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原文: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子立嗣。(《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译文: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都在《南史》中有传记。 庾信年幼时就才识卓越,聪慧无比,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高大健壮,动静举止都很恭顺,有过人之处。父亲庾肩吾,是太子的侍从,做掌管书记的文职。东海人徐摛为太子东宫的护卫军。徐摛的儿子徐陵和庾信都是太子的抄撰学士。父子都侍奉东宫,出入宫中,恩宠没有人能跟他们同样多。文章文辞华美绮丽,因此被当时文坛称为徐庾体。当时后生,互相争着效法,常常刚有文章一出来,都城人们都纷纷传诵。多次升迁做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东魏,文章辞令,被邺下之人广为称道。回来后又做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侯景之乱时,梁简文帝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扎营朱雀航。等侯景到达时,庾信率领众人先撤退。台城陷落后,庾信逃到江陵。梁元帝沿袭以前的制度,授庾信御史中丞。等梁元帝登基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出使西魏。恰好西魏大军向南方征讨(杀梁元帝),于是被扣留长安。江陵被平定后,多次升迁做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继位,封庾信临清县子,授官司水下大夫。出任弘农郡守。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不久后又授官洛州刺史。庾信为政简单清静,官吏百姓都感到安适。当时南朝陈氏与北周友好交往,南方北方流散寄居他乡的人,被允许各自回到他们的故国。陈朝于是请求放回王褒及庾信等十数人。北周武帝只是放了王克、殷不害等,庾信及王褒都因被武帝喜爱而不被放回。不久征召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一向都喜好文学,庾信特别受到恩宠礼遇。等到赵、滕各位王侯,跟庾信诚挚交往,就像布衣之交。各位王公碑志多拜托庾信执笔。只有王褒与庾信地位相当,其余文人,没有谁能比得上。 庾信虽然地位声望都很显赫,常常怀念北方故土,于是创作《哀江南赋》来表达思念之情。大象初年,因疾病辞去职务,隋开皇元年,庾信去世。有文集二十卷。文帝哀悼他,追封原来的官职,再追加荆、雍二州刺史。 相关练习:《周书·庾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客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梁武帝时,为粱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迁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累迁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为政简静,吏人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文帝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文苑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时后进,竞相模范范:效法。 B.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承:沿袭。 C.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雅:高雅。 D.自余文人,莫有逮者逮:赶上。 5.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了庾信文才出众的一项()(3分) ①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②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 ③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 ④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⑤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 ⑥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梁武帝时,庾肩吾为太子中庶子,庾信任抄撰学士。庾氏父子与徐摛父子出入太子宫中,受到极高的恩宠和礼遇。 B."侯景之乱"爆发,简文帝派庾信率领宫中文官武将上千人守朱雀航,侯景兵到,庾信率领众人先行撤退。 C.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还未完成使命回到梁朝,就赶上西魏率兵南下。江陵被平定后,庾信留在北方,再也没能重返江南故乡。 D.庾信出使长安,本出于皇帝之命,出仕北朝也实属无奈之举,但作者对此还是流露了不满和讥讽。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5分) (2)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5分) 4.C(雅,一向。) 5.A(④⑤⑥都是间接体现。) 6.D("表露不满"属无中生有。) 7. (1)当时南朝陈氏与北周往来交好,南方北方流散寄居他乡的人,被允许各自回到他们的故国。(通好,往来交好;流寓,寄居他乡;许,被允许。三处各一分,句意2分)cooco.组卷net.cn (2)庾信虽然地位声望都很显赫,常常怀念北方故土,于是创作《哀江南赋》来表达思念之情。(虽,虽然;乡关,故乡;致,表达。三处各一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都在《南史》中有传记。 庾信年幼时就才识卓越,聪慧无比,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高大健壮,动静举止都很恭顺,有过人之处。父亲庾肩吾,是太子的侍从,做掌管书记的文职。东海人徐摛为太子东宫的护卫军。徐摛的儿子徐陵和庾信都是太子的抄撰学士。父子都侍奉东宫,出入宫中,恩宠没有人能跟他们同样多。文章文辞华美绮丽,因此被当时文坛称为徐庾体。当时后生,互相争着效法,常常刚有文章一出来,都城人们都纷纷传诵。多次升迁做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东魏,文章辞令,被邺下之人广为称道。回来后又做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侯景之乱时,梁简文帝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扎营朱雀航。等侯景到达时,庾信率领众人先撤退。台城陷落后,庾信逃到江陵。梁元帝沿袭以前的制度,授庾信御史中丞。等梁元帝登基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出使西魏。恰好西魏大军向南方征讨(杀梁元帝),于是被扣留长安。江陵被平定后,多次升迁做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继位,封庾信临清县子,授官司水下大夫。出任弘农郡守。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不久后又授官洛州刺史。庾信为政简单清静,官吏百姓都感到安适。当时南朝陈氏与北周友好交往,南方北方流散寄居他乡的人,被允许各自回到他们的故国。陈朝于是请求放回王褒及庾信等十数人。北周武帝只是放了王克、殷不害等,庾信及王褒都因被武帝喜爱而不被放回。不久征召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一向都喜好文学,庾信特别受到恩宠礼遇。等到赵、滕各位王侯,跟庾信诚挚交往,就像布衣之交。各位王公碑志多拜托庾信执笔。只有王褒与庾信地位相当,其余文人,没有谁能比得上。 庾信虽然地位声望都很显赫,常常怀念北方故土,于是创作《哀江南赋》来表达思念之情。大象初年,因疾病辞去职务,隋开皇元年,庾信去世。有文集二十卷。文帝哀悼他,追封原来的官职,再追加荆、雍二州刺史。 周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摘为左卫率。 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垦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量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 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来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丈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其辞日:"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淮二州刺史。子立嗣。 (《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 号为徐庾体焉/ B. 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 号为徐庾体焉/ C. 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 号为徐庾体焉/ D. 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 号为徐庾体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士,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如陶渊明,去世之后,其好友为之作《陶征士诔》。 B.传,属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春秋左氏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C.聘,或指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或指请人担任某种职务,或指定亲、嫁。文中"聘"均指 出使。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代平民百姓,"布衣之交"可指平民间的友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庾信出生优越,且少负盛名。他父亲为朝廷命官,他本人聪颖过人,初入仕后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庾信名满文坛,但少有战功。"侯景之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后流寓北方,未能南归。 C.庾信身历四朝,均居高位。他分别受到梁、西魏、北周、隋朝君王的赏识恩遇。 D.庾信以文名世,文学风格前后迥异。早期作品绮靡浮艳;晚期作品苍劲沉郁,如《哀江南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2)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 答案: 10.C(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11.B(《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12.C("大象初,以疾去职。开皇元年卒"说明他未在隋朝任高官。隋文帝深为哀悼,追赠以本职,并加赠荆淮二州刺史。) 13.(1)他的文章和言谈,被邺下人高度赞美。回来后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为……所""还""领"各一分,句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