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大学生的迷茫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曾经迷茫过。其主要在于对未来从业的不确定性,迷茫于该做什么,迷茫于该怎么做,迷茫于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问题无非就是,要不要考研?社交和学习哪个重要?怎样变得优秀?等等。 这样的迷茫让很多大学生失去信心、缺乏动力、有些甚至开始颓废。 解决大学生迷茫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问题所在。究其根本,大学生迷茫无非就是这三个原因:学生自主能力的不足,学校职业教育的缺失,教育制度的脱钩。学生自主能力的不足导致其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学校职业教育的缺失使其无法提供对称的信息给学生,而教育制度的脱钩却既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依赖,也抹杀了学生自主的能力。 - 壹 - 学生自主能力的不足 从小学到高中十多年的应试教育里,同学们终极的目标就是上一个好大学。于是所有的学习都围绕着考试来进行,按部就班的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然后上课听讲、完成作业、参加考试,你只要按照这个套路走下去,就能达成你的目标。于是,十多年应试教育练就的这套思维,放到大学的背景下,终极目标变成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于是大学生活也按部就班的提升学业、混学生会、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等,并寄希望于此来达成终极目标。 然而这一系列的努力对实现找工作的终极目标又有多少帮助呢?大部分同学对此是迷茫的。因为这套应试的思维在大学多元化的环境冲击下逐渐失去作用,这些努力也无法再像高中时代那样以直观的分数反应给我们。 另一方面,学生们虽然知道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但是在取舍的时候也是迷茫的。对于将来的就业,大多数学生既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就更加不知道这个行业的具体的部门划分、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等。所以等到真正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自己用应试思维思维积累的东西大相径庭,然而这个时候再去努力,却为时已晚了。 大学生们往往也并不知道未来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例如有立志于进入银行工作的同学们,在他们眼里,银行意味着西装革履、身份地位、收入稳定、甚至是父母之命。然而当他们真正进入银行的时候,却发现真实情况是:要么做柜员有如身陷囹圄的处理琐事,要么做理财整天求爹告娘地拉存款,跟心理预想的那种’高大上’的氛围相去甚远。其实大部分想做金融的学生是连前、中、后台都傻傻分不清的,就更别说买方和卖方是什么了。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里。 认知上的问题完全应该用信息的搜集来解决的。然而即便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里,在接受了十多年被动教育后的学生们,这种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早已缺失,于是获得的信息不对称,自然也就让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充满了迷茫。 - 贰 - 学校职业教育的缺失 自从我国高校取消包分配制度后,大部分学生对于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的。 大多数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大学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进入社会前的缓冲区域。欧美高校在这一点上确实做得比较好,它们极尽所能的让学生在学校里完成了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 欧美高校的职业教育早已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career services’。尤其是商科的学生,平时的作业会以更接近将来工作形式的项目小组;学校会定期组织企业参访活动,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身临其境的认识;就业中心会安排就业指导的课程,从简历的书写到面试的问答都一应俱全;邀请知名企业家演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企业家的责任;当然少不了的是各大高校的拿手好戏——校友资源,这些供职于各个知名企业的校友能为师弟妹们提供第一手的求职资讯,以及有针对性的建议。 反观我国高校,缺乏体系化的职业教育服务。近年来各大高校虽开设成立了所谓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形式的组织,但其实大多数的功能也仅只是一个传递招聘信息的媒介。甚至在大多数的学校里,这种组织早已进入歧途,沦落为给校外培训机构的进入学校推销教育产品的大门,成了给学校搞创收的渠道。 学校在这一方面也陷入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自身能力无法满足学生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流于形式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也只是纸上谈兵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担心提供职业教育的外界商家会误导学生,毕竟接受了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判断力有时令人堪忧。 近年来一些趋利者之所以会提出"大学无用论",其原因同样也是职业教育的缺失。对于国内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在大学四年高等教育的细心呵护之下,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是在陶冶情操。过完了天之骄子般的生活后,对社会的理解依然停留在书本上。在职业教育方面,学校的不作为加上学生的不给力,于是当大学生开始自生自灭的参与到求职,有的甚至发现自己还拼不过有技能、手活好的大专生时,就彻底迷茫了。 其根本还是我国大学体制的问题,老师们都忙于搞科研和评职称,于是忽略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欧美高校则是极其看重学校排名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被列为QS、USnews等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在毕业生的就业上投入大量的精力。 - 叁 - 教育制度的脱钩 去年BBC的一部教育纪录片《中式教育——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向我们详细揭示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别,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 西方教育被称作为’student-central learning’,老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用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我国高中的基于权威的教育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只负责听和记录就可以,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也没有反驳的机会。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优劣,高考的制度并没有错,也确实是目前相对来说最公平的方式。但我们需要正视这种教育制度所带来的副作用,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教育的时候,已经大幅度丧失了自主的能力。 所以很多学生误以为大学就是天堂,仅仅因为觉得大学没有应试教育了。然而真相是大学有一套比应试教育更加多元化、更具挑战性的规则。早已被应试教育训练得中规中矩的学生们,就只能在大学生活中一路跌跌撞撞,深感迷茫。 经常有大学生来问笔者这样的问题——完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自己的理想是另一个行业,怎么办?当笔者鼓励其通过自学的方式去追逐自己的理想时,大多数学生的反应都认为自学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认为通过自学完成理想那更是天方夜谭。这正是应试教育的荼毒,培养了我们对制度、对权威、对师长的过度依赖,而削弱了自主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样的脱钩,大学生们都坚信课本的内容,而不愿意自己去搜索这个行业的信息;都认为有老师教才能学会,而没勇气自己去看书学习;都被安排了某一种既定的轨迹,而不敢自己出去看看。 - 肆 - 谁能拯救大学生的迷茫 教育的制度削弱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学校也无法提供足够了职业培训。所以,到底谁能拯救你的迷茫? 我们无法改变教育制度,也难以寄希望于学校。能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那你该如何拯救自己的迷茫呢?毕竟每个人性格不同,背景不同,追求也不同,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之前我在全国多个高校的演讲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大学生,作为过来人的我想结合自身经历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这些经验能够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 第一,化被动获取为主动争取 主动争取,是为了把未来的出路掌握在自己手中,方法无非就是做到充分了解所喜欢的某个行业或者某个职业(不要跟我说不知道喜欢什么,你一个都不去充分了解当然不知道啦),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条件。你所学的专业不是阻挡你理想的借口,了解行业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参加实习、咨询业内人士、查阅网络资料、图书馆找教科书等等,然后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做大。所以如何选择你大学该做的事情,也是要根据你目标行业来判断有没有这个需要,而不要因为找不到方向而被动的接受安排。 以笔者为例,本人是电子商务专业,却对金融一往情深。于是从零基础开始用各种方式充分了解行业后,从无报酬的中资商业银行大堂经理做起,再到外资商业银行做了marketing,之后又进入了两家全球top4的consulting做金融行业的项目,去年毕业作为唯一双非本科学生进入了某华尔街大投行的终面,然后挂了。发现不足后,今年秋季准备入学香港读金融master。 第二,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式 充分了解并确定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后,自然也就发现自身的差距了,下一步就是找到适合的方式来提升自身条件。提升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上课、学生会、社团活动、企业实习,经济允许的话还可以参加培训项目、游学等等。这些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一段认真付出的经历都会有所收获。玩过网游或者打过DOTA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没有最牛逼的职业/英雄,只有最牛逼的玩家。 以笔者为例,原计划大学进入学生会,然后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结果学生会连预选都没过,毕竟是自己性格不适合。于是从起点最低的小社团做起,也跟着师兄卖卖教育产品。这些我认真投入的经历,锻炼了我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对商业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第三,打造竞争优势 自身条件提升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后,接下来就是创造优势去超越同龄人。你工作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而打造这个不可替代性的一种方式就是——工作技能。你要在大学期间找到这个技能,或者说找到点亮这个技能的方式和方法。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技能,这个技能纸会在你不断试错当中突然意识到。这个技能最好是一个具体的,一个能够超越一定量人数的。这个技能可以是设计、销售、文案等等。拥有一个技能,可以帮助你在某一领域形成优势,从而更顺利的寻觅到你心仪的事业。 以笔者为例,大一因为赚取生活费的需求而涉足到了教育产品的领域,于是在之后多年的磨砺里逐渐内化成为了自己的一个技能——做学生市场。随后很多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会来与我接触,交流市场经验,甚至还遇到有做工业设计领域的企业需要开发学生市场,也会来找笔者交流。 关 于 作 者 公子若,TG实习特邀写手,做过管理咨询、创过业,关爱大学生成长。 公众号:子若(ZR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