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来分享一下我常用的3条节约时间、提升效率的方法: 1、先吃掉那只青蛙 在一个星期、一天的开始,先想一下你一直以来想解决的事情是什么?你有些害怕,或者拖延了好一段时间的事情是什么? 那就先去处理那件事! 如果你不"吃掉那只青蛙",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时不时地担心、或者分心,结果无法专心去做其他事情,或者你会因此想出一些借口,继续拖着不去做,这种因为过度忧虑、过度思考,带来的更多是烦恼,而且占用了你更多的时间精力。这个方法出自讲时间管理的书《吃掉那只青蛙》。 本来去做那件让你为难、忧虑、害怕、拖延的事情花不了多少时间,结果因为一直拖着,反而耗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 所以,先吃掉那只青蛙吧!先做完你最想解决的、你感觉最难的那件事情,会觉得也没有什么嘛,增加信心和勇气,然后就可以好好专心去做其他事情啦。 2、按照理想中的自己决定现在怎么做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很多选择,我们从选择中认识自己,别人从选择中认识我们。 应该做吗?还是不应该做?选择这个还是那个?这样的思考,如果过多的话,带来的是烦恼。 迟迟无法做决定,也许是你把决定本身看的太沉重,也许是你害怕面对结果,也许是你没有掌握好情况,也许是你没有自信,等等。 如果决定变得更迅速,做事情更有效率,也是我们节约时间的有力方法。我会按照理想中的自己,想象那样的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来迅速决断一些事情。 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我会追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5年后,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你想要拥有一张经历过什么职位、收获了哪些技能的简历? 你喜欢的 / 羡慕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具体形容起来是用哪些词语? 或者说,3年后,1年后,6个月后,你对自己的期望用5个形容词来描述是什么样的? 按照未来规划的分类,订制一个未来的理想的自己,在你心中产生一个愿景: 图片出自书《晨间日记的奇迹》,在这些方面你有什么样的目标? 订制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就是在给自己设定目标,然后按照理想中的自己来决定现在做什么,你需要怎样做才能成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就怎样分配自己的时间。 比如说,碰到做错事、失误的情况,人本能上会不知所措,想要逃避,这时候要怎么面对呢? 那按照理想中的自己,我要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面对做错的事情不逃避,从经验教训中找到原因,下次再尝试。那我碰到做错事的情况,我就跟自己说:没关系,这次没有做好,我就知道原因,能够了解大体情况了,下次我一定可以做的更好了。然后我去主动沟通,去救场,去询问原因。 连接:成长型思维是什么?为什么樊姐关关没法成为安迪? 再比如,一个朋友给自己定下1年内要找到女朋友的目标,在一个活动上他想跟一个女生搭讪,可是他紧张啊怕被拒绝啊,不擅长跟女生聊天啊,哎呀怎么办呢,眼看活动都快结束了,还没凑上去说上话。 然后他想:我要在1年内找到女朋友,那认识女生的第一步就是社交,去介绍自己,去认识她,那我现在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1年后怎么可能会有女朋友嘛?于是他就勇敢地走上前去啦! 连接:和别人建立化学链接的开关在哪里?怎样让别人期待和你的下一次见面? 这些小事可以积累你判断、做决定的经验,会增加你"这样决定是正确的"成功经验,会慢慢让你对自身做决定的能力有信心。 从5年后、3年后、1年后,你给自己设定的终点来看,从理想中的那个愿景来看,你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利用这样将时间聚焦放大、拉远缩小的方式,就能够判断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先想象一下你理想中的自己,那样的自己会怎样面对你现在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慢慢按照理想中的自己去决定当下的选择,你会慢慢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3、切断网络、关掉提醒以集中注意力 在做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时,我喜欢一气呵成,我会切断手机网络,关掉电脑上的邮件提醒,电脑上其他程序的弹出通知也关闭,等等其他有可能打断思路,让我分心的电子设备。 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时,如果被打断,再切换回来时,大脑需要一定的置换时间,思路也需要重新捡起。没有多少事情需要你立马着手处理,如果是很紧急的事情,会有人打电话给你,或者当面找你的。 平时工作时间段我也会关闭手机网络,我手机上的软件只有个别两三个设置了即时提醒,电脑上鲜有几个程序允许弹出窗口,其他APP的通知提醒功能都被我关掉了。如果是我想看的、感兴趣的内容,我会主动点进去,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一起看完。 真正的努力、实际产生的成果、过去你自己的经历会转变为自信,真正认可自己,了解自己的时间具有很高的价值,你就会很珍惜自己的时间,做好时间分配啦。 愿景力强,先吃掉那只青蛙,偶尔切断电源、关掉提醒,你就能找回一些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时间,效能立马提升!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你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一定会有看得到的结果。 作者:雨荷 公众号:雨荷,ID: yuhe621,保送复旦,转学港大,香港职场,讲过TED。文风清醒而有温度,我1周1篇原创第2年:时间商 | 生活商| 社交商| 5年手帐 | 经历故事 【本文为作者投稿,MBA智库(微信ID:Mbalib)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申请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