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推崇"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境。 那么,何为人生最好之境界?是花儿含苞待放,月儿弯弯初生的时候,心中仍所存有的那份期待与憧憬。人生之价值在于不断开拓进取,而不是坐拥荣华富贵或享誉功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强占千万个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也有日落之时,而曾创康乾盛世的大清也有改朝换代之际。常言道,花无百日红,月亦有阴晴圆缺。最令人可惜的,恰恰是花全开月正圆之后的零落成泥碾作尘,没有香如故。 通音律、善书画、精金石,堪称全才,后剃度为僧,又在佛学上取得了极高的造诣的李叔同的绚丽至极的一生于外人看来可谓是花开月圆。然,临终前的弘一法师却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作为他为外人称道的圆满一生的绝笔。没有了憧憬,便没有了追求的动力,也留下些许遗憾。或许,只有心中的那份期待才会显得半月高悬更美好吧。 黑格尔曾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那些抬起头仰望星空的 / 人正是因为拥有远见又对月圆时刻有所期待,对未知有所憧憬,才能最先见证明月全轮,最先目睹昙花一现。值得注意的是,心中怀揣着的期待与憧憬万不可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家里蹲啃老族幻想的黄粱美梦如同七彩泡沫般一戳就破,虚无且不切实际。 瘦削沧桑的雷殿生,走掉脚趾甲也要一往无前,追求他的诗与远方,追求他心尖上的花开月圆,终于,他成为了自唐朝以来第一个走出罗布泊的人。等待花开的过程会是煎熬的,可隐隐的期待又使这一等待更显弥足珍贵。我们都知道,万紫千红很美,但总有一个人得去开垦荒原,流下汗水去浇灌。 易安叹红瘦,东坡道月缺。花月自古难两全。人生在世,何必愁花已凋谢,而碌碌无为,错过了人生之春?何苦恨月如镰,而收割了自己的斗志,藏起了自己的理想?为何不换一种心态,使满满憧憬填满灵魂,使盈盈进取之心化为无限动力,去追,也享受这份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等待。须知,繁花总会绽放,明月终会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