去年见诸报端的博物馆窃案就有多起,如2017年3月27日3时,窃贼潜入德国柏林的博德(Bode)博物馆,面值100万美元的"大枫叶"金币被盗;2017年4月29日,窃贼光天化日之下闯入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的巴登一符腾堡州立博物馆,窃取了巴登大公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妻子希尔达的王冠;2017年5月12日深夜,窃贼破解了法国里昂的富维耶(Fourviere)博物馆"精密安全系统",盗走镇馆之宝"圣母玛利亚之冠(Crown of ttie Virgin)"。 较之去年,今年盗窃博物馆犯罪活动呈活跃之势。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被盗案是今年前4个月全球范围发生的第6起博物馆失窃案件:3月12日17时30分,一名女子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加德纳(Gardiner)博物馆,偷走了一件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的石雕作品;4月7日12时,中国福建晋江工艺美术馆一尊"齐天大圣木雕"被盗;4月10日,俄国莫斯科航天博物馆收藏的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使用过的气压舱,在莫斯科斯特罗金诺区维修车间被盗;4月14日3时30分,盗贼破窗潜入法国南特的托马斯一多布雷(Thomas-Dobree)博物馆,窃走了装着布列塔尼安妮之心的16世纪金盒;4月16日,美国密苏里州历史博物馆(Missouri History Museum)安保人员在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对19世纪镶宝石王冠不见了。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崛起,中国文物亦成为犯罪目标。追溯起来,2012年以来,欧洲发生了数起针对中国文物的博物馆盗窃案。2012年4月5日夜,窃贼破墙进入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Durham University、Oriental Museum),盗窃了清乾隆碧玉雕双龙出海纹题御制诗瓮和德化窑白釉仙女渡海瓷雕,估价200万英镑。 8天后的4月13日19时30分左右,剑桥大学菲茨威廉(Fitzwilliam)博物馆18件明清玉器被盗,这批玉器价值甚高,估价1700万英镑,英国警方认为在中国市场可卖出5700万英镑! 2013年9月10日,英国警方调动数百警员,突袭了伦敦及萨塞克斯郡、剑桥郡、埃塞克斯郡、北爱尔兰等地的40个地点,先后抓捕25人,年长者67岁,年轻者20岁。这一盗窃团伙还涉嫌2012年1月16日盗窃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明代雕塑、2012年2月20日盗窃诺维奇城堡(Norwich Castle)博物馆犀牛头标本和2012年3月16日盗窃东萨塞克斯郡格罗杰斯(Gorringes)拍卖行竹雕3起未遂案。至2016年2月,14名嫌犯定罪,判处15个月至9年不等的刑罚。遗憾的是,只有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失窃文物追回,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失窃文物至今下落不明。此外,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在2015年3月1日遭厄运,清乾隆掐丝珐琅麒麟、西藏金累丝嵌绿松石珊瑚曼陀罗等15件文物失窃。 在中国,文物犯罪古已有之,甚至有过"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职专司盗墓取财事。1980年代,在"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的口号及"致富"效应刺激下,富藏文物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湖南和山东等出现盗墓狂潮;博物馆等文物收藏机构未能幸免,尤以1992年9月18日河南开封博物馆69件文物被盗最甚。在安防范手段日趋严密的情况下,文物盗抢案件仍然频发,据国家文物局数据,2015年文物安全案件143起,其中,文物被盗窃、盗抢案件29起,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被盗案件83起;2016年文物安全案件137起,其中,盗窃、抢劫文物案件12起,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件103起;2017年文物安全案件事故401起,其中,盗窃、抢劫文物案件40起,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件308起。 打击和防范 面对猖獗的文物犯罪活動,各国在敦促收藏机构加强防范的同时,也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河南公安机关就探索在文物集中区域和案件高发地区设置文物派出所,后又在省级以上田野石刻、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级风险等级以上的文物收藏单位设警务室。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2011年5月设立文物案件侦查处,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地文物犯罪高发地区建立专业执法队伍;2014年4月开通首家打击文物犯罪的"秦鹰"微信平台,启动建设陕西文物安全大防控体系。为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托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于2011年建立了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收集、汇总、整合、分析、研究全国文物犯罪信息。陕西、山西、河南、河北、重庆、内蒙古等地警方持续不断地釆取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并取得重要成果,仅2017年即打掉文物犯罪团伙上百个,抓获文物犯罪嫌疑人近千人,缴获涉案文物上万件;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通缉两批2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已到案15名。 在国外,意大利有专门打击文化遗产犯罪活动的文物宪兵,法国、西班牙和英国警方有艺术防范专案组,美国联邦调查局设艺术犯罪组。 协作是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4年5月通过了《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情况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0年10月又通过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6月通过了《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中国是上述三个公约的缔约国,并在公约框架下,与秘鲁、意大利、美国等20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贩运文化遗产的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建立健全失窃文物数据库也是打击文物犯罪的有力举措。国际刑警组织和各国警察机构都有被盗文物艺术品清单,国际刑警组织还对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战乱国家流失的文物艺术品进行专门追踪。非盈利的国际艺术研究基金会(IFAR)联合艺术品市场重要参与者创立的艺术品损失登记组织(The Art Loss Register)1990年在伦敦成立,已登记被盗文物艺术品18万件以上,向收藏家、艺术品交易商、保险公司和各国执法机构提供服务。中国公安部、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公安和文物部门牵头建设的"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于2017年11月16日在陕西西安上线,向世界各国和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机构发布中国被盗文物信息,目前,19个省份釆集了 2230余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2018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包含2008年以来,厄瓜多尔、伊拉克、秘鲁等国通报的38批次6900余件被盗文物信息。 被盗文物的目标消费者是收藏者和收藏机构,因而,收藏者和收藏机构的严格自律、严惩非法文物交易,也当是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