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2020-03-30 11:35
  《易经》是阐述宇宙万有生成变化、无穷流动状态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人文典范,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生产、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含盖万有,纲纪群伦,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同时,《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之术,用来预测事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历代以来被人们无限推崇并广泛实践。然而,人们又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是为什么呢?
  "知易者不占"一语应化自于《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这是孔子说的一段话,大意为南方人有句话说:人若没有恒心,就不能做巫医。这句话说得好!人若不能坚守本心、恪守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这已用不着去占卦了。其中,"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一句是《易·恒》中的九三爻辞,全句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是人若无恒德,不免会遭受耻辱,行事终将凶败。
  孔子通过引用"南人"之言和爻辞表达的意思是,人若不能持之以恒地恪守本心、修持德行,就不可为人占卜,也无须去求神问卜,曲意妄作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招致灾祸。前者是说,占卜者若无恒德,则容易背离道德,落入旁门邪道,其占卜不仅不灵验,反而后患无穷;后者是说,问卜者若不能明心守德,必然产生歪心邪意和错误行为,如此以来,所卜之事就注定不会吉利,更何况,这样的人连自己的本心都不能持守,又如何能求神问卜来希冀神灵的启示呢?
  所以在"知易者不占"这句话中,所谓的"知易者",本就不是指那些仅仅了解易理、通晓占法的人,而是指能够尊道贵德、践行易理的人,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贤者。这些贤者能奉道以诚、持德以恒,知道何事可占、何人可占、何时可占,也更加知道什么情况不能占卜,能够严格遵守"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的"三不占"古训。他们深中笃行,可以做到《道德经》中所说的"知常",做到《内经》所言的"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所以能渐至明白四达、不生疑惑的境界,进而达到与道合真而无须占卜的生命状态。可以说,对于贤者而言,占卜非为一时一事而占,而是为解惑明道而占,要从中追求"少占",甚至"不占",这是一个悟道修行的过程。
  至于断语的下半句"善易者不卜",它与上句含义相仿。这句训言应化自于《荀子·大略》,原文为:"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其大意是:行为虚浮的人,往往说话夸诞,诚信有亏的人,往往标榜诚恳。所以《春秋》称赞约言不誓的事迹,《诗经》抨击一再结盟的行为,意旨在于同心同德。精修《诗》的人不巧言偏辞,精修《易》的人不妄作占卜,精修《礼》的人不矜情作态,这是殊途同归的。
  荀子在这里同样提到"不占"的问题,"善为《易》者不占",为何不占?因为"善为《易》者"能够心有所依,正信正行,抱诚守真,做到了忠于自己、忠于道德,所以不需要矜饰自己的言行,也不会刻意地求神问卜来预测未来。他们已经明心见性,了悟大道,对世界万物的盛衰兴废和吉凶悔吝都已了然于胸,又何必去妄作卜筮呢?而且荀子讲"天行有常",即天道有恒常的运行规律,它至公无私、不偏不倚地为万物赋予本性,任万物自我生发消亡,而不进行任何干涉,也就是说,天不降吉凶,吉凶只在万灵的生命运动中产生,人的运程只在自己的手里紧握,成就或毁灭自己的关键在于自身是否有恒德,是否能化恶为善、正己守道,自是不必向天道或神明寻求灵机。
  《道德经》中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这个道理。天道并不赋予事物除了本质之外的其它能力,事物的本质都是一致的,我们所谓的特异性,只是对事物在活动范畴之内的状态进行观察比较的侧重性认知。占卜亦是如此,它是对人与其他人或事物之间气机交感的分析和归纳,这本是人的感应和认知,并非天道的启示,所以占卜的妙用只有人在心性纯正、立身行道时方可准确展现,这要求人们进行占卜要坚定不移地遵道秉义、力行不辍地守德明道。事实上,占卜的本义就是与人方便,为困惑的人指出合宜的方向,帮助人们避凶就吉,更好地破除魔障、求道达志。它是借人们德业而显现,并反过来助人守德以恒的一种修行方式,人们要正确合理地认识和运用它,借助它认知道德、得道归真才是它的真正意义所在。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中的《要》篇记述了孔子和学生子赣讨论卜筮的一段话。文中记载,子赣对讲过"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观点的孔子研究易学的行为甚为不解,问孔子是否相信卜筮。孔子的回答是:"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有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郷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孔子在回答中明确说明,他研习《易》,主要是为了探究体悟其中的道德义理,用以实现仁守义行,并指出实现的途径为"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同时他还对比"巫""史"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将自己的高远志向作了说明,即占卜不能通达于数理的是巫觋;数理不能通达于德义的是祝史,而他虽然与史官和巫师一样研究运用易理,却志存高远,是同途而殊归的。此外,他更是进一步讲到,君子不会将卜筮作为赖以求福的手段,而是用德行和仁义积福修善,德行越深,福报就越多,祭祀祈祷、占卜问卦的行为也会越少。可见,孔子虽然认同卜筮的存在意义,认为卜筮是学易时明数达德的必要途径,但又同时指出,卜筮只是修行的基础方法,等达到明悟德义道理的境界后,像祝史、巫觋之类的卜筮都是其次的,只有"德行"和"仁义"才是求福纳吉的最佳方式。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为《周易》赞《十翼》的圣人孔子并不否定卜筮,他是认可卜筮并进行过大量占卜实验的,但相较于卜筮,他更爱追求德行。荀子则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荀子·大略》中所说的"善为《易》者不占"便是对这种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其它如"三不占"的古训和"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的断语也都是对这种理念的不同论述,只不过"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样的对偶否定句式语气过于强烈,许多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便误认为研究易学的人不应该占卜,甚至进而污蔑占卜是旁门左道,并借此排斥术数以标榜自己的易学专业性,这却有些荒唐了。
  事实上,古之圣人如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等都曾进行占卜实践,如孔子更是直言不讳,"吾百占而七十当"。若是"善易者不占"果真如一些人理解的那样,是要求学《易》者彻底摈弃占卜行为,那么难道这些通过占卜来演化易理的圣贤都不是"善易者"吗?又或者今之《易》学者已经远胜昔之《易》学者?研习易学大可不必为标榜自我而将自己一知半解的道听途说奉为圭臬,否则虽是学《易》,却是与易理背道而驰了。当然,学《易》更不能将占卜作为最终目的,如孔子所言,占卜是为了"达乎数",进而"明数而达乎德",如果重占卜而轻德行,何啻于买椟还珠?若有人如此这般进宝山而空抱顽石归,当正如子曰:"不占而已矣。"(作者:龙岩道协李罗自 福建省海峡道教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站目录投稿: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