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弗洛伊德自述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一方面,无意识包含着各种跟意识活动相似的活动,它们与意识的区别仅仅在于处于潜伏状态而暂时不被意识所察觉;另一方面,无意识也包含着各种被压抑的活动,它们如果可能转化为意识,肯定与原先的意识活动极不相同,形成强烈对比。因此,在描述各种心理活动时,如果我们不管它是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只是按照其目的、自身构成以及所属心理系统内的等级来分类,并不能够消除对它们的误解,而且也是行不通的。例如,我们使用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词,有时是在描述意义上,有时是在系统意义上。在后一种意义上,它们各自代表一个特殊的心理系统,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混乱。
  下面我们对精神分析的一些肯定性的发现作出阐释。通常我们说一种心理活动会经历两个阶段或两种状态,在其间插有一个"检查"的关卡。第一阶段的心理活动是无意识的,属于无意识系统。如果在被检查时不能通过关卡,就无法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就说它受到压抑,必须留在无意识中。如果它通过了检查,就进入第二阶段,属于第二系统,也就是意识系统。实际上尽管它已经属于这一系统,还不能明确地断定它就是意识。也就是说,这时它还不是意识,只是有了转变为意识的可能。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由于它具有变成意识的能力,我们可以称它为前意识。如果还能证实有一种专门机构通过检查让前意识成为意识,我们就可以更为清楚地区分前意识和意识。而现在我们要记住的是,前意识系统具有意识系统的特性。
  由于承认有两个或三个心理系统的存在,精神分析就从描述性的意识心理学向前进了一大步,提出了一些新问题,获得了一些新内容。此前,精神分析与意识心理学的主要区别是,它是以一种动态的观点看待心理活动。而现在,在此基础上,精神分析发展到一种"心理地形学"理论,从而区别于意识心理学;也就是说,在涉及一种特定心理活动时,总是要说到它属于那一个系统,或者它发生于哪些系统之间。因此,精神分析又可称为深层心理学。
  目前我们提出的假设还只是一种图解性的说明。具体来说,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把某一观念的意识阶段看作是在原先状态不变的情况下,移动到新的位置。这种假设比较方便,但不太成熟。第二种,认为该观念位置没有变,而是其自身的状态或功能发生变化。这一假设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应该优先考虑,不过其规律很难把握。按照第一种假设,这一观念可以划分为无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也就是说,同一个观念有可能同时出现在心理器官中的两个地方。实际上,如果没有遇到检查阻挡的话,某一观念就会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而原先的位置还是承认它以前的到达。
  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很怪,却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实践得到证实。我们同一位病人交流他的一些观念,它们是他原先有过的,后来被压抑了,再后来又被我们发现了,在这一过程中,病人的心理状态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这种交流无助于这些观念突破压抑的束缚,或者说压抑仍在起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指望这些无意识观念会变成意识。在这个病人的心理结构中,这些观念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两个位置上。一种是有意识的记忆,另一种是早年体验到的无意识记忆。实际上,当这种有意识的观念冲破一切障碍联系上无意识记忆痕迹之前,由压抑所形成的抵抗是不会消失的;而这只有通过把无意识记忆痕迹变成有意识的,才可能获得成功。粗看起来,会认为意识观念和无意识观念只是同一个内容在两个不同的地形学位置的表现。但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病人这时获得的信息与他被压抑的记忆之间只有表面的相同,实际上不是一回事。
  ——论无意识
网站目录投稿:海瑶