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官窑和浮梁瓷局 有学者提出,景德镇在元代就有"御窑"。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历史根据,只是当代人的遐想。元代统治者为马上民族,他们崇尚和热爱的是金银器,何曾喜欢过不便于携带且沉重易碎的瓷器?又何来"御窑"之说?御窑始于宋代,止于元代,又于明代的景德镇获得重生。清史学者阎崇年先生提出"御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笔者研究认为,官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御窑"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为皇家专设的窑场。在元代统治者眼里,瓷器只是用于赏赐和交易,换取银两,充实国库的特产。它同南方产的漆器、马尾、棕藤、斗笠一样,都是手工特产。 在元代,统治者不允许民间私产私售瓷器,窑场均由官府统一掌管。不存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官窑"和"民窑",所有窑场无一例外,统统归官府所有,即所谓"国有"企业,民间不得开办。根据法律,私设窑场者处"斩刑"。窑场里的窑工均为"匠官"统领下的"工奴",工奴没有人身自由,由政府配给粮物,实行"供给制",娶妻生子亦由政府安排,世代为奴。即便官府和宫廷需要瓷器,也只是在其掌控的瓷场中择优定制,"有命则供,否则止"。[1]关于这点,《元史》有清楚记载。 再说说"浮梁瓷局"。陶瓷界普遍认为,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的"浮梁瓷局",是"唯一一家管理全国瓷业生产的专业机构,负责为宫廷、官府督造瓷器"。果真如此吗?据《元史》记载,浮梁瓷局的掌门人"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椋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2]九品,是典型的芝麻官。如果浮梁瓷局有瓷业生产的管理权,或者哪怕有代表匠作院进行业务管理的权利,都不可能是九品官。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管辖官府窑场的官位。"平则门窑场,给从六品印" "光熙门窑场,给从八品印""大都四窑场,秩从六品",说明随便一个窑场的官员都在八品以上。如果浮梁瓷局统领景德镇地区乃至全国窑场,怎可能是九品官呢?九品官如何统领六品官?其次,我们再看看《元史·志第三十八·百官四》对将作院下设其他机构的描述:"画局,秩从八品,掌诸色样制。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员。""装订局,从八品,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员。""大小雕木局,秩从八品。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员。""上都金银器盒局,秩从六品。至元十六年置,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3] 这些职权范围很小,职责单一的机构,级别都比浮梁瓷局高。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品秩阶级是丝毫不可错乱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全国性的职能机构,一个九品官就能胜任呢? 我们先看看清代徐松《宋会要辑稿》中的文献:"瓷、瓦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铙州、定州青州白兹、瓦器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真宗景德四年(1007)九月诏:瓷、瓦器库除拣封桩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4]这段文字表明,在宋代瓷器和漆器库设在汴京的建隆坊,包括浙江明州、越州,江西饶州,河北定州、山东青州生产的瓷器、漆器都要送到这里验收入库,由内侍监库,景德四年真宗下令,在朝廷按需要挑选过后,多余的将样品送三司估价,然后可对外出售。 由此看来,浮梁瓷局只是沿袭宋制,将设在开封的瓷器、漆器库房搬到了景德镇。在当时,南方各地生产的瓷器、漆器等都要送到浮梁瓷局验收入库,这些瓷器入库后再由朝廷根据需求,分配给各地官府、军队使用。官兵用不完的产品和工部或将作院定制的剩余产品,都可估价后交易,包括内外贸易。秩九品的官员就是仓库总管。浮梁瓷局与宋代瓷器库的功能基本一致。宋代仅以内侍二人监库,元代有所扩大,正式设立了浮梁瓷局这样一个机构,置大使、副使官,可以统领几十人,只是负责保管景德镇地区的瓷器、漆器、马尾、棕藤、斗笠等事宜的仓库而已。所谓浮梁瓷局掌管全国瓷业生产的神话,就这样不攻自破了。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必须多动脑筋,切不可人云亦云。 元青花 以上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正题呢。本文主要想说说什么是"元青花"。自从1950年代美国学者波普博士证实了至正型元青花的存在,世界范围内的寻找元青花热潮就愈演愈烈了,凡具有元代工艺特征的青花瓷都无一例外的被说成"元青花"。2005年7月12日一件描绘"鬼谷子出山"图的青花大罐,在伦敦佳士得以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约2.28億元)卖出,创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鬼谷子出山"描述了战国时期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出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问题的关键是,这件"鬼谷子出山"图大罐是元代青花吗?要理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元青花的产生说起。 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西征中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四大汗国。四大汗国土地辽阔,东面包括我国新疆、青海和西藏大部分地区;北面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伏尔加河、鄂尔齐斯河和鄂比河流域广大地区;南面和西面包括当今阿富汗、伊朗全部,以及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的部分地区,与元朝驿路相通。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察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哈台的封地,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伊尔汗国是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的封地,同奉入主中原的兀朝为宗主。 众所周知,当今拥有元青花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土耳其和伊朗。不言而喻,最初的元青花也是为四大汗国的贵族定烧。烧制元青花的钴料苏泥勃青,就是从伊朗运到景德镇的,实际就是"来料加工"。据史料载,元代景德镇的执事者为色目人。色目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元青花的纹饰也必然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制约。伊斯兰教规禁止偶像崇拜,无论是礼拜寺还是器物上,都不允许有人物形像出现。土耳其、伊朗馆藏元青花器的纹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一件带有故事人物图纹的。当今学者似乎对这一点视而不见。 有人说,所谓人物故事图纹的元青花,都是根据元曲和元杂剧创作的,是为中原人制作的。请问,为何人制作的?是为蒙古皇室和贵族制作的吗?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中,唯元代统治者对汉族历史和文化最不屑一顾。在近百年的统治中,蒙古人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很难想象,他们会喜爱汉族历史上的英雄和名人。元朝废除了宋朝的科举制度,致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汉族文人失去了升迁的机会。元曲和元杂剧,只是汉族文人聊以自慰的精神寄托和酒保茶肆中的雕虫小技。他们能去定制这种元青花吗?我们看看元末明初文人曹昭是怎么说的。他在《格古要论卷之下·古窑器论·古饶器》中写到"……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5]这里的"青花"是指元青花,"五色花"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釉上五彩,"俗甚矣"就是俗不可耐。这就是当朝汉族文人对元青花的评价。前文已经说过,在窑场中没有人身自由的工奴,唯有按传统或官样加工瓷器,绝没发挥聪明才智的自由创作之可能。 宋代以黄山脚下伸展的徽州盆地为中心,新的儒学学派诞生,即11世纪程颐等开创的理学。12世纪南宋时期,该学派由朱熹集大成,成为后来的朱子理学。元代废除科举后,新儒学的知识分子为官之路已被封锁,他们只能寻求新的出路,开办义塾,天天和学生一起朗诵五伦之教,"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朱元璋决心建立新王朝,所以需要儒学。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将在义塾当中名望最高的四位儒学家招入政权中枢。他们就是被称为浙东四先生的宋濂、刘基、章溢和叶琛。在朱元璋看来,统治者只有遵守"礼"的秩序,才会被7承认他的统治具有正统性。 洪武窑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初,朱元璋在北伐途中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瓷场。这也是有史以来在景德镇首次设立的"御窑",用以烧制御用瓷器。 说到洪武御窑瓷器,就不能不提朱元璋的养子,明朝开国功臣沐英(1344-1392)。1381年沐英等人奉命率兵30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留滇镇守。洪武二十七年(1392)七月沐英病逝于云南,享年48岁。沐英死后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齡宁王,谥诏靖,配享太庙。1950年沐英墓被盗,挖出萧何月下追韩信图青花梅瓶,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不知何故,国内专家要把这件洪武青花定为元青花。当时元政府,并未灭亡,只是北遁。元顺帝时刻觊觎着大明王朝,梦想有朝一日能再续祖先之辉煌。此时此刻,朱元璋以国家之财力,尽天下之资源,聚全国之巧匠,集士人之智慧,建立的御窑瓷厂已经薪火24年,难道没能燒出过几件像样的瓷器吗?还要用敌国的"俗甚"之器祭奠沐英的亡灵吗? 近来,我重新翻阅了一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全集》,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洪武御窑薪火30年,收录其中的青花瓷器仅7件,而宣德在位仅10年,却收录了青花瓷器60件。二者之间完全不成比例。难道真如书中所说:洪武"处于开基立业之际,百废待兴,陶瓷业尚难有大的发展"吗? 元末南方地区,以红巾军为代表的起义军,群雄逐鹿。致使元顺帝政府退守中原,景德镇地区为义军首领陈友谅控制。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一跃成为中国内陆部分的最高首领。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其中有五年时间景德镇已被朱元璋完全统治。当然,这期间朱元璋忙于打仗,但景德镇的窑工们还是要讨生活的,绝不会坐以待毙。如果说复兴窑业,恐怕有三年五年已足够了。洪武御窑,应当是在景德镇复兴窑业的基础上建立的,绝对不可能需要35年才能"复兴"。那么,为什么很少有洪武窑的瓷器被发现呢?原因有二。 首先,洪武朝没有在瓷器上书写年号的习惯。在官窑瓷器上书写年号,始于永乐,兴于宣德。其次,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和变化是极其缓慢的,它不会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发生突变,洪武窑仍然延续了元代制瓷工艺,难于辨别。基于上述原因,现代人把大部分洪武瓷器归入元代就不足为奇了。那是不是就完全无法区分了呢?不是。像"蒙恬将军""周亚夫细柳营""文姬归汉""昭君出塞""三顾茅庐""尉迟敬德救主""陶渊明爱菊""萧何月下追韩信"和"鬼谷子出山"等等,主题纹饰为历史人物的青花瓷,都应是洪武时期的瓷器,极有可能是洪武御窑器。只有朱元璋治下的新儒学文人,才对这类题材的瓷器倍感兴趣,利用这些即可以回望历史,又可以教化朱家王朝的臣民,忠于新政权。 [1]《景德镇陶录》 [2]《元史·志第三十八·百官四》 [3]《元史·志第三十八·百官四》 [4]《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二·瓦器库》 [5]《格古要论卷之下·古窑器论·古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