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附近发现的石马 古墓的规模很大,比较罕见 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匝道施工现场,一块"巨石疙瘩"挡住去路,施工人员原本想用火药炸平它,却意外发现这"巨石疙瘩"大有来头——竟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双人合葬墓。 昨日上午,记者接到读者报料后,赶到洛江区双阳街道南山社区白叶村,泉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古墓外围,摸清古墓规模。昨日下午,考古人员挖出墓碑基座和墓埕,基座上面有精美的云纹,这意味着墓主人身份尊贵。 现场 "巨石"挡路险被炸 糖水灰材质救了它 沿着施工开出的山道,一路尘土飞扬,古墓就埋葬在这黄土下,背后是苍翠的石鼓山。 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一大早7点多就到现场勘察,约两小时后,基本摸清古墓外围。古墓外包围的黄土清理干净后,糖水灰"内里"露出来,整座墓的大体轮廓也呈现出来。 据当地工人介绍,15日上午,他们正在对南惠支线三标段F匝道进行土方清理,当挖土机挖到这一段时,感觉有硬物,而且体积较大,以为是遇上石头,正准备爆炸。幸好一名年纪较大的工人,认出那个"巨石疙瘩"可能是糖水灰质的古墓,立即叫停,上报区文体局。 惊叹 古墓规模很罕见 主人身份成谜团 "糖水灰的硬度高,糖水灰墓明清时期才出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范佳平说,依据糖水灰墓及各种考古经验,古墓应是明清时期的,而且古墓很大,属双人合葬墓。 经现场测量,墓室宽2.9米,长4.5米,高2米;与一般墓地朝向不同,古墓坐南朝北。墓前还有块石碑,石上无字,考古人员推测认为这是被截掉一段的墓碑。 "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这是泉州地区发现的规模很大的古墓!"范主任说,由于墓室未开,也没有发现任何带有文字的材料,墓主人身份尚无法得知。 昨日下午,考古人员还挖出墓碑基座和墓埕。基座长4米、宽1.2米,上面有精美的云纹,这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墓主人身份显赫,级别较高。而墓埕尚未完全清理出。 可惜 墓室已经被盗挖过 附近曾现石虎石马 "看,这里好像有个洞!"现场有人指着墓身一塌陷处说,记者看到这个塌陷位于墓身前端右侧。考古人员说,这确实是个盗洞,根据当地老年人回忆,这个盗洞在上世纪50年代时就已发现,墓室应该已被盗墓贼盯上。 洛江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玲介绍,去年这一带曾发现两对造型精美的石虎、石马。后考虑到就地保护比较困难、安置在原地又有被盗的危险,而洛江区目前尚无博物馆,因此将这些古墓石雕送到泉州市博物馆暂时收藏,等洛江有了博物馆后再重归洛江。 "那些石雕就在古墓附近发现的,整个墓葬范围应该很大,前面这一片估计也在范围内。"在场考古人员说,可能延伸到山坡下的都在古墓葬范围内。 传说 疑为三大丛林分院 山下建寺历经曲折 "这里原来有座寺庙叫石鼓寺,修建这座寺庙时,还有一个传说。"据当地一老者称,明清时期有人要在山下修建一座寺庙,但这里原本是泉州三大丛林之一的分院。按当地风俗,要先卜卦请神,才能顺利开工。前后一共丢了99次,一直都不灵应。第100次时,卜子竟然自己跳了起来,这才顺利过关。 关于发现的这座明清古墓主人的身份,当地也流传着一种说法,"可能是布政使墓,相当于如今的省部级"。去年发现的这批石虎石马,表示主人身份很高,也可能是这座古墓的附属文物。 昨天,考古人员已对古墓周边,进行初步清理,摸清墓室情况。今天将正式开墓,以探明墓室内情况。 ■相关链接 古代糖水灰墓 炸药才能炸开 为了对付盗墓者,古人采取了五花八门的防盗措施,糖水灰是其中极其有效的反盗手法。 这种以红糖、糯米、白石灰、红土等混合而成的糖水灰非常坚硬,比水泥混凝土还牢固,有的经过几百年,用榔头等一般工具仍无法动其分毫,用现代的空压钻等机械也无济于事,需用炸药才能炸开。糖水灰墓是明墓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由于糖水灰成本较高,虽然现代人掌握了这种技术,但除非特殊用途,否则很少应用这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